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女学霸在古代 > 第342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42节

    如此荣耀的事情,如果只是朱氏、赵如熙和下人的赵府宣读,不是锦衣夜行吗?必须得让州衙上下都知道赵如熙的新身份。她可是未来的齐王妃,皇家媳妇,这些人应该对她更加恭敬才是。
    堪堪赶在上午下衙前,邓公公一行人进了南阳城,快马到了州衙。
    衙门里,大家正收拾东西,准备回家,就见守门的衙役连滚带爬地进来了,结结巴巴地对正准备下台阶的刘宏宇道:“大、大人,门口来了个公公,说、说是来宣读圣、圣旨的。”
    刘宏宇脚下踉跄一声,差点从台阶上摔下来,幸好被下人给扶住了。
    正准备跨出门槛的蔡耀宗一只脚在门外,一只脚在门里,也愣在了那里。
    他们活这么大,还没被宣过圣旨呢,也没见过公公这种生物。蔡耀宗虽说是太子一派的,但只是个小喽啰,根本没有资格见太子。
    他们离皇上和宫里人最近的一次,就是殿试的时候。
    “快、快请。”刘宏宇说着,恨不得给这衙役一巴掌。
    这可是圣旨啊,谁敢假冒?公公也不是谁能假扮的。这些衙役竟然这么没眼色,胆敢把人拦在门外不让进来,简直气死他了。
    说着他也不管衙役了,快步朝外走去,准备亲自去把人给请进来。
    好在报信的衙役有点愣,另一个衙役面对站在衙门门口的太监和一群御卫,总感觉浑身都不舒服。这可是皇上身边的人啊,而且是来宣读圣旨的,就如同皇上亲临。他们这么拦着不让进,还得给一个州同知通禀,需得他同意才能进,真的好吗?
    想了想,他就请了这群人进来,正好遇到迎出来的刘宏宇。
    “这是我们知州刘大人。”衙役连忙介绍道。
    “下官刘宏宇,不知公公如何称呼?”刘宏宇笑着作了一揖,又跟御卫们打招呼,“各位辛苦了。”
    邓公公绷着一张脸,已经在暴走的边缘。
    要不是刘宏宇是赵如熙的上官和同僚,看在赵如熙的面上要给刘宏宇点面子,邓公公哪里会老老实实在被衙役拦在外面,早就发飙了。
    他代表的可是皇上。
    圣旨到了,衙役竟然连门都不给进,还得让他们等在这里等通禀,他做这么久的宣旨太监以来还没受过这种待遇呢。京城多少豪门望族都不敢这么做。
    虽然没有闹,但他心里老大的不高兴,也想替赵如熙打压一下刘宏宇的气焰。
    他皮笑肉不笑地对刘宏宇道:“刘大人这衙门守得牢啊,咱家在京城宣旨七、八年,还从来没有被拦在门外过。这是大姑娘上轿头一次。看来得把刘大人派去边关守城才行。如此,咱们的国门就无忧了。”
    刘宏宇全身冒冷汗,差点跪到地上。
    他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解释道:“小地方的衙役没见过世面,不懂规矩,不知道应该直接请公公进门,还请公公见谅。”
    来报信的那个衙役这才反应过来,扑通一声跪到地上,对邓公公道:“公公恕罪。小人、小人真不是故意的。小人只是一直不知道如何是好。”
    另一个也跪下求饶。
    邓公公没有再理他们,径直进了衙门,到了院子里就不动了,问道:“赵知微赵大人可是在此做官?咱家今日特意从京城来,是来给赵大人宣旨的。”
    蔡耀宗一直在猜测邓公公来颁什么旨的。这会儿听到他问赵如熙,心里顿时生出一股不妙的感觉来。
    不管这圣旨是跟齐王有关,还是皇上下旨调赵如熙入京为官,看这太监本来一脸怒容的,可一提到赵如熙就满脸的春风和煦,圣旨对赵如熙绝对是好事。
    赵如熙初来时他可为难过赵如熙不少次。虽说后来他服了软,双方也算和好了。但赵如熙一旦得势,没准就会报复于他。
    他心里忐忑,身体上却行动极快,连忙转身上了台阶,冲进赵如熙的屋里去,喊道:“赵大人,宫里来人给您宣旨了。”
    他比赵如熙大了不止一轮,又是同级的官儿,平时不以前辈自居就不错了,绝对不会对赵如熙用敬称。可这一急,他连敬称都出来了。
    周春和马胜几人这段时间都在忙酒坊的事,赵如熙身边仍带了项明、陆云三人。这三人是做护卫出身的,他们唯一的任务就是保护主子的安全,不会像周春等人那般爱管闲事。
    因此刘宏宇出去了一趟,把邓公公等人接进来,专心做事的赵如熙并不知道,项明等人也没理会,只以为到了下衙时间,大家都往外走,所以外面有些喧哗。
    却不想平时端着架子的蔡耀宗竟然跟毛头小子一般冲进来,还嚷嚷说宣旨,三人心里一动,都看向赵如熙。
    赵如熙正在给她的水利图收尾,最后这笔要是出了差子,她整张图都得重画。
    因此蔡耀宗急吼吼地进来,她根本不理,稳住心神,脸色没有丝毫变化,手上稳稳地将最后一笔画完,还端详了一眼,这才把笔放到笔架上,抬起头来问道:“蔡大人,你刚才说什么?”
