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科幻小说 > 尸语者(法医秦明系列1) > 第15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5节

    对于师父这个工作狂能说出这样的话来,连我都非常诧异。师父接着说:“休息一下,下午我们再碰头,我还没有想好,我要去看看现场。”
    还看现场?我拿起茶杯喝了口茶,此刻的我很困,我想念我的枕头。
    专案会散会了,侦查员们分别向自己的睡地奔去,我则很不情愿的和师父来到了现场。现场仍被警戒带围着,为了防止万一,县局还派出了民警在警戒带外看守。看着被冻的发抖的值班民警,我们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心想一定要早点破案,给老百姓一个交代,也让民警们能少受一点苦。
    “你在外围看看,我进去看看起火点。”师父揉了揉通红的眼睛,转身对身旁的痕检员说,“给我准备一个筛子。”
    我明白师父的意思是让我去寻找蓝色的钝器,而他是去清理起火点的灰烬,看有没有更深一步的发现。
    按照师父的安排,我一个人围着现场周边漫步走着,脑子里继续翻滚着蓝色的钝器。大约走了个把小时,突然,远处的草丛中有一个物件被阳光反射而闪闪的亮着蓝光。我的心立即提到了嗓子眼,发了疯似的向蓝色的物件跑去,边跑边戴上了纱布手套。
    当我气喘吁吁的跑到了物件旁边,我突然有了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原来那是一个蓝色的打气筒。在这个特殊的位置出现一个打气筒,而且是比较新的打气筒,是一件非常可疑的事情,或者说,这个时候的我,已经基本确定:我真的找到了凶器。
    那是一个比平常打气筒更粗大的打气筒,这样的打气筒通常见于给摩托车打气,比一般给自行车、板车打气的打气筒要小一些。打气筒被扔在离现场2公里外的一处荒地草丛中,草丛的旁边是一条小路,是村民平时拉板车走的路,汽车是无法开进来的,但摩托车可以。打气筒已经被露水打湿,但仍然可以清楚的发现这是一个八成新的打气筒。我小心翼翼的从草丛中将打气筒拿了出来。
    打气筒底座是用蓝色的油漆涂抹的,有几处油漆已经皴裂、脱落,露出黑灰色的本质。底座的周围可以清晰的看到有几处红黄色的附着物,我知道,那一定是血。
    带着发现凶器的心理准备来进行外围现场勘查的,我随身携带了物证袋,可是没有想到会发现这么大的一个凶器,只有用两个较小的物证袋分别套住打气筒的两头。因为一头是着力点,可以判定是否这真的就是凶器,另一头是抓握点,可能找到认定凶手的证据。我拿起打气筒向现场跑去,心里充满了欣喜。我真的发现了凶器!
    跑到了现场外面,我大声的喊着师父。一会,师父带着头套和口罩走了出来,满脸的笑容:“让我猜猜,你找到了凶器!”
    我使劲的点了点头,满脸的兴奋。
    师父神秘兮兮的举起戴着手套的右手,说:“师徒合力,其利断金。你看看,我也有发现。”
    师父的手心里攥着几个塑料片,看起来已经烧得不完整了。
    “这是什么?”我走近仔细的看了看这几片其貌不扬的碎塑料片,“师父的这个发现可不如我的这个啊,哈哈。”
    师父看着我得意洋洋的样子,说:“别太自负,你仔细看看这几片塑料片,是我从起火点的灰烬里筛出来的。”原来师父真的用了几乎一上午的时间把现场中心的灰烬慢慢的筛了一遍,并且从中发现了这几片让师父很是欣喜的塑料片。
    这是几片红色的硬质塑料片,我仔细的翻来覆去的看了半天,并没有发现什么特别有用的线索,于是抬起头看了眼师父,师父正微笑着看着我:“怎么?没有发现这其中的奥妙吗?”我又低头看了看,茫然的摇了摇头。
    “哈哈,小时候没有玩过拼图游戏嘛?”师父说道。
    我依旧十分迷茫,就是能把这些碎片拼在一起,又能说明什么呢?心理虽然这样想,但是嘴上不服输:“我可是拼图高手。”
    不一会,我把烧碎的塑料片拼了一个大概,松散散的摆在地上。师父这时候递给我一个放大镜,我接过来仔细的看着地上的塑料碎片,隐隐约约的突出的汉字,可是大部分已经被烧毁,很难辨认。我抬头看了眼师父,说:“没觉得有什么好线索啊?”
