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武侠修真 > 禄存 > 第18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8节

    没头没脑的一句话,大家愣了神,不过倒是听话的闭了嘴,就听到楼上打斗声。六六来了劲,张嘴就呼:“哇,哇,我爹来了。”
    “怎么不是我爹呢?”宝儿反驳。
    “是我爹!”六六双手叉着腰吼
    宝儿也不客气,也双手叉着肥腰吼:“是我爹!”
    “闭嘴!”吴元胜吼了一句,都什么时候了,还添乱,“快,大家躲起来,别等会拐子抓我们当人质。”
    底舱不至有他们这群小孩,还堆着一些货物,在吴元胜的吩咐下,大家齐心推开些货物,一个个的钻进去藏好。
    过了一个时辰,舱门被打开,成年男子的声音:“咦,没有人?”
    “让开。”朱红挤开身旁的人,看着空空的舱屋,这可是最后没搜到的地方了,朱红悲从心来,嘶声裂肺道:“六小姐!”
    朱红的声音,六六得意道:“我说了嘛,是我爹找来了。朱红,我在这里。”
    朱红循着声音望去,见一堆货物中出现个小脑袋,朱红抹了一把脸,胡乱擦掉泪水,急步过去,推开面前的货物,抱着六六哭道:“六小姐,我可算找到你了。”
    “我没事,好好的,就是这屋子里不舒服。”六六拍着朱红的背安慰道。
    “那奴婢抱六小姐上去。”
    “朱红,我爹在哪里?”六六示意朱红把她放下,问。
    “二爷?”朱红摸头不知脑,“二爷没来呀。”
    “那你跟谁来的?”六六睁圆了眼。
    “一个好人,六小姐,那天你丢了,奴婢明明瞧着是你,追过去却不是,后头差点让这世子爷的马给撞个好歹……”朱红说着竟告起状来。
    “带我们去谢谢人家。”六六见吴元胜他们也上来了,遂道。
    其他小孩,见自己上到船板上,望着头顶白日,还有些不敢相信,愣好一些,见着差役,耳朵里听着拐子都给抓住,大家才觉得逃出生天,齐齐呜呜大哭,只有宝儿跺着脚大吼大叫,“奶奶个熊,那些拐子在哪里?小爷要报仇去。”
    大家听了,遂觉得很是,跟着六六先谢谢过救命恩人,再找那些拐子算帐。。
    一行人来到船上主舱,就见一个年逾二十,焕发英气的白面书生。有差役道:“这是武安候世子,是他救了你们。”
    一群小孩七嘴八舌地道谢,徐家英见大家都没甚受伤,吩咐人带他们上岸,问清家住何处,好通知家人。
    但吴元胜,六六,宝儿,阿娇留了下来,阿花瞧着了,也磨磨蹭蹭跟着留下。
    宝儿拱手道:“恩公,你要什么?我爹会报答你的,我爹是县老太爷。”
    六六扑哧笑出声,“宝儿,人家是堂堂候府世子,啥也不缺。”
    宝儿悄悄地凑近吴元胜,低声询问:“候府世子是很大的官吗?”
    吴元胜忍着笑,道:“是的,很大的官。”
    宝儿偷偷瞄了徐家英一眼,对吴元胜道:“那我是不是要拍他马屁?“
    吴元胜把凑在面前的大脑袋推到一边道:“回去跟你爹说。”自己走上前对徐家英长揖道:“谢世子爷相救。”
    旁边的小武认出吴元胜,对徐家英一阵耳语,徐家英眼睛烁烁发亮,看着吴元胜道:“你可是吴国公家的公子。”
    “正是,我排行九,名吴元胜。”吴元胜一开始并不打算说出身份,但被人认出来也不隐晦。
    吴国公是大周朝世袭的爵位,开国初镇守西北几十年,家中男丁大多马革裹尸还,一度吴国公府子嗣单薄,后任吴国公为了子嗣后代,同时也为了避免皇帝的猜忌,改走了文路,几代下来,吴国公几乎没有习武之人,出了不少读书人,在朝中也曾任了内阁,现任吴国公就是兵部尚书,只忠于皇上,不偏向任何皇子。
    想到此,徐家英亮亮的眼神渐渐地灭了,吴国公并不会因为他救了他的小儿子而站在太子这一边。
    徐家英有些茫然,如今被拐的孩子找回来了,他又要去哪里找“有缘人”?
