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武侠修真 > 禄存 > 第46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46节

    青玉并不是很名贵的玉石,但这青玉却暗藏山川河流,花草树木,由宫内御匠巧手天工做出这一套九只茶盏。最妙的是,当茶水入盏,盏杯的山川河流尽现,且每只茶盏所显不一,甚是让人叹为感止,是先皇后最喜爱的一套物具。
    可如今这套青玉盏竟成了普通的青色官窑瓷。
    昌平帝勃然大怒,竟然有人敢偷换凤栖宫中之物。莫非以为他不来此宫许久,这些奴才就敢如此偷盗先皇后的用具。可恶!
    “刘糊你个死奴才给联滚进来。”昌平帝吼道,语中似有滔天怒火。
    刘糊连滚带爬地进了内殿。
    “你给好好审审,哪个奴才敢如此胆大妄为?“昌平帝指碰上地上的碎瓷茶盏,怒意更甚。
    刘糊赶紧叫上宫中人去审查,昌平帝则安抚太子,“皇儿,朕定会让人给你个交待。”
    太子眼睛通红望着昌平帝,“儿子不孝,不能守住母后的遗物。”边说边头撞着昌平帝的腿。
    “不是皇儿的错,是那群奴才不守本分。”太子的头磕的昌平帝的腿生痛,
    昌平帝忙扶起太子的肩膀,安慰道。
    “父皇说的是,这群奴才心养大了。”太子膝行后退几步,头伏地道,“也是后宫无主之故,父皇册立中宫吧。”
    昌平帝听了,脸上有些动容。想起心爱的淑妃,曾似真非假的娇嗔过,她这一背子是没福住进凤栖宫罗。
    他抬眼间,触目皆是先皇后旧物。往事如破茧的蝶  纷至沓来。先皇后病榻时曾让他挑选贤惠的女子册为继后,执掌中宫。
    他还记得当时他悲恸难忍,拉着先皇后的手,直说她是唯一的皇后。言犹在耳,他心下一个激灵,冲口道:“皇儿此言差也,朕金口玉言,文德皇后,你母后是朕今生今世唯一的皇后,绝无二人。”
    太子楞怔,心中到底是欢喜的。他刚才不过是出言试探而已,就算昌平帝起心立继后,他也会拼命阻拦。
    何况昌平帝此言深合他意,他又如何会推拒。遂道:“之前人都说父皇和母后恩爱情深,儿子今儿是信了。”
    昌平帝眼神往别处躲闪,瞧着对面墙上的画,感概道:“来,跟朕一起来瞧瞧这画。”
    “是。”太子应道。
    太子看着昌平帝伸着苍老的手抚着画中丽人,他的母后。这画是母后生下他不久,亲手作画。母后坐在王府花园中的绣凳上,怀中是尚是婴孩的他,父皇揽着母后,正在逗着他笑。仿若天地间只余他们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突然太子鼻子酸涩,他好想他从不曾长大,永远是母后怀中的宝宝。
    作者有话要说:  好晕,我用手机在存稿里有增加内容后才发出来的,怎么会没有了呢
    第85章
    画中丽人一身樱草色襦裙, 通身上下除了一对玉耳塞,其它钗环珠玉一概皆无。一头乌鸦鸦的秀头发用花绳随意在脑后挽了一个纂。他记得当他知事时,曾问过母后, 为什么他的母后不像别的妃母那样,满头珠翠,浑身佩环叮当?母后当时抱着他说, 因她喜欢抱着她的孩子。
    那里他懵懂无知,不明白抱他和她满头的珠翠有甚关系。只记得母后看他的眼神如春水般温柔, 又似寒冬的暖阳。就像画中一样,也是这样凝视着他, 好似他是她这世上唯的一珍宝。当他长大,才明白当年他的母后为甚打扮的如此素净,皆是因他年幼时,甚时喜乱抓东西且爱往嘴里塞, 母后怕一不小心伤着他或是让抓着什么不该吃的东西,才着珠玉, 戴佩环。
    太子的视线围着画中丽人贪婪地打转。蓦地,太子的眼睛骤然睁大,母后的一根小指头上有金色, 再仔细打量, 是一个镶宝的金指套。这怎么可能?除非必要, 母后在他幼年时绝不会戴这种尖锐的东西。谁如此大胆竟然换了画?太子横眉倒竖就要发作人,但很快他强压下了满腔怒火,世事已教会他遇事要冷静, 切不可冲动妄为。
    太子的手攥得紧紧的,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片刻后,他睁大眼珠子,一寸寸地扫过画中所有景物。太子一脸讶异,这画没错,是母后的手笔。可母后为什么偏要画上金指套?更奇的是之前为什么不曾发现此处是金指套?
