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摄政王妃 > 第388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88节

    很快的,柳扬就被五花大绑的带了进来。
    孝宗也不去和宋沛求证什么,当机立断的就下了命令,“把他的上衣扒了!”
    侍卫们得令,没两下就把柳扬的上衣扯掉,露出里面伤痕累累的精壮胸膛,那些伤口或长或短,只是无一例外,全都是陈年旧伤,最近的一道疤痕也是后背之前和宋涵的人激战时候被拉开的一道口子,此时已经开始结痂,狰狞而恐怖。
    没有找到预期中的证据,孝宗眼底瞬时闪过一丝失望。
    宋沛尴尬的对宋灏解释道,“我只是之前偶然见到柳扬有用左手的习惯。”
    “无妨!”宋灏淡淡说道,语气无喜无悲,却是对着孝宗,“如果这样能叫皇兄打消疑虑,臣弟反而安心。”
    自打苏琦远进来之后,易明峰就一直静立一旁,不再插嘴,此时目光才做不经意的从宋灏身上一扫而过,眼中瞬时闪过一丝锐利的精光。
    宋灏身上的这身袍子很是眼熟,似乎——
    是易明凡的?
    宋灏不会无缘无故换了易明凡的衣物。
    他的目光一沉,随即就若有所思的盯着他腰间玉带再度沉默下去。
    柳扬的嫌疑被洗清,孝宗更是一肚子火。
    苏琦远心中惴惴,突然察觉易明峰目光的落点,就是灵机一动。
    “皇上,当时事发之时末将就在那座帐子里,是亲眼见到那人腰腹的位置被刺了一剑的。”苏琦远道,说着一顿,目光冷厉的往宋灏面上一扫,才又继续,“那人的身高虽然和柳侍卫相差无几,但体貌上,似乎还要略显清瘦一些。”
    他和宋灏无冤无仇,也未曾得任何人的收买和指使,只是实事求是,之前不曾想到,这会儿被易明峰略一暗示就惊愕的发现,宋灏与那刺客的身形竟是出奇的相似。
    这个发现让他雀跃也激动。
    而联系他的神情语气,孝宗也是一点就通,目光自然而然的跟着再度移到宋灏脸上。
    “臣弟昨夜不曾出城。”宋灏也不装糊涂,坦然道,“武安侯夫妇可以作证!”
    易永群又被噎了一下,有苦难言。
    孝宗强压着一腔怒火,飘了一记冷眼过去。
    易永群瑟瑟一抖,使劲的俯下身去,低声而迟缓的吐出一个字来,“是——”
    因为之前信誓旦旦的告恶状,说宋灏在这里和明乐厮混了整夜,此时他若改口,那便是欺君之罪。
    以宋灏和明乐的为人,如果脱不开身,说什么也会拉着他一家老小垫背。
    而孝宗为了顺利除掉宋灏,势必也不会再过在意他们这些人的死活。
    易明峰面无表情的站着,似乎并不打算插手。
    苏琦远初来乍到却是不懂其中玄机,于是就冷哼一声道,“既然殷王殿下否认他曾连夜潜入虎威大营,那么请恕末将冒昧,为了证明殿下的清白,只要让他把衣襟解开,一看便知。”
    一则是为自己的主帅报仇,二则也是在孝宗面前邀功心切,他的语气就异常坚定。
    孝宗的眼神阴郁,目光下意识就往宋灏腰腹的位置移去。
    宋灏却是笑了,决绝道:“抱歉皇兄,臣弟今日有些不方便,所以恐怕不能叫您如愿了。”
    他的笑的坦荡,反而叫所有人都摸不着头脑。
    片刻之后还是宋沛最先反应过来,愕然的抬眸朝明乐看去。
    明乐本来正兀自垂眸想事情,此时迎上他的视线先是一阵的莫名其妙,然后略一回味宋灏的话才瞬间清醒,脸上表情不觉一僵。
    她虽是不太在意这种事,但被人当众用这种暧昧而审视的目光围观到底还会有压力,面有愠色的红了脸。
    诚然她这脸红的诱因还是气恼的成分居多,但在其他人看来,却全然是因为羞怯。
    孝宗的脸上青一阵白一阵,虽然此时没有心情去计较这些小儿女的风流韵事,还是怒不可遏的拍案而起,道:“荒唐!”
    “是,稍后臣弟自会闭门反省!”宋灏并不辩驳,语气诚恳。
    明乐垂眸敛目,眉心拧起,唇角牵起的弧度有点淡淡的苦涩——
    她这算不算是引狼入室?这人是真要一鼓作气逼的她退无可退吗?
    孝宗的脸色铁青,犹且不想罢休,但因为没有直接的证据也不好对宋灏用强。
    眼见着场面再度僵持,易明峰终于上前一步,打破僵局道,“只就凭借苏校尉对体型的判断的确是不足以指证殷王殿下的嫌疑的,眼下捉拿真凶要紧,微臣又一拙见,不知道陛下可否容禀?”
    “你说!”孝宗沉声道。
    “虎威大营二十万大军万不可一日无主。”易明峰道,“微臣以为眼下的耽误之急,就是赶快挑选合适的人选接管过来,以定军心,同时再加派人手继续追查凶手的下落。”
    因为置身事外,他的思维保持的反而比孝宗更为清晰。
    虎威大营是近京的最大一批武装力量,它的归属权是重中之重的大事。
    孝宗因为一心扑在借机扳倒宋灏的事情上,厚此薄彼,一时反而疏漏了这部分情况。
    此时被他一提,孝宗就是心神一紧,拧眉沉思着正色道,“事出突然,你觉得何人可担此任?”
    “虎威大营直接关系到盛京和皇城的安危,暗里来说,统帅之人无外乎礼王殿下和殷王殿下之一才是最合适的人选。”易明峰道。
    明知道这是孝宗的大忌,这个人果然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宋灏唇角微微牵起一个不易察觉的弧度,略带讥讽,宋沛已经急不可耐的开口道,“皇兄明鉴,臣弟身上还担着捉拿刺客的差事,分身乏术,再者,臣弟一介文儒,对领兵之道实在是不甚精通,不敢领此要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