    师父蹲了下来,用放大镜照着其中几块碎片的交界部位,说:“别的字可能认不出来了,这两个字应该可以看得出来吧。”
    我低头仔细的观察了师父放大镜中央的位置,中间的两个小字依稀可辨:盆业。
    “嗯,是什么什么盆业。”我挠了挠脑袋,说,“我早就想到了,既然是起火点,那么最大的可能是装盛汽油的容器啊,这不算什么好的发现吧。”
    “我也知道那些灰烬是装汽油的容器。”师父神秘的笑了一笑,“但你见过拿盆装着汽油来焚尸的吗?”
    原来师父的发现是这个,这是一个不正常的装盛助燃剂的工具。我陷入了沉思,这能说明什么呢?
    师父看了一眼我沉思的表情,知道我还是没有什么头绪,指了指我手上拿着的打气筒,提示我说:“你发现的这个凶器,你有什么想法吗?”
    师父的话把我从沉思中拉了回来,我说:“哦,我是这样想的。这不同于一般的打气筒,应该是给摩托车打气的那种。而且我发现打气筒的地方是一条小路旁边,那是山路,骑自行车经过的可能性不大,只有可能是徒步或者是骑摩托车。”
    “对,很好。徒步端着一盆汽油来焚尸?”师父用调侃的语气说道。
    “不会是死者家里的汽油吗?”我问道。
    “你说的问题我也想过了,也查看过。死者家里没有能用得着汽油的工具,所以他没有常备汽油的必要。”
    “我知道了,您说的是凶手是驾驶摩托车来到现场的。”
    “对,这是其一,其二是这起案件应该是一起激情杀人。”师父说,“你想想,如果是预谋杀人,可以用桶带来汽油,方便携带、方便泼洒。而该案是用盆装的汽油,那么最大的可能是凶手杀人后,就地取材拿了个盆,用盆接了摩托车内的汽油,焚尸的。”
    我点点头,觉得师父分析的很有道理。师父接着说:“小孩的头部损伤,虽然能够致昏,但是没有致死,更印证了凶手的仓促杀人、焚尸。”
    我回头想了想,突然不太理解师父的意思:“咱绕了一大圈,敢情就分析出一个激情杀人?”
    师父笑了笑,说:“是的。但是我觉得这很重要。在死者的家中激情杀人,说明了什么?”
    我突然茅塞顿开:“熟人作案!”
    师父点点头,说:“对了。这就是我想说的。激情杀人不见得是熟人作案,但是在死者家中的激情杀人,通常就是熟人作案。”
    “可是,仅仅根据一个盆就判断是熟人作案,总感觉依据不是很充分啊。”虽然法医工作很多都是推理,有的时候我们戏称我们的工作就是“我猜我猜我猜猜猜”,但是我们每猜一次都是有充分的依据作为基础,如果没有依据的瞎猜,那自然失败率会很高。对于师父的这一个推断,我还是心存顾虑。
    “当然不可能仅仅根据这一点。”师父一边说,一边招呼我向现场里走去,“我还有两个依据。”
    走到了现场的厨房里,师父指着灶台说:“锅里有一锅面条,桌上有四个碗,这是反常现象。按道理说应该是拿出来三个碗就够用了,那么剩下的这个碗肯定是用来招待熟人的。”
    “如果仅仅是认识呢?关系不熟的人,或者路过的人,不可以吗?”我问。
    “调查情况很清楚,老夏是一个非常好客的人,如果不熟悉,晚餐不会这么简单。所以我认为,凶手是经常来老夏家吃饭的人。”师父说。
    我点点头表示认可,问道:“那第二个依据呢?”。师父接着说道:“另外,你还记得不记得,三具尸体的身上都没有抵抗伤。尤其是小孩的损伤,是被人从面前一击致晕的,如果不是熟人,这么大的小孩应该会知道遮挡、抵抗。正是因为是熟人,所以小孩对他拎着打气筒走近卧室并没有多少防范。”
    下午的专案会上,刑警们都已经养足了精神,一个小小的会议室内挤满了人,他们的眼神中都充满了期待。在侦查工作陷入僵局的时候,专案组对刑事技术工作,尤其是法医工作更加充满了期待。
    “通过一个上午的现场勘查,结合昨天的尸体检验,我们有了新的发现。”师父开门见山。话刚落音,仿佛整个专案组都重新充满了信心。
    “我们目前有充分的依据表明此案是一起激情杀人,而且是熟人作案。”师父接着说,“凶手应该经常逗留在死者家中,并且有驾驶摩托车的习惯。”在侦查员们神采奕奕的眼神中,师父简短的介绍了我们做出如此推断的依据,说得全场纷纷点头。
    “侦查范围很小了,我们很有信心。”局长说道,“不过,我们怎么甄别犯罪嫌疑人呢?”
