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女学霸在古代 > 第303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03节

    “不管是不是瞎话,他都表明不愿意了。难道你还想让你父皇知道咱们逼迫榜眼尚主不成?你是有多嫁不出去?天底下男人都死光了吗?”谨妃冲着萧若羽发火。
    萧若羽顿时不敢说话了。
    卢山处没想到这样的好事会落到自己头上。
    他一面感慨段琛的胆大包天,一面欢天喜地地答应了下来。
    谨妃对卢山处这态度十分满意。
    这才是真正的识抬举。
    她道:“你既愿意,我会去向皇上请旨,不日就会赐婚。”又问了卢山处的住址。
    得知他住的是一个小院子,又道:“你去租一个像样一些的宅子。也无需买,成了亲后,直接住进公主府便是。”
    卢山处听了,越发欢喜。
    京城的宅子老贵老贵,以他家的财力,他只能去城西或城北去买那种一进的小院子。他要是娶那些官宦人家的小姐,除了买宅子,一任聘礼什么都得出。这对于他来说,压力很大。
    现在尚了公主,不光往后前程似锦,而且宅子也不用管了,聘礼也不需要了,到时候直接成亲就行。公主的嫁妆却比任何人都丰厚。
    到时候他哄得公主开心了,在京城买一处宅子,接了家乡的爹娘来京城,这一辈子也算是圆满了。
    “是。娘娘放心,臣下一定租一处好宅子,不丢娘娘和公主殿下的脸。”他一脸乖巧地道。
    谨妃越发满意。
    帘子后面的萧若羽却怎么看都觉得卢山处不顺眼,嘴里无声嘀咕:“马屁精,乡巴佬。”
    ……
    段琛离了宫,直接去了伯父家里。
    此时正是午歇时间,他的伯父段伯衡正好在家,见得他来,遗憾地道:“可惜了,皇上青睐赵知微,否则你就是状元了。”
    虽都是一甲,都是庶吉士,但榜眼终是比不上状元。且不说人们只会记得状元之名,只说状元一入官场,就是从六品,天然的就比榜眼高了半阶,在翰林院也更受重视,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段琛可没心思说这个,他拉了伯父去了书房,摒退左右,将谨妃欲招他为驸马,他找借口拒绝了的事说了。
    段伯衡一惊,急道:“你详细说说,什么都别遗漏,把所有细节都给我说一遍。”
    段琛以十七岁的年纪考上会试第一,记忆力跟赵如熙有得一拼。
    他遂将他跟谨妃的对话复述了一遍。
    段伯衡抚着胡子皱着眉,沉思了好一会儿道:“应该不会有事。你这个借口找得不错。谨妃或是明王会派人去查实,但你也没说是哪里的高僧,他们也无从查起。再说,隔得这么远,他们一时半会儿地也派不了人去。”
    他站起来:“我叫人回江南去布置一番,把漏洞给补上。”说着,便走了出去。
    这反应不对啊,不是应该骂他吗?
    段琛有点懵。
    他呆呆地坐在那里,等段伯衡重新回到书房,他才急切地问道:“伯父,您……您就不骂我拒绝了尚主?”
    段伯衡坐下来喝了一口茶,笑道:“你要是答应尚主,我才要骂你呢。”
    见段琛不见,他摇头道:“明王一派不比以前风光了。谨妃不再受宠,明王也一再被皇上斥责。咱们的根基又不在江南,没必要跟他们扯在一起。好处没多少,却惹得一身骚。”
    “再说……”他望着侄子,眼里满是欣慰,“你年轻有才,起点又高,往后前程无量,是咱们段家最有出息的人,何必去尚主呢?”
