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女学霸在古代 > 第348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48节

    “是啊,赵大人乃天下大才、奇才也。”蔡耀宗也赶紧拍马屁,唯恐落了人后。
    听着这一连串的彩虹屁,赵如熙脸上的表情真是一言难尽。
    几人正往垦荒那边走,忽然听到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而且不止一匹,刘宏宇几人赶紧停下脚步,转头朝马路那边望去。
    这年头马是战略物资,普通老百姓是买不起的。这种十来个人骑马的声音,只有王公贵胄出门才有的气势。
    看来是工部的官员到了。
    刘宏宇不禁抬起头来望了望天。
    现在才是巳正时分吧?工部的官员怎么到的这么早?莫不是天还未亮就出了城?
    待远远的看到一行人骑马过来,其中几个还穿着官服,刘宏宇赶紧朝路边迎了过去。
    赵如熙的眼神厉害,一眼就看到来的不光有萧令衍,还有龚城。
    她不由有些惊喜,等这些人骑到近前翻身下马,她连忙迎了上去:“二师兄,你怎么来了?”
    “哈哈,小师妹,你制成了这样好的农具,我这作师兄的自然得来学习学习。”龚城笑道。
    师兄妹两人已隔了半年未见了。本来龚城以为看到的小师妹会变黑变瘦,没想到赵如熙的皮肤还是那么白净,人也没瘦,倒似乎又长高了些。
    见赵如熙眼里只有师兄没有未婚夫,萧令衍不由在旁边咳嗽了一声,以示自己的存在。
    其实萧令衍半点不寂寞,刘宏宇、蔡耀宗等人早已凑过去嘘寒问暖加拍马屁,他那边热闹得很。
    龚城听到萧令衍的咳嗽声,转头一看,又哈哈大笑起来:“赵大人,你还不快过来给咱们齐王殿下行礼问安。”
    赵如熙只得以下属的身份过去给萧令衍恭敬行了一礼:“下官赵知微见过齐王殿下。”
    大家都看着两人笑,心里对赵如熙羡慕不已。
    赵如熙上次受伤的时候,萧令衍也是第二日一大早就亲自带了太医过来给赵如熙看伤;现在赵如熙制出点新农具,他又一早来了,还表现得如此在意自己未来的齐王妃,可见齐王对她甚是倾心。
    齐王位高权重,长得又如此高大俊美,还情深意重,赵大人这桩婚姻简直太美满了,看得他们这些大男人都心生艳羡。
    龚城可不能让自家小师妹尴尬,叫这些人看了笑话。
    待赵如熙见了礼,他就问道:“那边开始多久了?皇上命我等来对新农具实地做个比较。”
    “才开始不久。”赵如熙道,“走吧,咱们过去。”
    甲队拿的新农具虽然趁手,但大家刚才试用的时候耽误了一点时间。刘宏宇等人过去看了看,发现两边刚才挖的地都不多,面积差不多大,便喝令两边停手。
    “甲队所拿的新农具为南阳州同知赵大人所研制,皇上令齐王殿下及工部左侍郎龚大人等到此观看使用效果。一会儿尔等尽你们所能,用手中农具挖掘半个时辰,我等会根据大家挖掘的面积大小来判断新农具的使用效果。”工部的一个官员高声道。
    “大家可听清楚了?”
    “清楚了。”
    “好,开始。”
    一声令下,甲、乙两队的人都认真干起活儿来。
    乙队且不必说,有这么多人盯着,不敢有丝毫懈怠;甲队一听这么好的农具竟然是那位长得极漂亮、对他们老农却十分亲切关心的女大人所研制的,而且赵大人还是他们的州同知,自己人,大家一个个都干劲十足,打定主意定然要远远超过乙队,好让皇上及京中大人们对赵大人刮目相看,替赵大人好好地挣一个大功出来。
    能替他们老农研制农具的好官,就应该升迁嘉奖。
    第718章 两三倍
    众人站在两队中间看着他们挖掘,就发现用条锄挖地的乙队虽然也很卖力,但一锄下去挖出来的土并不多,而且即便再能干活的汉子,挖了两三刻钟后就得直起身子来歇一歇,否则腰就受不了。
    甲队用的工具明显趁手许多,一锄挖下去带起来的土多,进展很快,而且到拿钉锄的人累了后就跟旁边拿钉铲的人换一个工具,换了工具后又是生龙活虎、干劲十足的样子,丝毫不觉得疲惫,不到一刻钟两边就拉开了距离。
    乙队的人一看急了,担心他们输了被惩罚,也不敢歇息了,赶紧弯腰加紧干活。但他们工具不如甲队,不光赶不上,反而被甩得越来越远。
    等半个时辰的时间到,工部的官员一声令下,两队的人在衙役的吆喝下停下手中的工具,根本不用丈量,只用眼睛看就能知道甲队的人开垦的荒地比乙队多出了两三倍。
    刘宏宇等人和服徭役的那些汉子都惊呆了。
    赵大人研制出来的新工具也太好使了吧?