    “这次小秦的表现很出色。”师父从桌下拿出了我找到的凶器,“我们现在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这个打气筒就是作案凶器,而且我们在打气筒上找到了可疑的指纹。”
    专案会场开始有些小小的嘈杂,都是些充满兴奋的声音。
    “那您看,作案动机是什么呢?”局长依旧不依不闹,希望能够尽可能缩小侦查范围。
    “既然是激情杀人,动机就不好说了。”师父皱了皱眉头,“但是,凭感觉,可能会有财的成分在里面。”
    “哦?有依据吗?”局长顿时来了兴趣。
    “有的。”师父说,“我在筛现场灰烬的时候,除了发现盆的碎片,也发现了很多不同季节穿的衣物的碎片。”
    师父打开了现场概貌的幻灯片,说:“大家可以看到,卧室现场虽然房屋基本塌了,但是屋内的衣柜并没有塌。虽然衣柜也被烧毁大部分,里面的衣物也基本烧尽,但是衣物碎片不应该散落在整个现场到处都是。那么,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凶手用衣物当助燃物,二是凶手翻动了现场寻找财物。”
    师父喝了口茶,接着说:“既然凶手费了那么大劲去摩托车内取油,我觉得就没有必要再搬动衣物做助燃了,因为现场很多木头家具和被褥,何必再花时间加衣服烧呢?如果是为了在现场寻找财物,那么就有可能把衣柜中的衣服弄的满现场都是了。”
    局长点点头,问:“既然您说是激情杀人,怎么会又是抢劫杀人呢?”
    师父说:“我这里说的激情杀人,是指临时起意的杀人。如果在交谈中,凶手得知老夏有钱,临时动了杀机,也是可能的嘛。”
    “我知道该怎么做了,交给我吧。”局长信心满满的和师父说完,又转头向摩拳擦掌的侦查员们说,“不用多说了吧,行动吧!”
    县局局长、师父和我留在了专案指挥部。师父和局长在轻松的聊着家常,同时也是在等待着侦查员们的消息。我实在是太困了,就斜靠在椅子上,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不知道睡了多久,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了起来。我揉了揉睡僵硬的脖子,坐直了起来,看见师父也趴在桌上睡着了。局长拿起了电话,问:“怎么样?”
    听不清电话的那头说些什么,只能感觉到局长的表情里充满了喜悦。不一会,局长挂断了电话,说:“有了你们的推断,我们省大事了。”
    师父问:“有线索吗?”
    局长说:“不是线索的问题,案子破了。”我们三个人兴奋了一会,局长接着说:“经过调查,老夏确实是在案发前两天去银行取出了他的全部积蓄,3万多元钱。这些钱是准备给他的儿子的。他儿子在外做起了一点小生意,有几万块钱的资金缺口,就找老夏借,准备元旦回来拿的。老夏前两天去镇里买东西,顺便取出了钱,藏在家里的衣柜里。”
    师父问:“人抓到了吗?”
