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科幻小说 > 第十一根手指(法医秦明系列3) > 第37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7节

    思念
    也许未曾相见
    热恋
    也许没有永远
    心声把我们相连
    衷肠互诉同病相怜
    有缘
    我们才能相见
    心牵
    才会互相想念
    你的爱滋润心田
    真情胜过蜜语甜言
    从未触及你的笑脸
    不曾亲吻你的眼帘
    但你的影子却在心间
    拨乱我的心弦
    你不能走到我身边
    我亦无法把握明天
    唯有遵从命运差遣
    彼此相通心的源泉
    芳草依依望明月
    明月痴痴映芳园
    你用甜甜的笑脸
    我用瘦瘦的指尖
    一起感受
    触碰着的遥远
    “歌词?”我通篇读了一遍,觉得朗朗上口。
    林涛摇摇头,说:“不是,这应该是原创。”
    “嚯,还是个诗人呢。”我说,“能看懂什么意思吗?”
    林涛是我们三个人中的“文化人”,他看了几遍,摸着下巴说:“依我看,这是一首苦情诗,多半是婚外恋之类的。”
    “李克华没有结婚,一直单身。”侦查员插话道。
    大宝扑哧一下笑了:“打脸了吧,你到底能不能看懂啊?”
    林涛说:“不能是女的婚外恋吗?医生就不能当小三吗?”
    “如果真的有婚外恋,这种突然杀人的方式和运尸的动作倒是很能解释了。”我说,“尸源已经找到,又有这个情节在里面,破案应该不远了!”
    话刚说完,我一眼瞥见医生座位旁边的垃圾桶。
    “这个垃圾桶有些奇怪啊。”我说,“这是一个脚踏式垃圾桶,医生踩一脚,桶盖就打开,然后推一下桶盖,再关上。但是这个桶盖是打开的,没有关上。”
    我用勘查灯朝垃圾桶里照了一下,说:“而且这桶里有块纱布啊。”
    说完,我用镊子把垃圾桶里的纱布夹了出来。
    “这就更奇怪了。”我说,“纱布上有一点儿血迹,但是血迹很新鲜,且范围很小。一般来诊所的伤者有两种,一种是伤后一段时间,来换药的,那么纱布上就应该不是新鲜血迹,而是血性液体,是暗黄色的。还有一种是伤后立即来诊所包扎的,但是需要包扎的,通常都是伤比较重的,这么点儿出血,需要包扎吗?”
    大宝说:“你的意思是说,凶手是伪装来换药,趁医生不备下手的?”
    我点点头,说:“这应该是一起有预谋的犯罪。用小伤来骗医生,突然出手杀人。”
    “这样说,很有可能就是这个出轨女人的丈夫了。”侦查员说。
    我说:“不管怎么样,反正要先把这个纱布上的dna验一下。这块纱布还是很可疑的。一来垃圾桶里就这么一块纱布,二来垃圾桶没有合上,很有可能是死者刚扔进去纱布,就被害了。医疗垃圾有的会有传染病菌,一个医生随手合上垃圾桶应该是习惯。”
    侦查员应声离开。
    大宝问:“好多工作同时展开了,我们下一步干什么?”
    我耸耸肩,一边往诊所外面走,一边说:“没什么可干的,等消息吧。我昨晚没睡饱,今天还在假期里,我得回家补个觉。”
    胡科长这个时候走了过来,说:“理化结果出来了,焚烧灰烬里发现助燃剂,是汽油。”
    “汽油来源调查了吗?”大宝问。
    “现在几个组的人正在看这附近所有加油站的监控录像,”胡科长说,“也有人在询问有没有独自一个人去加油站打油的可疑人等。”
    “我倒觉得查不出什么。”我说,“别忘了凶手是有交通工具的,他不可以从车里取油吗?”
    “现在的小车都防止盗油,所有油路都是弯曲的,从小车里取油还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靠在车旁的韩亮听见了我们的话,“大车直接挂油箱,倒是可以取,但是大车都烧柴油。”
    “那可以是摩托车或者助力车吗?”我问。
    韩亮点点头,说:“可以。两轮车倒是可以直接取油。”
    【4】
    睡了个午觉,我精神抖擞地来到专案组。
    专案组气氛很活跃,正在讨论这个案子的进展情况。
    “李克华果真是和一个有夫之妇有关系。”侦查员说,“女的叫阮芳,你们注意到没有,那首诗里就有芳字?”
    “她老公是一家公司的老总,叫伍力学。”另一名侦查员说,“不好好当阔太太,非要勾搭什么小白脸,真是害人不浅啊。”
    “公司老总?”我皱眉想了想,说,“你们抓人了?”
    侦查员点点头,说:“中队长正在审查呢,dna也在验。”
    “这个伍力学,养鸟吗?”我问。
    侦查员被我问得莫名其妙,摇了摇头,说:“不养。”
    我低下头,说:“估计你们抓错人了,dna肯定也对不上。”
    “为什么?”被我浇了一头凉水,侦查员有些惊讶。
    我拿出一个透明物证袋,说:“从诊所回去后,我们对诊所里的脚垫进行了检查。之前我们说过,这个脚垫很有可能黏附了嫌疑人的痕迹。拿回去之后,我们理化部门的人很快给了我们回音,这个物证袋里的,就是脚垫上取下的物证。”
    “什么呀这是?”侦查员皱起眉头,凑近了看。
    我说:“黄的是小米粒,通常被用来喂食宠物鸟。黑的是煤渣,是那种蜂窝煤的。也就是说,凶手的生活环境里,很可能有鸟食和蜂窝煤。这个老总不养鸟,哪来的鸟食?城里人不烧蜂窝煤,哪来的煤渣?”