    太子后退几步打量屋中情形,屋中摆设如记忆中的一般模样,只是今儿屋中多了束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地上,形成一个又一个的光圈。有一束则照在银瓶上折射出的光反射到画上,正好让不起眼的金指套熠熠发光。
    太子恍然大悟,母后是要告诉他什么吗?
    “父皇。”太子轻声唤道。
    昌平帝的手倏地缩了回来,低头用袖拭了拭眼角,方道:“父皇有事先走了。”
    “父皇,宫人和内侍们敢如此大胆偷换凤栖宫之物。即便没有人纵容,也是疏于管教。幸好只是母后的凤栖宫,倘若是父皇的太极宫……”趁着昌平帝思念母后之际,太子斗胆意有所指。
    闻言,昌平帝心中一惊,太极宫里的东西料是无人敢动。但别处可就难说了,这群奴才既然敢动凤栖宫的东西,还有什么是他们不敢动的。他得立马叫人查查他的库房,还有行宫的一些东西也得搬回来。
    “皇儿,你看这后宫事务由谁来主持甚好?”昌平帝抚着胡须道。
    太子有一霎那的愣神,他不过稍微提提,没想到昌平帝竟然要换人执掌后宫。
    “淑妃性子娇弱,压不住这群奴才。”昌平帝皱着眉头道。
    太子心下一晒,原来如此,还是对淑妃多有维护。倘是别人一个治宫不严降了位份的都有,到了石淑妃这里,就轻描淡写。
    不过能夺了石淑妃的后宫权柄,却是大好事一件,至于人选就不敢由他来定夺了。
    其实按规矩太子理应住在东宫,而不是住在宫外的太子府。后宫无主的情况下,就应由太子妃打理后宫。也曾有大臣提起此事,皆被昌平帝压下不提。
    对太子,昌平帝的情感颇是复杂,好似他对太子的疼爱随着先皇后的逝去一并消失了。
    太子也似有所觉,从不提出回东宫居住之事。眼下他道:“父皇的后宫那有儿子置喙之地。”
    昌平帝面有讪色,他有此一问,就是怕太子说回东宫住。如今听了太子如此一说,他心中踏实,遂道:“之前你母后才离去时,是由德贤二人执掌后宫,她们是宫中的老人了,宫务也熟悉,如今仍是由她们打理吧。”
    太子听了,心中也颇是放心。此两人是昌平帝为潘王时,母后主张纳的侧妃,对母后多有敬重。如今见了他,两人仍是恭恭敬敬,像对待储君那样。即便他被关在高墙内,这两人也规规矩矩,安分守已。
    事了,太子请求留下主动检查凤栖宫中之物,昌平帝应诺。
    出了凤栖宫,刘糊侍候昌平帝上步辇,刘糊打起帘子道:“皇上,青玉盏如今在玉华宫。”
    “此言当真?”昌平帝抬起的脚收了回来,站在步辇前盯着刘糊道。
    刘糊慌得急忙跪下,“老奴岂敢撒谎,是一个宫女盗了去送予玉华宫。”
    昌平帝盯着刘糊足有三息,盯得刘糊额上直冒冷汗,方道:“你去把青玉盏拿回来,让淑妃好生呆在玉华宫。”说完,昌平帝甩袖上了步辇。
    待昌平帝的步辇见不到影子,刘糊方爬起来,朝扶他起来的小太监就是一脚,“你个兔崽子,没丁点眼色,还不快滚去玉华宫传话。”
    刘糊呸了一声,今儿太晦气了。不,是从走近凤栖宫就倒了大霉。本想给玉华宫卖个好,谁让凤栖宫如今是没人了。不料竟让太子发现青玉盏被盗一事,其实,之前他早知青玉盏被人偷偷摸摸送到了玉华宫,他以为凭玉华宫的受宠程度,此不过小事儿,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作不知道。然今儿昌平帝的样子,可不像是对先皇后忘情绝义的样子。好在他见事不妙,并没有替玉华宫遮掩,要不现下估计他是一具死尸了。刘糊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得找个法子消了昌平帝对他的疑心才是。
    那边太子恭送昌平帝后,吩咐人去德妃要些老实本分的宫人来凤栖宫当差,之前的宫人全给撵了。
    然后太子又吩咐人守着正殿门口,他独自在殿内悼念母后。待殿内只剩他一人时,他站在画前仔细看着这个金指套,猜着母后的用意。
    六六在床下躺得累坏了,两只小肥手贴着身子,脸也贴在地上,偶尔抬抬脖子,看看殿内的昌平帝和太子。至到昌平帝出了门,她才反应过来,她还躲在床下呢,没人记得她?正想出去时,殿内一时人来人往,听着太子的吩咐做事。
    好一会,只剩太子一人在殿,正是出去的好机会,六六扭动着小身子爬了出去。听到动静,太子转头看来,见是六六,吃惊道:“你怎么还在这里?”