    局长说:“是的。你分析完了以后,目标就基本锁定了。是老夏的亲侄子。这个人天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经常去老夏家蹭吃蹭喝。你们说经常去老夏家吃饭、骑摩托车的人作案,我们第一个就想到了他。幸好有这个打气筒以及打气筒上的指纹,让这起案件证据确凿。真的谢谢你们!”
    师父积蓄问道:“过程交代了吗?”对于没破一个案件,师父都会详细的询问作案过程,然后和我们推断的过程相比对,这样不断的总结,也就会不断的提高。
    “基本交代了。是老夏无意中说漏了嘴,说自己去了3万块钱,然后那小子就动了杀机。用打气筒打头,再从摩托车内取油焚尸。”又破一起命案,局长很是兴奋。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啊。都是钱惹得祸。”师父感慨道,“防人之心不可无啊。亲侄子也可以灭了门。”
    感慨归感慨,很快,我和师父又踏上了新案子的旅程。
    第十一案  半裸女尸
    成功的破获了平安夜的杀人案,我们在圣诞节后的第三天准备打道回府。前一夜我睡了整整十四个小时,恶补了一下睡眠。回程的路上精神抖擞,显得格外兴奋,一路在和师父聊着这个案子的细节,也算是总结提高。
    车子刚刚驶上高速,师父的电话铃就响了起来。
    “不是要连着出差吧?”师父朝我做了个鬼脸。我心里清楚,如果是真的有案件,那我们必然会连着出差,因为那一年,省厅法医只有我和师父两个人。
    “首先恭喜你们又立新功,回来一人奖励一包好烟啊。”师父的电话声音很响,电话那头传来熟悉的刑警总队长的声音,“你们在哪呢?”
    “我们不要好烟,只要休息。”看来师父已经有了不祥的预感,笑着说,“刚上高速,咱经不起连续跑啊。”
    “这个。。。”总队长显得有些迟疑,“我也想放你们两天假调整一下。不过。。。”
    “好吧,在哪?”师父知道,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就选择了没有自由。师父常开玩笑的说,我们是被犯罪分子牵着鼻子走的,他们什么时候作案,我们就要什么时候工作,他们在什么地方作案,我们就要去什么地方。
    “咳咳。”总队长显然有些负疚,干咳了两声,说,“这个,你们辛苦。但是这不是个小案件,还必须得你出马。”
    “不会吧,这是什么圣诞节,简直就是杀人节啊,这刚杀了三个。”师父皱起眉头说道。我们都知道,总队长说的大案件,估计又是有三名以上死者死亡。
    “是啊,这又是三个。”总队长接下来的话应证了我们的猜测,“青州市区,一家三口都没了。在小区里,社会影响很大。”
    青州市距离我们所在的清夏县很近,只有不到100公里。“什么时候的案件?”师父问道。
    “应该是昨天晚上。今天早上8点,死者家男主人回家以后发现的,当地警方已经保护了现场,第一时间上报了我们厅里。”总队长说,“你们现在赶过去的话,估计现场勘查工作也就刚刚开始。”
    “知道了。”师父挂断了电话,眼神中的疲惫居然消失了,充满了战斗前的激奋,他伸头对驾驶员说,“小阮辛苦了,去青州。”
    上午十点,我们的车开进了青州市元达小区,小区门口,当地公安局刑警支队的领导已经在等着我们。简单的寒暄之后,我们徒步走向了中心现场。元达小区是别墅群,也就是说是个富人区,住在这里的都是一些高薪人员。案件的中心现场是位于小区大门附近的一栋小别墅,这栋别墅的产权是青州市某it公司老板徐清亮的,别墅里住着徐清亮以及他的妻子、女儿和岳母。
    中心现场警戒带外,密密麻麻的站着无数围观群众。虽然这里处于青州市的城郊,但是随着城市范围的扩大,元达小区所处的范围已经成为一个较大规模的住宅区。在一个大规模的住宅区内发生一起灭门案件,社会影响是非常恶劣的。