    很快,六六就给他找了些事,小小的身子行了福礼,奶声奶气道:“世子,可以帮忙审审那些拐子吗?让他们之前拐过的孩子统统说出来,把那些孩子找回来。”
    徐家英回过神,摸摸六六的头,真是善心的丫头,但这不是他能插手的,“这要交给刑部的人来审的。”
    “那家小男孩叫什么?”六六向阿花招招手,“她那边村里有户人家丢了儿子,都疯了,您能帮忙找找吗?”
    “叫宝儿,我们村叫杏花村。”阿花上次怕宝儿生气,才没把那小男孩的名说出来。
    果然宝儿哼道,“谁叫宝儿?只有我才能叫宝儿。”
    六六双眼热切地看着徐家英,徐家英不由地答应,“我找人问问拐子去,你告诉我,你为什么要帮一人你都不认识的人?”
    “因为可怜呀,没爹娘的孩子是可怜的,没孩子的爹娘是可怜的。”六六一板一眼地答道,“世子,你是好人,你会帮忙的。”
    “走,我们一起去审审拐子。”徐家英牵着六六的手上岸,去到临时关押人的地方,
    宝儿和吴元胜跟着一起,怕阿花阿娇害怕,就没带她俩,让她俩和别的小孩待在一起。
    宝儿腆着肚子,是去报仇的,一进门,眼睛一扫,瞧着关押独眼龙的地方,直奔了过去,趾高气扬地吩咐衙役打开牢门,他要进去揍独眼龙。
    让吴元胜拦住,“你是准备进去让人揍你吧?”
    宝儿瞧瞧自己的身板,再瞧瞧独眼龙的身板,熄了进去揍人的心,站在铁栏外面,对着独眼龙吐口水,有一口还挺准的,都吐到独眼龙的身上,宝儿更加得意,“你个丑八怪,你也有今天,小爷要让你尝尝十八般酷刑的滋味。”
    不想独眼龙一回头,呲牙瞪着宝儿,面相狰狞,吓得宝儿后退几步,一个趔趄,一屁股跌掉在地。其他的拐子得意起来,哄堂大笑。
    六六小手指指着正在大笑不已的拐子们,愤怒地道:“你们这群坏人,不知道反省,还有脸笑。”
    “十八年后,老子又是一条好汉。”独眼龙凶狠狠地道。
    看戏看得多,这话,六六再明白不过,啐道:“呸,你这样的坏人,阎王怎么会让你投胎,只会让你下地狱,受拨舌,下油锅之刑……”
    吴元胜转了话题,“六六,你不是来审人的吗?”
    “对哦,对哦。”六六蹬蹬地跑到关着董爷的铁栏子面前,扶着铁栏子道:“那个拐子的老大,几年前杏花村的宝儿,长得比女子都标志,是不是你拐去的?”
    董爷看着六六巴巴地问,不由地失笑,“我将死之人,为什么要告诉你?”
    “因为你告诉我,就相当做了点好事,在阎王那里有登记的,你就会少受些刑。”
    六六的回答出乎董爷的意料,于是问:“你是在帮我?”
    六六翻了翻眼仁,“我怎么会帮坏人呢?快说吧,不是说将死之人,其言也善吗?”
