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女学霸在古代 > 第218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18节

    赵如熙参加科举考试虽是为自己,却也是为书院的荣耀。尚德长公主作为书院的名誉山长,在这种情况下,不应该护着她吗?
    所以借着尚德长公主的权势,把这些麻烦挡之门外,很是应该。
    平阳郡主收买梅中君来败坏赵如熙和康时霖的名声,尚德长公主之后也查到了,当时她就气得要死,心里对赵如熙师徒很是愧疚。
    相比起名声和惹出的这大麻烦来,她送的那个小庄子算得了什么?
    因此接到康时霖的信,她表现得就十分积极,本不想去参加的宴会,她都去了。
    在宴会上,她话里话外都透露对赵如熙的欣赏,恨不得把她认做自己的干女儿一般。还放话说,谁要欺负赵如熙,就等同于欺负她。又夸赵如熙聪明,女子书院年考时考了第一,她打算让赵如熙在科考时考个好名次,给北宁女子书院争争光,让大家不要去打扰赵如熙。
    尚德长公主再如何也是皇上唯一的亲妹妹,她真要较起真来,便是皇上都让她两分。
    因此她这一放话,递到绥平伯府门的请柬少了很多,少数递过来的,也是客客气气的,被拒绝了也表示理解。
    与之相反的,是表达仰慕她的绘画才能的帖子多了起来。这个不用花时间去交际,只需要回个帖子就可以了。
    回帖赵如熙是不可能亲自写的,于是来跟赵如熙学习的赵靖立和赵靖泰兄弟俩,就多了一个帮写回帖的活计。
    京城里最不缺的就是人精子。许多人跟卫国公府老夫人一样,眼光毒辣,看得也远。
    赵如熙以素描获得大理寺承认,让皇上下旨承办绘画培训班的时候,也传过有才的名声。
    但那种画法不被主流承认,大家觉得她这个才能,也只是因为画法新奇、正好合了大理寺的意而已。等那些官吏学会这种画法,赵如熙就会沉寂下去,掀不起什么大浪。
    就算办培训班挣了些钱,但对于真正有底蕴的世家大族来说,那点钱根本不算什么,还不如他们买个古董玩意儿来的钱多。
    因此当时虽有人说绥平伯府的五姑娘不错,却也只是夸夸,并不觉得她真有大才。即便有上门来求亲的,档次也不算高。
    可这次绘画比赛中,大家不光发现拍卖会上那二万五千两无名氏的画就是赵如熙画的,还在展览中亲眼看到了她的画。
    人都说字如其人,画更能让人直观地感受绘画者的心胸、眼界。
    如果胸中没有大丘壑,是画不出这样的画来的。
    这时候,京中的权贵才真正正视起赵如熙的绘画才能和她这个人来。
    就跟萧圪与彭国安一样,许多人因为她的画,欣赏起她这个人来,从而想把这样的人扒拉到自家来,成为儿媳妇或孙媳妇。
    这样的奇女子,不光能给家里带来钱财与荣耀,更能带来人脉——
    多少人喜欢赵如熙的画啊。有达官贵人上门求画,送他一幅画,就是结交一份人情。而自家想求人办事,不用别的,只需送上一幅赵如熙的画,人家没准就能把事情办得妥妥当当的。
    没看尚德长公主、康时霖这样的人,都自觉成为了她的靠山吗?这全都是因为她的才能。
    一个女子有这份才能,可以为对家族做出很大的贡献、比许多男子都强了。
    更何况,她还可以教家中的晚辈画画。只有能学得她的几分本事,也不愁在朝廷里混不到一个好差事。
    所以娶这样的女子做儿媳妇、孙媳妇,真是半点都不亏。
    所以继彭家这门亲事后,来求亲的人络绎不绝。
    不说别的,便是卫国公府也托人带话,想替卫国公夫人嫡出的、比赵如熙还小一岁的三儿子求娶赵如熙——除此之外,卫国公府实在找不出适龄的男丁了。庶出的倒有,但一旦提亲,这是看底了赵如熙,就不是结亲,而结怨了。
    这情况让老夫人和赵元勋、朱氏又喜又愁。
    “十六岁之前,我不会考虑婚事。”赵如熙也被朱氏一遍遍地来问弄得不胜其扰,“娘您也看到了,我不愁嫁。到时候我必然会为自己挑一门好亲事。我的眼光您还不放心吗?”
    朱氏只得把赵如熙的话跟老夫人和赵元勋转述了。
    赵元勋道:“那就听她的吧。”
    再深的道理,赵如熙都跟他们说过了。道理他们也不是不懂。
    只是看着这一门门以前求而不得的好亲事送上门来,他们才会心动,觉得拒绝了真是太可惜了。
    谁知道过了这个村,还有没有这店呢?
    而赵如熙太有主见,是他们劝服不了的。所以只能选择相信她了。
    绥平伯府的长辈不着急了,可有人却坐不住了。
    这日,青枫匆匆进门,把其他人都遣了出去,悄悄对赵如熙道:“姑娘,奴婢早上醒来,就看到枕边放着一封信。”说着,把信给了赵如熙。
    第455章 干卿底事?
    赵如熙看她这样,就知道应该萧令衍派人送信来的。
    以前她跟青枫整日乘着马车在北宁转悠,萧令衍的下属很容易把信塞到青枫手里。
    现在她窝在府里哪儿也不去,萧令衍想要传信给她,也就只能使这一招了。
    她打开信封一看,果然是一封德文信。
    萧令衍在信里提出想见她一面,见面的地点是城南一处隐蔽的院子。
    赵如熙的眉头皱了起来。
    这家伙,能有什么重要事要谈?