    我和师父拎着勘察箱,挤过密密的人群,越过警戒带,走到了现场门口。现场门口旁边的墙角蹲着一个皮装男子,蹲在地上,双手抓着自己的头发,一脸的痛苦。两名民警正在向他询问情况。
    “我们住过来三年了,就图这里保卫措施好,安全,没想到还会发生这种事。”眼前这个四十岁左右的男子红着双眼说,“我和赵欣是五年前结婚的,我比她大十岁,很疼她。她没有工作,有了孩子后就专心带孩子。我们感情一直很好。”
    我和师父在旁听调查,突然见男人沉默了,我就插嘴问道:“你什么时候发现的?”男人无力的指了指办案民警,说:“我都和他们说过了,别再问我了。”
    侦查员结果话来说:“哦,是这样的。去年,徐总在我们市下面的青林县开了一家分公司,从去年的8月份到现在,徐总每周的周日到周二在青林县的分公司工作。周三回青州。今天是周三,徐总从县里回来的比较早,大约8点左右,就到家里。他打开家里大门的时候,发现他的妻子赵欣仰面躺在客厅内,他过去检查,发现尸体已经硬了。于是他又跑到楼上,发现自己三岁的女儿和岳母被杀死在楼上的卧室里。”
    师父点点头,和我一起戴好头套、口罩、手套和鞋套,走进了中心现场。
    现场是一间两层别墅。一楼是客厅、厨房、卫生间和一间大卧室,二楼是数间客房和书房。徐清亮和赵欣平时住在楼下的大卧室,赵欣的女儿和母亲住在楼上的一间卧室。
    赵欣的尸体旁边,几名法医和痕检员正在仔细的寻找痕迹物证,我和师父于是先走到了楼上,勘查楼上的现场。楼上的客房门都是关着的,显得非常平静。沿着走廊,我们一间一间房间的打开房门看了看,每个房间显得都十分的干净整洁,没有发现什么异样。直到我们打开了走廊尽头的一间较大的客房的时候,一股浓重的血腥味扑鼻而来,我下意识的揉了揉鼻子。
    卧室的地上,躺着一具老年女性的尸体,而床上躺着的是小女孩的尸体,两具尸体都穿着冬季睡觉时穿的棉布睡衣。睡衣、床单和被子的大部分都已经被血染红,床边的墙壁上布满喷溅状、甩溅状的血迹。除了血迹,我和师父没有发现什么明显的痕迹。看来凶手在这个房间并没有多余的动作,杀了人就走。
    老年女性的尸体穿着拖鞋,俯卧在床边的地板上,头发已经被血浸透,整个颅骨已经变形,白花花的脑组织夹杂在头发中间,头下方一大滩血泊。我轻轻的翻过尸体的头部,发现死者的脸部肌肉已经僵硬,面部遍布血污,已经看不清楚五官。
    床上小女孩的尸体更是惨不忍睹。她躺在床上,瞪着圆圆的双眼,眼神中充满了惊恐。她的额部有一处塌陷,应该是遭受了钝器的打击。她的颈部被锐器切割,小小的头颅与躯干只有颈椎相连,软组织基本都断开了。沿着颈动脉的方向,有大量喷溅状的血迹,说明她被割颈的时候,还没有死。小女孩全身没有尸斑,因为她的血基本流光了。
    最看不得小孩被杀,我的心就像被猛烈撞击过一般阵痛。我咬了咬牙,暗自发誓一定要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我和师父没说话,慢慢的走下楼。对于赵欣尸体附近的勘查已经结束,从技术员们脸上的表情看,没有发现什么有价值的痕迹物证。
    我和师父走近了赵欣的尸体,尸体还没有被翻动。这是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女人,瞪着双眼仰卧在地板上,和老年女性的尸体一样,头下一片血污。显然,她也是头部遭受钝器打击导致的死亡。女人上身穿着棉毛衫,下身的棉毛裤和内裤被一起褪了下来,胡乱的盖在阴部。
    师父走过去拿开了遮盖她下身的棉毛裤,她的下身居然插着一把匕首。
    “半裸的,下身还插了匕首。这是心理变态的人作的强奸案?”我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