    董爷沉默半晌,方道:“那个宝儿,我记得,长得很美,卖到京城的南风馆。”
    第36章 相见
    六六听后,高兴地跑到徐家英面前,告诉他道:“在京城南风馆,我们去把人找回来。”还未等徐家英回答,六六又道:“把那个南风馆也抓起来,买拐来的孩子。”
    “六小姐不用担心,世子爷是好人,肯定会把人找回来,顺便把南风馆给封了。”找到六六后,朱红打心眼儿认为是徐家英是个大大的好人。
    吴元胜在旁边暗自生气,要说是太子没关起来的时候,徐家英还能封了南风馆,可如今太子失势好几年,而能在京中开南风馆,自是有来头的,还不知徐家英以对付得了不。
    吴元胜挺了挺小胸脯,说不定现下武安候世子未必有他这个吴国公的嫡幼子好使。可叹六六那么大一双眼,咋不会看人呢。
    让吴元胜吃惊的是,徐家英竟然应了六六的话,只要南风馆明知是拐来的孩子也买的,非弄得它关才不可。
    原徐家英还打算继续南行找寻“有缘人”,但他突然不声不响离家十几日,徐太太担心得不得了,后来武安候听说他在拐子,很怕他莽撞不自觉间得罪了人,连连来信急催他回去,大小武也趁机劝着他早日回去,这样茫然地找寻,无疑于大海捞针,再三思量,徐家英答应了。
    隔日,徐家英带着孩子押着拐子一路向京行去,这次与来时不同,顺风顺水,一路船帆鼓得满满,离通州两日地方,六六在甲板上钓鱼,迎面一首小船飞似的驶来,惊走了上勾的鱼,六六不满地撅起嘴,抬眼望去,小船上一个熟悉的身影从眼前闪过,一愣神,六六在甲板上往后跑,边跑边朝着小船呼喊:“爹,爹……”
    那厢陈茂闵听着声音,慢唤船家掉头回去,待到近处,果见前方一首高大的官船上站着一个圆乎乎的小女孩,正是六六。陈茂闵急呼:“六六,你怎么样?不怕,爹爹来救你。”边说边让船家靠过去,他要攀爬过去。可此小船为了行的快,是两头尖中间宽的小篷船,即便靠了过去,两船高度相差甚远,实在不易攀爬,船家踌躇间,那边官船上已有人扔下粗绳,陈茂闵抬眼望去,是个十岁左右的小子在吩咐船工,身后站着铁塔似的朱红,怀里抱着六六,六六张着双手含着泪叫:“爹爹。”
    见此,陈茂闵唬了一跳,直呼:“六六,是有人欺负你了?等着,爹爹来救你。”说着话,人已抓住粗绳,上面的船工向上拉,几个回合,陈茂闵已站在官船上,人已站稳,急忙从朱红怀里抱过六六,上下打量六六,嘴里直问:“有没有受苦?有没有挨打?有没有受伤?”
    六六哭着,摇头。
    吴元胜拱手见礼道:“世叔,这些日子来,六六没有挨打,也没有受伤。”
    可为什么她哭个不停,陈茂闵急了,冲着朱红发火,“你是怎么照顾小姐的?”
    “爹爹,你怎么才来?都十多天了,我都跟他们说你三天后就会来找我的。”六六抽噎着道。
    “六六,都是爹爹的不好,爹爹没有及时来找六六,让六六受苦了。”陈茂闵拿着六六的小手拍着自己,让一干众人跌破眼,谁家这样宠姑娘的?
    别人尚不明白六六被拐子关了那么久没有哭泣,为甚见了爹爹反而哭个不停。同样被家人宠着长大的阿娇感同身受,若是扑一见着爹娘,她也会哭个不停。
    阿花目露羡慕地望着六六,千娇百宠的孩子。
    第37章 同行
    陈茂闵好不容易哄着六六,方听朱红禀告来龙去脉,又谢过吴元胜等人的照顾,最后抱着六六去见了徐家英再三道谢。
    眼看离通州越来越近,刘永杰始终不开口求人,伍味子恼火,这人怎么这么倔,此时不找人作证,难道由得公差派人通知家里人,岂不是给族长太太时间想法子,说不定怎么栽赃陷害他呢。徐家英是候府世子,是高贵人儿,伍味子不敢相求,现下陈茂闵在此,以六六爱打抱不平的性子,想来她爹也不是见死不救之人,求一求人家帮忙送他们回家,再作个证,又不是什么难事。
    伍味子遂把事情跟陈茂闵一说,还未相求,坐在陈茂闵膝上的六六就道:“爹爹,我之前说过要帮刘永杰的,他爹娘太坏了。”