    “尚主看似享了荣华富贵,可在公主面前,天生就矮了一截。除了看人脸色过日子,你的前程还要受影响。现在的皇上可不比先皇,对这些极为忌讳。你道谨妃为何要先召见你,让你答应再去请旨?那是因为皇上绝对不同意让你尚主。”
    第624章 翰林院不能进
    “你是榜眼,才十七岁,是栋梁之才,好好培养,未免不会有封侯拜相的那天。可你一旦尚主,皇上就不能再重用你,大晋白白失去了一个人才,这是皇上所不愿意看到的。你要是答应了谨妃,从心性上来说,皇上就要对你失望;再加上要顾及皇家脸面,驸马他是让你做了,但你的前程到五品也就差不多了。”
    “所以……”他总结道,“尚主除了硬拉着家族踏进夺嫡站队这滩浑水,你自己也受一辈子气,没有什么好处。”
    段琛不由庆幸,感慨道:“好复杂。”
    段伯衡笑道:“官场,就是这样。你慢慢习惯就好了。”
    “谨妃和明王,不会报复咱们吧?”段琛最担心的是这个。
    他很清楚,身居高位者,他们是不会讲证据的。就算伯父把漏洞堵上,将事情布置得没有丝毫破绽,只要谨妃和明王觉得他拒绝亲事是打了他们的脸,他们就要报复。
    段伯衡摇摇头:“你道谨妃为何失宠?明王为何被喝斥?因为这两年他们多次针对赵知微,惹恼了皇上。今天谨妃大剌剌叫了你去,你又拒绝尚主,这事瞒不住皇上。要是转过背你和段家就出事,皇上定然要把这笔账算到谨妃头上;那些跟他们敌对的势力也会利用这一点大作文章,削弱他们的势力。所以他们不会为了这口闲气针对咱们,给敌对者落下把柄的。所以你放心,不会有事。”
    段琛听了,不由又再次感慨:“好复杂。”
    段伯衡知道侄子打小专心念书,心思单纯。现在让他搞学问可以,搞政治的话还得好好培养。
    他拍拍他的肩膀:“只要你知道得多了,自然而然就能想到这么多。不要有压力。”
    段琛点了点头。
    “你的亲事,你有什么打算?”段伯衡问道。
    “我想娶赵知微。”段琛情绪低落地低下头去,“不过我前几日递帖拜访,被拒绝了;刚才不死心又邀她游湖,她还是拒绝了。”
    段伯衡一听赵知微,眼睛顿时一亮:“这可是一门好亲事,可比尚主好多了。绥平伯府和枯木先生一派都是保皇党,再适合不过了。”
    他道:“没事,我叫你伯母派人去探听一下口风。提亲嘛,还得长辈出面。赵知微要是答应你,那叫不自重。现在京城多少人盯着她呐,一举一动她都得谨慎,否则就是给皇上丢脸。她不会做这种蠢事。”
    段琛眼眸一亮:“真的吗?她是因为这个才不同意游湖的吗?”
    段伯衡生怕侄子期望太大,结果失望太大,连忙道:“那倒也不是。你虽出色,但京城里也有许多出色的世家子。对于赵知微的亲事,绥平伯府也不知是如何考量的。枯木先生最为疼爱这个小徒弟,赵知微的亲事,没准绥平伯府都做不了主。”
    段琛的眼眸又黯淡了下去。
    是啊,他在江南是有名的才子;可到了京城,却什么都不是。
    ……
    赵如熙御街夸官又参加了琼林宴,被朱和淮送回绥平伯府时,就见绥平伯府张灯结彩,门口人来人往。
    赵家族人和邻居街坊都纷纷前来贺喜。二房、三房的也人早就来了,帮着老夫人和朱氏待客。
    赵如熙进门,自然又迎来了一波询问和奉承。
    好不容易送走族人和邻居,赵如熙才问朱氏:“我师父那里,我爹那里,您都派人去送信了吗?”
    尽管师父他老人家定然会派下人去看榜,但绥平伯府该尽的礼数还是要尽的。
    “去了去了。”朱氏点头道,“这哪能忘呢?”
    在朱氏的认知里,赵如熙能有今天,一大半是康时霖的功劳,否则皇上怎么可能点她为状元?她是怎么都想像不出自家闺女的才华能傲视群雄。
    说完这话,她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对赵如熙道:“你要不要亲自去给你师父说一声?”