    现在接近年关,进京述职的、从外地回京过年的人不少;京城里的人家也要外出采买年货。总之外头街上的人比平时多了一倍不止。
    别人觉得这是热闹,可在赵如熙看来,是人多且乱。街上的小偷、拐子都多了不少。
    她现在又正处在风头上,暗地里还有个平阳郡主恨她入骨,她可不愿意出门。
    她写了一封回信给青枫:“把它放在你房间的桌面上。”
    青枫明显瑟缩了一下,想来对有人半夜出现在她房里的事很不开心。
    赵如熙笑了一下:“我已将这件事跟对方说了,让他们下一次换到书房去取信。你把信放在桌上后,先到我房里软榻上凑合一下。要是今晚那边把信取走,你明晚就可以回房睡了。”
    世家小姐,晚上房里都有丫鬟值夜,丫鬟一般都会睡在床榻上,以防主子晚上有什么需要,好起身侍候。
    赵如熙骨子里是现代人,不习惯人侍候,也注重隐私空间,自然不需要丫鬟值夜。
    她的卧室和书房都是她亲手布置的,卧室里除了床,还有一张软榻,是她平时当沙发用的。
    青枫不回自己房间歇息,不好跟其他人解释原因,倒不如在赵如熙房里凑合一夜。
    青枫犹豫了一下,还是同意了赵如熙的提议。
    第二天,赵如熙的回信就被放在了萧令衍的案头上。
    萧令衍因未成亲,不能在外面开府,仍住在皇宫里。他的属下武功虽高,能出入绥平伯府而神不知鬼不觉,但皇宫里高手无数,他可不敢进出皇宫,所以昨晚没敢进宫,直到今日等着萧令衍下了朝后才把信递给他。
    萧令衍正打算换身衣服去跟赵如熙见面呢,看了信后不由苦笑一下。
    赵如熙说不安全,如没必要,在她回北宁之前都不用再见面了。有什么事可以信上说。
    萧令衍叹了口气,将身子往后一靠,望着屋顶上的藻井发呆。
    他想说的话,是能在信里说得清楚的么?
    人都说不是冤家不聚头。他上辈子跟赵如熙就是冤家,一见面就斗个不停。可不知从何时起,他就喜欢上了这个冤家。
    好不容易托了人,让赵如熙的小姨张罗着创造机会让他们相亲,他好挑破这层窗户纸,让两人的相处模式由冤家转为恋人。
    谁知道刚一见面,他脸上真挚的笑容还没来得及展开呢,赵如熙扭头就走,还把他一起带到这古代来了,还是一本该死的狗屁甜宠文。
    好在到了这里,两人仍然年貌相当。只是炮灰结局实在是不宜谈情说爱,他才把心思给隐藏了下来。
    本以为可以先改变命运,再慢慢来诉说衷肠,谁知道赵如熙一个十四岁初中生的年纪,怎么就能招惹那么多的烂桃花呢?对于一个未成年,他们怎么下得了手?
    虽说他深知赵如熙上辈子年近三十仍不想谈恋爱结婚,这辈子更不会在未成年的时候就把自己嫁给一个陌生人。但他这危机感还是怎么都挥之不去怎么办?
    等他们兄弟俩夺了权坐上了最高的位置,他一定要普及九年教育,规定女子二十、男子二十二才可以结婚!
    胡思乱想了一会儿,他终于还是认命地摊开信纸,把他想说的写了出来。
    当然,他不敢表露自己的狼子野心,生怕连跟赵如熙通信见面的机会都没有。
    他只是给她分析了在古代嫁人的利弊,什么婆媳关系、纳妾问题、一入侯门深似海什么的,就差没在后面加一句“从此萧郎是路人”这句闻者伤心、见者流泪的话了。
    反正他没明说,但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深意,就很令人深思了。
    这封信写好,他就唤了属下来道:“这封信,最好白天就送去。我想要今天就能收到回信。”
    这个要求虽然过份了些,但武功高强的属下表示没问题。
    绥平伯府的守卫,在他们这些高手眼里,几乎就等于没有守卫。
    青枫昨晚在赵如熙屋里睡,着实没怎么睡好。当了半日的值,赵如熙让她去歇息,她便回了房。
    她刚进屋子,才把门给关上,后面窗户忽然被敲响。
    她闻声望去,顿时吓了一跳,只见一个面容清秀的男人站在那里,手上还举着一封信。
    那男人不待她反应过来,把信往窗前的桌子上一放,抽身便不见了。
    青枫捂着胸口喘了两口气,走到窗前把信塞到怀里,转身又出了门。
    刚才那男青年,当初在大理寺的时候她就见过,似乎名叫王通。后来他屡次在北宁的各种地方塞信给她。她对他已很熟悉了。
    只她实在没想到这人这么大胆,青天白日之下,竟然跑到姑娘的院子里来给她送信。
    跟青枫、点绛这组轮值的是袁嬷嬷和倚翠。
    这时候见青枫去而复返,袁嬷嬷笑道:“怎么了?姑娘不是让你去歇息吗?”
    青枫朝她笑笑,没有说话,转头对赵如熙道:“姑娘,奴婢有事在单独跟您禀报。”
    赵如熙看她的神情,便知萧令衍又出幺蛾子了。
    她转头吩咐袁嬷嬷两人:“你们先下去。”待两人离开,她问道,“怎么了?”
    青枫从怀里把那封信掏出来,递给了赵如熙。
    赵如熙接过,皱眉问道:“怎么送来的?”
    青枫把刚才的情形说了,赵如熙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抽出信来看了一会儿,她拧眉想了想,忽然笑了起来,提笔回了一句话,直接用刚才那个信封装起来,递给青枫:“去吧,就放在窗台上,你不用回避,直接看着他拿走。”
    青枫领命而去。
    等萧令衍拿到回信,打开看时,上面只有四个字:“干卿底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