    话还没落音,dna室传来消息,说:“dna比对,嫌疑人排除。”
    “说不准那个纱布和脚垫上的痕迹和凶手都没有关联呢?”张局长说,“你们的推理有道理,但也不是绝对的,现在不能放人吧?”
    我说:“我相信我是对的,但放不放人,还是你们做决定。”
    “可是,除了这一层关系,还有什么人会去预谋杀害这个医生呢?”侦查员说,“诊所虽然没发现钱,但是侵财案件没必要经过这样预谋吧?”
    “还有一种可能,”林涛从门外走了进来,“说不准凶手看上了诊所的什么物件,必须要得到,得到必须要杀人。”
    “什么物件?”侦查员见林涛进来,有些奇怪。
    林涛没有睡午觉,他一直在诊所里对现场进行勘查,看着他意气风发的样子,我知道他应该有了发现。
    林涛坐在会议桌旁,并不急于邀功。他喝了口水,把u盘插上电脑,用幻灯机放映着他刚才拍摄的照片。
    “我们下午的重点,就是对诊所里的小隔间进行勘查。”林涛说,“虽然地面条件不好,但老秦提醒了我,很多物品的条件还是很好的。经过勘查,我们根据灰尘的分布情况,判断药品柜应该是有次新鲜的翻动。”
    “排除了医生自己翻动吗?”我问。
    林涛说:“可以排除。这个医生习惯很好,每种药物对应的位置都有标签。也就是说,他要拿哪种药物,直接看到标签就拿了,但是我们发现的翻动迹象很凌乱,而且很多药物都偏离了标签指定的位置。这应该是凶手翻动的。”
    “少了什么吗?”我问。
    林涛说:“我们找了个附近医院的医生,帮忙查看了医生处方的底根,和药物也进行了对比。目前发现了诊所缺少的药物。”
    “什么药?”我两眼放光。
    林涛笑着说:“美沙酮。”
    盐酸美沙酮(简称美沙酮)为μ阿片受体激动剂,药效与吗啡类似,具有镇痛作用,并可产生呼吸抑制、缩瞳、镇静等作用。与吗啡比较,具有作用时间较长、不易产生耐受性、药物依赖性低的特点。
    “很多吸毒的人,弄不到毒品,就用这个药物来代替。”我说,“一个瘾君子,为了满足毒瘾,预谋杀人,是完全有可能的。”
    “虽然你泼了我们一瓢凉水,但是这个发现还是给了我们很多希望啊。”张局长说,“那个伍力学可以考虑放了,送人家回家。下一步,还是从吸毒人员中查找线索。”
    “我觉得主线可以放在微量物证的发现上。”我说,“其实现在条件很多,侦查范围很小,估计今天就能破案。你看,首先我们应该找现场附近熟悉案发环境的人,吸毒人员,他的家里应该养鸟、烧蜂窝煤,他应该有一些小伤。这么多条件,何况我们还有dna做比对,还能破不了案吗?”
    侦查员下去以后,我们都在专案组静静地等着,看来这又是一桩因为毒品而发的惨案,不过这个运尸、焚尸的动作确实有一些让人不解。
    “一个瘾君子,为了几瓶药,何必这样大费周章?”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晚上八点,犯罪嫌疑人伍彪被抓捕归案。
    案件排查得很顺利,专案组发动管辖现场附近四五个小村落的两个派出所民警,对村子进行了走访,很快就发现了养鸟、烧煤、有伤的吸毒人员伍彪。
    “当然,这种大范围的排查能有这么迅速的战果,也是有我们的办法的。”负责抓捕的侦查员说,“其实四五个村子有几千户人家呢。我们在排查之前,先做了研判,把周边几个曾经被盗过美沙酮的诊所进行了联系,然后用犯罪地图学框定了一个嫌疑人大概所在的范围,再用你们的排查条件进行搜索。两个小时,就搞清楚了嫌疑人具体位置。”
    刑警队的人在伍彪的家中把他按在了地上,并且对他的家里进行了搜查。
    搜查的结果充满了惊喜和诧异。惊喜的是在他的家中找到了相同批号的美沙酮,诧异的是在他家里找到了十万元人民币。
    “啊?”大宝同样诧异,“他有十万块,还需要去拿美沙酮吗?直接买毒品不就得了。”
    “抓回来一审,他就全招了。”侦查员说,“他说是为了美沙酮,所以伪装去换药,然后趁李医生不备,用刀捅死了他,然后从诊所里找到个箱子把尸体装起来,用他的摩托车拉到了焚尸现场,从摩托车里取油、焚尸。”
    “这和我们推断的结果完全一致啊。”大宝有些沾沾自喜。
    “我们也问了他为什么不直接买毒品。”侦查员说,“他说是因为最近专项行动打击力度大,他有钱,但是没有渠道获得毒品了。”
    “那他有经济来源吗?”我问,“一般染上毒瘾,金山也能给吸倒了。”
    “这个他支支吾吾没有说清楚。”侦查员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