    “我本来就在这里呀。”六六翻了翻眼仁。
    太子沉了脸,“你刚才都听到什么了?”
    “什么都听到了呀,你们声音那么大,我又不是聋子。”六六摊手道。
    太子愕然,不是应该回什么都没有听到吗。
    六六不停地跳着在太子眼前挥着两只小胖手,见太子眼珠子转向她。六六道:“太子殿下,我得家去了,我爹还在宫门口等我呢。”
    “嗯?你家大人没有告诉你,不能听墙角的吗?”太子仍黑着脸道。
    “我没有听墙角呀,我是听地上呢,看你们的脚呢。”六六一副你冤枉的样子。
    太子扶额,凶巴巴地道:“刚才在这里听到的话,看到的事都不能说出去,知道不?要不小命不保。”
    六六踮着脚尖,伸出小手拍拍太子的胳膊,“太子殿下,在爹爹面前哭是应该的,不要怕羞哟。”
    太子脸倏地红了,神色有些赫然。
    六六见了,嘻嘻笑道,“太子殿下,我走了。”
    六六走了几步,又回转来行了宫礼,恭恭敬敬道:“臣女告退。”
    这一会,太子已神色如常,挥手道:“去吧,让小风子送你。”
    不想六六快走到门口,又几步蹿回到太子身边。此刻太子正站在画前,听到声响,回头一看,见又是六六,道:“还有什么事?”
    太子说完又回头盯着画看,六六仰着小脖子道:“太子殿下,你坐下,我要有话要悄悄地跟你说。”
    “我听得见,你说吧。”太子眼睛盯着画,随意应付着六六。
    六六急得直跺脚,见太子不肯动。她只得也跟着往画上瞧,一眼瞧中金色的手指套,小手指着金指套道:“好奇怪呢,这女子竟然喜欢戴一个手指套。”
    太子终于回头看着六六,问:“怎么你一眼就看见金指套了?”
    六六嘿嘿几声,“因为我喜欢金子呀。”
    太子不禁笑道:“小财迷。”
    “嗯嗯,我是小财迷呢,我可是财神爷生旦那日出生的哟,我祖母说我是财神手中的金元宝转世,天生带着金元宝。”六六点着小脑袋。
    太子莞尔,“你有甚事要跟我说?”