    失而复得的女儿相求,有何不应的,陈茂闵答应:“好,在通州上了岸,我们去去刘家村。”
    伍味子千谢万谢,方欢喜而去。
    不想,这事让徐家英知晓,他也要一同相去,连吴元胜也欣然而往。吴元胜其实是心虚,不知如何面对家人的好,想着能拖一日便是一日。原来吴元胜自小不像哥哥们爱读书,倒在学武上颇有些资质,吴国公拦着不让,几代人费的功夫,好不容易走上文官之道,岂能由着小儿坏了规矩。可吴元胜在外面偷偷找了个师父跟着学武,一学就是三年,谁知纸总是包不住火,在一天他学武的事让人给戳破,他被抓回家挨了一顿打又跪祠堂,伤好后,吴元胜被勒令不准习武,若是非要习武,也是学些强身健体的简单招式,把吴元胜憋闷的不行,趁着去姨母家做客的机会,偷偷从姨母家溜了出来,不料才溜出不久,就让拐子给盯上,吴元胜的那点功夫根本不够看,又是不足十岁的小子,那是成年人的对手,给其打晕了带走。
    吴元胜本是一身豪气,壮志凌云,谁料不过半天功夫,他就成了人家的笼中鳖。十余日后灰溜溜地回家去,吴元胜心里实在不得劲,能拖一日算一日,故听说陈茂闵他们要去刘家村,他非要跟着同行。
    到通州,陈茂闵一行弃舟登岸,就见岸上左侧用绸布围成的帷帐,外面几个仆人踮着脚尖伸着脖子往这边望,有仆人眼尖,一眼瞅着人群中的宝儿,高呼一声:“少爷回来了。”随后人也冲到宝儿面前,其余仆人也跟着蜂拥而至,围着宝儿往帷帐处去。宝儿还惦记着阿娇 ,硬要拉她同去,但阿娇胆小,一见人多心里就发怵,此刻躲在六六的后面不肯出去,可宝儿又不肯走,最后还是六六答应陪阿娇跟去,阿花瞧着围着全是绸布很是惊呆,她穿不起的绸布,宝儿家竟拿来当帷帐,有心进去瞧瞧帷帐里面是如何的富贵景象,于是她拉着了阿娇的手,想跟着一起进去。
    小霸王宝儿那只眼瞧得上阿花,自是命下人拦着她,阿花哀求道:“宝少爷,让我进去看看,长长见识。”宝儿还是不应。
    前面的下人催促:“少爷,老太太,太太在里面等着呢。”
    六六火了,“你家老太太,太太急着见你,你在这里磨蹭啥呀?让她见见又咋地的了?”
    宝儿又要炸起来,六六立马说:“你再这样,我跟娇娇姐走了。”
    宝儿听了,狠狠地瞪了阿花一眼,转身向前,嘴里嘟囔:“看就看。”
    进了帷帐,一张罗汉椅上坐一个两鬓霜华的老妇人,身侧站着一个艳丽的妇人。宝儿一进来立时扑进去老妇人怀里扭糖股似的,哭道:“祖母,我好怕见不到您。”
    老妇人也哭,“我的心肝哟,我的宝儿受了多在罪哟,老天爷,你怎不长眼,让我的心肝小小年纪就受了这么大的苦啊。”
    身侧的妇人江太太也跟着流泪,顫抖着手摩挲宝儿的脸,好半天才咽哽道:“瘦了,黑了。”
    六六和阿娇张大着嘴看着眼前的一切,宝儿开始吃惯粥和馒头,后来饿得狠,也吃了不少,没见瘦多少,且之前整天被关在黑漆漆的屋里,怎么会黑了呢?
    阿花自进来,看着方寸之间摆了两张楠木圈椅子,铺着秋香色童子戏花锦褥,椅子中间立是一高几,摆着几碟点心和新鲜水果。再瞧江老太太和江太太婆媳两人的衣着,皆是繁华似锦,灼的眼睛生疼,阿花紧紧地靠在六六身边,低下了。听见哭声,偷偷抬头一瞥,瞧见三人亲眼无间,阿花心下泛酸,脸上羡艳,要是她的父母这样对她就好了。
    宝儿一家三口好不容易收了泪,江太太捏着帕子拭了泪道:“你们是宝儿的朋友吧,多亏你们照顾。”
    又命丫鬟送上见面礼,一个精致的荷包里装着两个金祼子,只见荷包的样子,就知价值不菲,阿花连连摆手,本来就厚着脸皮跟进来,再不能要宝儿家的东西,要不非让宝儿看不起,说她是想他家的东西才跟着进来。
    阿花涨红着一张脸,神情局促,江太太瞧了,又扫着她的身上衣服,一个眼神,身边的丫鬟拿过荷包,硬塞在阿花的手上,道:“你们和我们家少爷同甘共苦,也是缘份,当我们太太是长辈,长辈有赐,不能辞。”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