    乙队的人生怕被惩罚,不敢跟大人说,找到管自己的衙役道:“差爷,您可看到了,可不是小人们偷懒,而是手里的工具没人家的好使,可怪不得小人们。”
    衙役道:“放心,大人们心里有数。”
    那些人这才放下心来。
    京城来的工部官员倒是不吃惊。赵如熙让人把工具送到了京城,皇上可是让人比试过的,他们还研究过一番,对新工具早已有了比较清晰的认知。
    这次来南阳专门让人比试一番,无非是再一次用事实和数据来论证新工具的效果,免得皇上嘉奖赵大人的时候,那些朝臣尽瞎哔哔,还以为赵知微是沾齐王的光。
    谁沾谁的光还不一定呢。
    工部的技术宅们向来佩服真正有本事的人,而非权贵。
    他们把两边的面积都丈量了一番,认真地记下数据,这才道:“重新划一条开始的线,两组互换工具,再来一次。”
    乙组的人一听这话,赶紧拿了工具过来跟甲组的人交换。
    甲组的衙役一心想要替自家赵大人争功,也知道新工具好用,自己这组拿了老工具肯定是输的,干脆没留半点私心,跟乙组的衙役说道:“你让大人们等等再开始,让你们的人先把新工具的用法熟悉熟悉再比试。”
    乙组的衙役赶紧提出来了。
    赵如熙把这些农具打制出来,因为都是在现有的基础上改进的,钉锄和钉铲都是把锄头或铲子的一整块铁改成了一根根条钉而已。打制出来后她给家里的下人使用,下人看了看就知道怎么用了,还真没想过需要教这些服徭役的人使用新工具。
    这会儿听乙组的衙役提出来,她才想起这个问题。
    工部的官员请求了萧令衍、龚城后,便道:“成,让他们熟悉熟悉。”
    工具本就简单,甲队出来两个人给乙队的人示范了一下怎么用后,大家就明白了,也无需练习。
    于是第二场比试很快就开始了。结局不用多说,自然是使用新工具的乙队开荒的速度比甲队快了两三倍。
    新工具的效果很显著了。
    工部的官员都是技术型人才,平时也不大擅于逢迎,可现在却化身马屁精,对着赵如熙就是一阵猛夸。
    大晋就是以农为本的农业大国,重农抑商,对农业的重视高于一切。身为工部的官员,从来就致力于改造农具,希望做出新农具来增加农业生产力。但见识和能力所限,他们实在拿不出真正有实际意义的改进措施来。
    前段时间齐王也想改进农具,跟皇上请了假跑出来四处逛了一圈,也没想出改进农具的办法。
    没想到赵如熙到南阳任州同知半年,却拿出了两样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力的工具,这怎么不叫工部的官员心服口服?
    至于齐王把自己想出来的农具偷偷拿来给赵如熙搏名声这种想法,不光是工部的这些官员,便是朝臣们也不会这么想。
    赵如熙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绘画方法,还捣鼓出了谁也打不开的保险柜,制作出了几十上百个飞梭自动织布的纺织机,她脑子之灵活聪明是整个大晋都承认的。
    现在她来南阳做了半年主管农业的官,研制出新农具,这不是应该的么?完全顺理成章,大家一点儿不觉得奇怪。
    倒是齐王殿下,四肢不勤五谷不分,虽说在工部呆了两三年,却也没捣鼓出什么有用的东西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萧令衍不需要出风头、搏名声,引来其他皇子的注意与针对,所以他要捣鼓什么,也是私底下悄悄的,或者借赵如熙之手,因此并没传出这方面的名声。
    眼看刘宏宇、蔡耀宗等人也打算加入拍马屁行列,赵如熙赶紧打断工部官员的话,道:“施大人您看这工具还有没有要改进的地方?要是没有,就可以大面积推广了。”
    “没有没有,完全可以全国推广。”
    施大人是个五十来岁的老头儿,一生都在研究农具,想要改进它们。这一次看到赵如熙改进的这个农具,并没有多复杂的设计,只改变了着力点,却把效率提高了一倍有余,他大为震动。这一次来南阳,他主动请缨要跟着来,就是想向赵如熙表达自己的敬佩之情。
    “现在正是垦荒的季节,有了赵大人改进的这个农具,咱们今年开垦的荒地起码比往年多出一倍有余。赵大人此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啊。”他道。
    龚城知道小师妹不爱听这些。他开口道:“今日皇上派我等来,除了看一看新农具的垦荒实际效果,还想跟赵大人探讨一下新农具推广得方法。时辰也不早了,不如咱们回衙门里去坐着慢慢说?”