    “看。”六六指着墙角的广口大肚瓶。
    太子顺着视线看过去,忽地脸露喜悦,金指套指的方向正是此广口大肚瓶。太子急走几步,围着广口大肚瓶四下查看,又拿出里面的画卷一一打开查看。
    六六见了,忙止住,“太子殿下,错了,错了。不是那些东西,你看我的。”六六边说边半蹲着小身子,双手抱着大肚瓶一扭。
    咔擦一声,一堵墙缓缓地移动开来。太子惊喜交加,这应该是母后留给他的东西。
    六六先蹦了进去朝太子招手,“快进来呀,还有呢。”
    待太子进了密室,六六又同样的扭动密室中大肚瓶,密室内的另一堵墙开了,六六带着太子沿着之前的路走过了一趟。回到密室中,六六道:“太子殿下,这就是我发现的,都告诉你了,我得回家了。”
    “你怎么发现的?”这话太子一直想问,只是看六六忙碌地打开不同的密室门,方到现下问出。
    六六连哼了几声,把先前的经过告诉了太子。六六叉着小肥腰道:“那个淑妃肯定不是好人,肯定是她叫人来作弄我的。”
    太子摸着六六的头道:“在外面可不是能这样说话。你回吧,这密室的事不能告诉别人。”
    “放心,我知道这是秘密,只有我们两人知道的秘密。来我们拉勾,不许反悔。”六六伸出小指头。
    太子笑着伸出小指头和六六勾了勾。
    “嗯,定了,我们谁都不会说出去。”六六勾着太子的小指头道。
    两人出了密室,太子唤来小风子送六六出宫去,又另令宫人守在殿外,不得让人入内打扰他。
    太子闪入密室,略擦了擦榻上和案上的灰。坐在榻上,拿起放在榻头上的一个紫檀木做的匣子,匣子没有上锁,轻轻打开匣子,里面是一封信,信封上写着几个字:吾儿亲启。
    太子颤抖着双手打开信。
    “吾儿如念,倘你看到此信时,娘已不在人世了。然吾儿不必伤怀,人故有一死,或许对别人来说死是一件可怕的事,然而对娘来说,也许娘已回到娘原来的世界。娘是一个有来历的人,来自千年之后,那里男女平等,没有饥荒,没有贫困。那里人能坐飞机上天,能乘潜艇下海……总之,那是一个与这里不同的世界。娘初来时,深感不便,然幸运的是,娘是带着前世的记忆从你外婆肚子里出来,有时候让娘学习成长,慢慢地娘习惯这里的一切,这里的男女有别,这里的规矩。可娘仍感觉到于此处的格格不入,好似苍茫大地只有一个孤独的我。
    你外祖一家虽生性驽钝无甚才干,然并不因这世间对女子的轻视而忽略我,反而对娘备加呵护,让娘在父母兄姐的温暖中舒服的过了十余年。可因你外祖和舅舅们的鲁笨老实,虽守着个爵位,日子过得甚是不如意。且你外祖是最后一任伯爵,你姨母也只能嫁给一个多年未能中进士的举人,就这个举人竟然敢对娘的家人大声喝斥,对你姨母也是喝来呼去的。更可悲的是你二舅在你二舅母娘家抬不起头来,只因二舅母娘家是个有实权的小官。如斯种种不一一赘述。
    娘是个心高气傲的人,娘不怕苦,不怕穷。但不能看着你外祖额头的皱纹又多几条,不能看着你外祖母的鬓角又添了几许白发。于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娘决定嫁给你的父皇,辅佐他登上皇位,给你们外祖家谋个世袭爵位。
    至于为什么选了你父皇,一则是你父皇不得先皇宠爱,娘容易嫁作正妃。二则是你父皇毕竟是中宫嫡子,是先皇唯一的嫡子,入住东宫名正言顺。
    事情总算如娘筹谋的那样,你父皇登上了帝位。然娘已殚心竭虑,寿数有限。无法陪着吾儿成长,深憾不能见到吾儿长大,娶妻生子。
    娘求取神医延绵寿数,然天不遂人愿,娘最终要离吾儿而去。
    几经思量,你父皇不是个能依靠的人,他既自卑又骄傲,自卑于他的才资平庸,骄傲于他是中宫嫡子。好在他能听得进为娘的话,也容得下娘干预朝政。然而这一切,朝中的大臣会有所不满,雌鸡伺晨。娘在世的时候,他们倘还愿意低下头胪匍匐在娘的面前。一旦娘去后,他们必然会让你父皇改弦易张,其中最为得力的应是杨长史。他是正统嫡派,一直主张先帝立嫡,你父皇也对他信任有加。然在娘眼里,他不过是个投机的政客,但娘不能因此抹灭他的才干。对你父皇来说,他的确是最好的辅佐之人。但娘在世的时候,一直压着他的官职,因他对女人有股出奇的偏见和执拗,他认为女人就该是男人的附属物,生儿育女管理后院。在一点上,他和娘是对立的。娘想娘去后,他必定会挑起你父皇心底深处的贪欲和享乐,并想方设法地磨灭娘在你父皇心中的地位。因此,他这个支持正统嫡派的人一定不会支持你成为下任帝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