    赵如熙一心想要外放,所以原就托了康时霖进宫跟皇上说,直接放弃了一甲进士。
    现在皇上却点了赵如熙为状元,是什么原因,接下来赵如熙应该如何安排,朱氏觉得,这些都得让康时霖进宫去打听一下。
    赵如熙点点头,站了起来:“我去康府一趟。”
    要不是顾忌别人说闲话,说她考上了状元不想着第一时间回府告之亲人,而跑去抱康时霖的大腿,她直接就去康府了。
    说好的二甲,结果皇上不按常理出牌,打了她一个措手不及,她急着去跟师父商量对策。
    其实她一直有一个没跟任何人说的心思。
    她不能当状元,不能进一甲。除了想外放的原因之外,是因为她不想进翰林院做庶吉士。
    翰林院,就是皇上的秘书机构,办公的地点就在宫内。
    新科一甲进士要在新一届进士出来前,跟着承旨官一起给皇上拟圣旨,写文件,做一些皇上吩咐要做的文秘工作。
    他们会在这些工作中了解整个大晋的情况,统观全局,培养大局观和处事、办公能力,也培养与皇帝的感情。
    等他们外放或去各部做官后,因为这样的经历,他们比其他官员的能力更强,更能清楚地知道哪些是皇上喜欢的,哪些是皇上不喜欢的。会从外围辅助皇上完成他的一些布局。
    这些人,是皇帝和朝廷重点培养的对象,也是升官最快的一群人。
    所以做一甲进士,成为翰林院的庶吉士,是所有科举考试的考生的心愿,唯独不是赵如熙的。
    身为一个未婚年轻女子,容貌上也出众,她整天出入皇宫,呆在皇帝身边。不说这会让萧令衍处境尴尬,百官和那些思想龌龊的男人多想,影响她的名声,也会引起后宫那些妃子的嫉妒,从而暗地里对她下毒手。她更不敢保证皇上萧圪会不会对她起心思,从而直接一个圣旨,召她入宫,封她为妃。
    她从来不去赌人性,所以这个翰林院她是无论如何是不会进的。
    因此她得在新晋进士派官名单出来前,让师父想想办法。
    第625章 担忧
    她换了一身衣服,乘着马车去了康府。
    康时霖也才从外面回来。
    这么风光的时刻,他老人家才不会坐在家里闷着呢。刚才借着去看夸官的功夫,他坐在茶楼里,好好地接受了一通奉承和吹捧,所以在外面呆这么久才回家。
    听得赵如熙来,他还笑道:“这孩子,这时候是过来给我报喜么?”
    康安凑趣道:“赵姑娘不光争气,让您老人家赚足了面子,还这么孝顺,有什么事总是第一个想着您老。”
    逗得康时霖“哈哈”大笑起来。
    这时,赵如熙跟着下人进来了。
    “师父。”她唤了一声。
    康时霖跟小徒弟相处了两年,平时这孩子总是笑嘻嘻的,从来一副成竹成胸的样子。可现在面上虽然带笑,眼里却带着焦虑,他的心顿时提了起来。
    他站起身道:“走,去书房里说。”
    康安见状,把其他下人遣了出去,只他一人留在书房里;跟着赵如熙进来的青枫没得到姑娘的吩咐,杵在那里没动。
    康时霖虽已六、七十岁,但他也很注重相处的分寸。不管有什么机密之事,他跟赵如熙说话时,总留康安和青枫在内,以免别人嚼赵如熙的舌根。
    “怎么了?”一坐下,康时霖就道,“发生了什么事?是不是又有人看你中了状元不满,使阴招来对付你了?”
    “师父……”赵如熙有些难以启齿。
    她虽是康时霖的徒弟,但只跟康时霖相处不到两年。而萧圪却跟康时霖相处了半辈子,两人的感情亲如父子。
    她要是说出顾虑,岂不在说萧圪会见色起意,怀疑他的人品?师父会如何看她?
    赵如熙的性格极为大气,有什么事向来都是大大方方说出来,从来不像现在这般,吞吞吐吐,忸忸怩怩,一张白白嫩嫩的小脸都皱成了一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