    “对对,齐王殿下与诸位大人远道而来,还是回衙门里歇歇吧。”刘宏宇赶紧道。
    于是一行人坐车的坐车,骑马的骑马,一起回了州衙。
    第719章 赏赐
    这件事没刘宏宇他们什么事,龚城打发他们回了自己屋里。
    一行人进到赵如熙办公的屋子,坐下后龚城便道:“皇上想问,这新农具赵大人想如何推广?是你开办个农具作坊,将新农具打制出来后卖到各地去,还是有别的什么办法?”
    赵如熙赶紧道:“不不不,这农具既然献给朝廷了,那便是朝廷的了。我建议将农具图纸画好,派人送到各地省府,再由省府送至各州县,由官衙统一打制开垦。至于庄户们觉得好用,开完垦后自己找铁匠打制,那就是他们的自由了。”
    她可不缺这点钱,更不想在这种方面赚钱。
    萧圪叫龚城来问她要不要开农具作坊,她不知道萧圪这是想试探她有没有皇家媳妇的觉悟,还是觉得她爱财,想让她获利。
    不过派的是萧令衍和龚城来问,他起码还是善意的。
    龚城听了,很是高兴。不过他没有再说话,而是转向了萧令衍。
    萧令衍赞同地点点头:“你做得对,本就应该这样。”
    萧圪的想法他能猜到,就是觉得赵如熙研制的保险柜、纺织机都给她带来了丰厚的利润。现在研制出了新农具,他就这么白白地占为朝廷所有似乎不厚道,担心赵如熙会不高兴,以后不再研制新东西出来了。所以才想试一下,看看她是个什么想法。
    反正来的都是自己人,施大人是个痴迷于发明创造、不理世事的性子,他跟龚城的交情又好,是不会乱说话的。
    就算赵如熙的想法不妥当,在他们在,也不会闹出什么乱子来。
    不过在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古代,臣子发明了个什么,都应该献给皇上,由皇上以赏赐的形式来予以嘉奖,而不是自己牟利。
    赵如熙要办农具作坊,必然会遭到大臣们的攻讦。她现在选择的方法真是再妥当不过了。
    果然不愧是他喜欢的女子,永远那么聪明睿智。
    萧令衍、龚城一行人由赵如熙招待,刘宏宇等人作陪,在添福楼吃了一顿午饭便返回京城去了。自始自终,萧令衍就是个打酱油的,也没单独跟赵如熙说上一句话。
    回到宫里,龚城将事情一禀报,萧圪大喜,对赵如熙越发满意。
    他问萧令衍道:“你觉得我赏你媳妇什么东西才好?”
    萧令衍也不客气:“田庄、小铺子什么的,父皇您手上有什么就赏什么呗。”
    萧令衍不说,萧圪也打算赏这些,他知道赵如熙喜欢这些东西。
    正巧前段时间发作太子、三皇子等人的得力手下,抄了几个四处帮他们敛财的大臣的家,他手上的田庄、铺子不少,特意叮嘱张常慎留下几个好的没卖。
    “北宁有个四百亩田地的庄子,南阳有个八百亩田地的庄子,你问问她想要哪个。”萧圪道。
    南阳那地方土地肥沃,离京城也不远。好些在北宁买不到田地的人,也会去南阳置田地。这会儿正好抄了个南阳的庄子,想着赵如熙现在在南阳做官,这庄子面积又大,萧圪才有此一问。
    萧令衍想都不想,直接道:“要南阳的庄子。”
    萧圪笑问道:“你不派人去问问?就算面积小了一半,许多人还是愿意选北宁的庄子。小五啊,你可不能不尊重知微丫头。天底下这么有才华的女子,也只有这一个。她要是不高兴嫁给你,朕可不会强迫于她。”
    萧令衍挠挠头,做不好意思状:“不是不尊重,是我知道她定然喜欢南阳的庄子。据我所知,她发现南阳所产的糯米极好,正在捣鼓酿酒。她说要是酿出了好酒,还想跟父皇您合伙一起做个酒生意呢。因此她想在南阳买庄子,在朝廷允许的情况下种糯米,免得被人卡住了原料。您赏这庄子,正合她心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