    蔡耀宗对于赵如熙这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的架式弄得很是服气。
    他态度极好的把话重复了一遍,又用讨好的语气提醒道:“赵大人快去吧。这么热的天,邓公公大老远从京城来,等久了要是生气就麻烦了。”
    赵如熙挑了挑眉。
    她以为圣旨应该没那么快,还得转好几道弯,没想到昨日萧令衍才回的京城,今天圣旨就下了。
    “多谢蔡大人提醒。”赵如熙说着,快步走了出去,就见宫里的传宣太监邓公公正面无表情地站在院子里的树荫下,刘宏宇陪着笑脸在说着什么。而旁边,衙役们正在李利的指挥下摆上香案香炉。
    第706章 庆幸
    赵如熙快步下了台阶,老远就朝邓公公一拱手,笑道:“邓公公,劳你远来,让你久等,真是对不住了。”
    刚才还板着一张脸的邓公公看到赵如熙,顿时笑成了一朵花:“哈哈,赵大人您说的这是什么话?奴才就是吃这碗饭的,说什么对不对得住的话,赵大人这话可是要折煞老奴了。大人一心为公,到了下衙时间还在做事,老奴回京去必然禀报皇上。”
    听得这对话,刘宏宇满脸复杂。
    刚才蔡耀宗进去叫赵如熙,他在外面陪着邓公公寒暄,可知道这位邓公公并不是个平易近人好说话之人。他板着冷脸,根本不搭理人,任你说什么他都不理会。
    另外邓公公虽是太监,但对面他这个朝廷命官时邓公公也都自称我,态度不卑不亢,并不觉得自己应该低他们这些官员一等。
    可现在面对赵如熙,邓公公像是变了一个人一般,一口一个奴才,一口一个“您”,这区别对待不要太明显。
    见赵如熙走到近前,邓公公笑道:“赵大人,您接旨吧。”
    说着,他走到香案前,拿出了圣旨。
    赵如熙屋子里是有青枫等人做的坐垫的,陆云倒是机灵,听得赵如熙要接圣旨,出门前就顺手摸了一个拿在手里,此时适时将坐垫放到赵如熙面前。
    赵如熙即将下跪的姿势顿了顿,这才在柔软的垫子上跪了下来。
    虽说圣旨是颁给赵如熙的,但在场的人,不管是刘宏宇还是六部屋里的典吏、衙役都全部跪了下去。
    只是这些人的下人都顾着震惊好奇去了,哪里像陆云这般机灵?更没有丝毫的接旨经验。因此上至刘宏宇下至衙役,全都是跪在凹凸不平甚至还有小石头的院子里。
    邓公公见大家都跪下了,将圣旨打开,大声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有绥平伯府赵如熙赵知微娴淑大方、温良敦厚、品貌出众,才华横溢,为天下女子之楷模,朕躬闻之甚悦。今皇五子齐王萧令衍年已十八,适婚娶之时,当择贤女与配。值赵如熙待宇闺中,与皇五子齐王堪称天设地造,为成佳人之美,特将汝许配皇五子齐王为王妃。一切礼仪,交由礼部与钦天监监正共同操办,择良辰完婚。钦此!”
