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摄政王妃 > 第978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978节

    “是么?”明乐提了口气,再度陷入沉思。
    姜太后等了片刻,见她不语,便再次转身朝她看过去道:“现在大兴朝中明面上是太子和肃王之前的角逐,但是你和灏儿都知道,那位荆王也非池中物,而其他的皇子则是不值一提。就目前的情况综合分析,你觉得他们之中谁的机会最大?”
    “如果一切的决定权都掌握在荣王手中的话,按照常理来说,那就自然是从小就依附于他的荆王纪浩禹的机会最大!”明乐道,说着顿了一下,突然想起了什么,再看向姜太后的时候,就有了几分迟疑。
    明乐看的出来,姜太后今天过来并不只是让她去照应宋灏那么简单,而是借机指引,在给她临时恶补,让她完全了解如今大兴朝中的局势。
    所谓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
    他们千里奔赴大兴,在别人的地盘上本来就不占优势,这一点就更是变得尤为重要。
    而不得不说,这一晚的姜太后确实带给了明乐太多的震撼——
    她一直就知道姜太后这个女人不简单,但大多数时候看到的也只是她纵横后宫无往不利的驭下手段,而直到了今天她才真正的领略到这个女人的睿智和大气,只凭她在政事上这种敏锐而清晰的判断力就让她自惭形秽,望尘莫及。
    这样的女子,应当是个旷世传奇,可是她这一生却尽数锁在了那座冰冷无情又尔虞我诈的后宫里,当真是叫人惋惜的很。
    “母后!”暂时压下心里翻覆的情绪,明乐深吸一口气,勇敢的对上姜太后的视线,“您和大兴那位苏皇后之间的关系,我们已经知道了,虽然儿媳并不知道您和她之间是否有过什么样的恩怨纠葛,但是只从血脉上演算下来,荆王实则应当算作是殿下的表兄,也是您的外甥。对于他——您是——”
    “各人的命数从来就不是从血脉里决定的,当年阴错阳差,从出生的时候起就已经决定了我和她之间天南海北的命运,再有交集,也只能是孽而非是缘分。”姜太后道,语气平淡,连半分的叹惋和感慨也没有,“乐儿,你和哀家曾经有过一段母女的缘分,现在你又是哀家的儿媳,灏儿他选了你,哀家便不会再有保留的认下你。可是哀家这个做母亲的,却从来没有教过你什么,今日我便告诉你,你且记住我的话。”
    她说的郑重,神色之间有一种威严而澎湃的东西渲染了开来。
    明乐看着她静如止水却又异常冷静坚毅的目光,突然觉得心里的血液奔涌,仿佛被感染了一般,似乎整个思维都融入了这个女人创造的那个辽阔的世界里。
    “是!”明乐点头,以她此生能给的最为虔诚的姿态。
    姜太后看着她,嘴角缓缓展露一个笑容,可是转瞬即逝。
    然后,她说:“第一,永远不要做你力所不及的事。第二,在大局面前,一定不要妇人之仁。第三,你要有识人的眼力,也要有随时随地调转矛头重新开始的魄力。一个人的一生,不可能所做的每一个选择都是正确的,你可以错,也可以失败,但是总要给自己重头来过的机会。哀家能够理解你现在的心境,以前哀家初见你时,哪怕是经过再多的历练,可是你的性子也多少有些偏执和冲动,偶尔也会有不顾后果的拼抢之气。可是现在,你挂心灏儿还有那两个小的,凡事都要再三权衡,不能再像那时候一般的鲁莽冲动了。身为女子,性情自然是不要太刚强的好,可有时候人都是被逼出来的,哀家不是说你的性子不好。只是现在,风高浪急,很多的事都是你防不胜防的。这个时候,你必须要有一个冷静的头脑来做出判断和决定。所以,现在你所做的每一个决定就不要再徒劳的权衡局势拿捏立场了,而是只看结果,只做对自己有利的决定。只有在这样的选择之下,才能以最小的损耗去达到你的目的。”
    明乐用心的听着,同时在心里飞快的咀嚼消化。
    的确,现在的她已经有了牵绊和诸多顾虑,以前在艰难的时候她的确是做过要和彭修同归于尽的打算,可是现在,却是再也不抱这样的想法了。
    以前的她,坚如磐石,而现在的她,已经有了弱点。
    有了舍不得的人和事,有了牵挂,手脚就难免要被束缚。
    姜太后这些话看似是在教导她,但是同时,明乐却也从其中品出一些别的头绪来。
    姜太后的这些话,其实也是在暗指一人。
    她是有这些弱点和隐忧的,甚至于宋灏也有,但是那个人——
    恰是与她截然相反,还是一个无坚不摧的存在。
    若是彼此站到了对立面的话,他们的处境便会岌岌可危。
    “你是个聪明的孩子,这些话哀家就只说到这里,至于能记住多少就看你自己有没有心了。”眼见着天色将明,姜太后也不再等下去,紧跟着话锋一转,继续说道,“我们还是回到刚才的话题上,关于大兴朝中的夺嫡之争,你觉得何人的胜算更大?”