    赵如熙低着头,等他念完,便行了一礼:“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直愣愣跪在那里的其余人,这才如梦初醒一般,也赶紧跟着行礼:“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邓公公把圣旨卷起,交给赵如熙,笑得一脸的褶子:“齐王妃,奴才在此恭喜您了。”说着,朝赵如熙行了一礼。
    跟他一起来的御卫都弯腰向赵如熙行礼。
    李利可比刘宏宇、蔡耀宗机灵多了,见刘宏宇两人一脸风中凌乱,还没反应过来的样子,他赶紧也弯下腰去,给赵如熙深深作了一揖,大声道:“恭喜齐王妃,贺喜齐王妃。”
    其他人也赶紧有样学样,也行礼恭喜。
    刘宏宇和蔡耀宗这才赶紧行礼,心里极为复杂。
    刘宏宇是没想到这一点,饶是昨日齐王到此,他往男女方面想了想,但实在没想到今天赵如熙就摇身一变成为了齐王妃。
    蔡耀宗即便想到了,也有了心理准备,可听到圣旨,他仍然吓出了一身冷汗。
    他跟陈康还曾想过要在男女之事上做文章,败坏赵如熙的名声,让她在这里呆不下去,灰溜溜地滚回京城等着嫁人呢。没想到现在竟然成为了皇家人。
    当时是顾忌着吴怀寺和吴宗的报复,以及赵如熙显露出来的一副“不好惹”的强势,他们才不敢轻举妄动,最后直接服了软。
    想想自己当初的想法,蔡耀宗就感觉自己一家人在生死边缘走了一遭。
    站在角落里的陈康也有此等想法,暗自庆幸自己没跟蔡耀宗一条道走到黑,而是选择了一条正确的路。
    “多谢大家。”赵如熙给他们团团回了一礼。
    她看向邓公公:“皇上可还有什么旨意?宣我立刻回京吗?”
    “皇上说王妃是朝廷官员,不是那等待字闺中的普通女子能比的。在成亲之前,王妃仍然在此做官便是。”邓公公笑道。
    赵如熙高兴起来,朝京城方向行了一礼:“多谢皇上恩典。”
    刘宏宇、蔡耀宗等人感觉很怪异,似乎刚才听到自己成为齐王妃,赵如熙都没有现在这么高兴。
    不过人家也许早就知道会有这道圣旨了,不惊讶也在情理之中。
    想着接下来起码半年,还得跟未来的齐王妃在一起做官,整个州衙都在皇上的重点关注之下,齐王更是时不时都得来这里打一转,刘宏宇和蔡耀宗、李利等人整个人都感觉不好了。
    被高层关注的日子,就跟踩钢丝似的,不容有半点差池。这日子实在是太难过了。
    刘宏宇、蔡耀宗在想着如何不出错,李利在高兴之余,则是在思忖如何表现自己,好能入高层的眼,以后没准有机会就会提拔提拔他。要知道他可是最早给未来齐王妃递橄榄枝的。
    赵如熙并不知道这些人心思各异,她对邓公公道:“公公和众御卫辛苦了。不如到舍下去歇一歇,吃顿便饭?”
    刘宏宇此时倒是机灵起来。
    赵如熙家里就只有她母亲和一些下人,没有男主人待客,委实不方便。邓公公虽是太监,但御卫们却都是男子,还是由他们来接待的好。
    他道:“公公等人是为公事而来,自然应该由衙门接待。不如去添福楼,臣等相陪。”
    邓公公也想到了赵府的情况,点头道:“成,那就添福楼吧。不过也无需衙门请客,我们自己付钱便是。”
    “那怎么成……”刘宏宇客气道。
    “项明,你去付账。”赵如熙开口道,“邓公公为我远道而来,理应由我来接待。”
    “哈哈,那就叨扰王妃一顿。吃完饭,咱们还得去姑苏一趟,给令尊宣读圣旨。皇上说了,令尊是一家之主,王妃的亲事需得他知晓。”
    第707章 布置
    “皇上隆恩,知微感激不尽。”赵如熙又朝京城方向拱了拱手,又道,“邓公公辛苦了。”
    她也知道,传旨只会在京城传。现如今邓公公愿意这么辛苦,跑到南阳又去姑苏,全是萧圪对萧令衍和她的看重。
    刘宏宇等人也有同感。刘宏宇和李利越发觉得自己当机立断站向赵如熙这边是多么英明的决策。
    邓公公又朝身后看了一眼,对站在他身后的两人做了个手势:“这是张韬,这是郭诚,都是皇上面前的御卫,时常跟在皇上身边,朝中大臣都认得的。”
    “皇上说了,赵大人身为女子,却为朝廷辛劳,尤为难得。世人对女子的名声向来看重,现赵大人成为了皇家儿媳,世人对您会更加苛责求全。这两名御卫皇上特赐予你,遇到宵小之辈时必能护赵大人周全。”
    邓公公说话是极讲究的。
    萧圪给赵如熙送御卫,这个时候如果称她为王妃,就给人一种很怪异的感觉——公公给儿媳妇送护卫,让人怎么想都觉得不对味儿。
    可如果是皇帝给自己的臣子送护卫,那就没什么问题了。大家听了这话也不会往那方向去想。
    所以他前头称赵如熙为“王妃”,现在却称“赵大人”。如果不是特别敏锐之人,还听不出这其中的道道。
    赵如熙满脸惊喜,又朝京城方向再拜谢恩:“多谢皇上恩典。”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