    明乐抿抿唇,微微垂下眼眸又再权衡了片刻。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她心里一直有一个直觉的答案,只是之前都只是一种凭借直觉的臆想,而现在得了姜太后的指点再重新分析,那便是另外一种情形了。
    “有传言说,大兴国中太子资质平庸不堪大用,若不是他先坐上了太子的位置,根本就不可能有机会和肃王一决雌雄。从常规上来讲,这个人是最不具威胁性的,随时都有落败的可能。但是母后你方才也说了,现在大兴国中局势,最大的决定权还是掌握在荣王手里,如果从荣王方面考虑的话,他既然能够压制大兴皇帝这么多年,如果后面的年月里他还想要继续这种局面,那么他就绝对会选这个资质平庸的太子作为傀儡,毕竟这样的人要掌控起来会比一个有野心又有谋略的肃王要容易的多。”明乐谨慎的分析道,“所以,在太子和肃王之间,我反而觉得太子更具优势,因为如果两人同时向荣王示好,不出意外的话,荣王一定会选择太子。”
    纪浩渊那人,并不好掌握,黎贵妃更不是个好相与的,这双母子若是得势,只怕是绝对不能安分的。
    所以,纪千赫如果想要继续把持朝廷,多半是会扶持太子登位的。
    当然了,这一切都要是在没有另外一个人,荆王纪浩禹的基础之上。
    正是因为纪浩禹的出现,又给这一场夺嫡大战添了许多未知的因素。
    “那么荆王呢?”姜太后对她的回答不置可否,只就继续问道。
    “他——”明乐张了张嘴,可是将要冲口而出的话却又吞了下去,又再犹豫了片刻才道,“他和那两人是不一样的,虽然三个人都有角逐皇位的野心,可是那两个人是按照正常的步骤在一步步的朝那个位置逼近,可是他——”
    提起纪浩禹,明乐的语气就越发的慎重而艰难。
    纪浩禹是不会按照常理出牌的,之前姜太后不说明乐还不曾想到过,可是这一晚,在弄清楚了纪千赫的性情和为人之后,她也突然了悟出了纪浩禹心中不为人知的秘密。
    “虽然现在看上去,他是一早就依附于荣王的,在荣王的阵营里最具优势,但是他的性情和为人却也决定了,他必须会抛弃这个优势,甚至更有可能要把这个优势转为劣势!”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明乐继续说道,她说着便是抬头对上姜太后的视线:“母后,还有一件事我一直不敢确定,却不知道您能否替我解惑?”
    “你说!”姜太后今日倒是十分愿意和她攀谈,竟然好脾气的允了。
    “早前大兴方面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消息透露过来,我和阿灏一直甄别不出真伪。”明乐道,“一则有传言道荆王纪浩禹实则是苏皇后和荣王的乱伦之子。但是阿灏从另外渠道得到的一些线索却又似乎指示,当年造成苏皇后之死的那一场巫蛊案,好像是有荣王的手笔在里头。”
    纪浩禹的身世之谜是他不为大兴皇室所容的最根本的原因。
    如果他真的是荣王的子嗣的话,那么这个皇位,只许是他不要,否则荣王就万没有不成全他的道理。
    可又如果苏皇后的死会和荣王有关的话——
    那么事情就又另当别论了。
    “是么?竟然还有这么一说吗?”明乐原还抱着希望,姜太后可能会知道内幕,不曾想她却是十分意外的样子。
    “因为是宫闱隐秘,这其中关系阿灏查了许久都没有得到确切的答案。”明乐不禁有些失望,叹息道,“荆王和荣王之间的关系才是牵动大兴朝中局势的关键线索,现在拿捏不住这一点,这件事就始终是悬得很,也不知道最后到底会是鹿死谁手。”
    “这夺嫡之争,历来夺的都不是别人的声势。”姜太后却是不以为然的冷嗤一声道,“说到底,在这件事上,荣王只能算作是影响大局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外界因素。其实在你之前欲言又止的时候,你的心里不就已经有了答案了吗?”
    明乐一惊,再看向她的时候面色就略有几分尴尬。
    “却原来还是儿媳自作聪明了。”在姜太后面前,似乎什么事都无法隐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