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女学霸在古代 > 第140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40节

    进了书房的傅云开却没有笑,他坐到书桌前,心里涌上一股烦躁。
    贺夫人莫名其妙带着女儿忽然住到他们侯府来,母亲还高兴得很,话里话外都说贺姑娘比赵五姑娘强太多。
    那晚从镇南王府回来,母亲就一直说那位赵五姑娘是个眼高于顶、不懂礼貌的女人,要是嫁进平南侯府,定然不把她这个婆婆放在眼里。说如果他要坚持娶那女人,她就死给他看。
    说实话,傅云开有时候很嫌弃母亲的浅薄粗俗,但这终是生他养他的母亲。即便娶了妻,他可以给妻子管家权。但要是妻子不尊敬不孝顺婆婆,他也定然是不高兴的。
    当年平南侯傅大勇官做大了,也不是没有嫌弃过何氏。进了京后,何氏在不少场合出丑,让傅大勇在外面没脸见人,他曾想过要休妻。
    十二岁的傅云开当时就放了狠话,说如果父亲要休妻,那他就带着母亲和弟弟分出去另立门户。傅大勇才歇了休妻的心思。
    现在母亲用这话来要挟他,傅云开明白,赵五姑娘娶回来,家里定然也是鸡飞狗跳的。他现在有些动摇,是不是应该后退一步,另选他人。
    可看到贺姑娘,他就想起了赵五姑娘。他觉得要是他真跟眼前的贺姑娘成亲,三年五载他都不想回家。不是这位姑娘不好,而是她不是他喜欢的姑娘。
    傅云开头疼地揉揉眉心,再一次感慨:我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位母亲?
    这个念头一起,他忽然就站了起来,心绪一下明朗了。
    当年父亲是做了校尉后才娶的亲,又因长得不错,边关的姑娘可以说是任他挑选。最后他挑了母亲。无他,母亲何氏在边关那些姑娘里长相最出挑。
    可父亲光想着挑好看的,却没想过要挑一个有脑子的。
    现在自己如果凑合着娶一个不聪明的女人,他以后的儿子怕是也要埋怨他;而他自己,恐怕也要经历父亲的痛苦。
    所以,他还是想娶赵五姑娘。
    第299章 当面相求
    “长安。”他唤道。
    待长安进行,他道:“你去跟夫人说,让她把贺家母女送走。然后让她准备提亲的东西,我要去绥平伯府提亲。如果她反对,我会在成亲后搬出去另立门户,她以后就跟二公子过。我会跟父亲一样,逢年过节捎些东西回来,人就不回这个府了。”
    “是。”长安答应一声,出去了。
    大概过了一顿饭的功夫,他回来了,道:“夫人已将贺家母女送走了,正在张罗您提亲的事。”
    “嗯?怎么回事?”傅云开疑惑地看向长安。
    他母亲的性子,他是了解的。他以此为威胁,母亲定然还要大闹一场,绝不会就这么轻易就范的。
    长安有些为难,但还是道:“侯爷的信刚刚到了。小人听夫人房里的丫鬟说,侯爷在信中说,如果夫人不同意您跟赵五姑娘的亲事,就把她给休了。”
    这种话,本不是他一个小厮能说的。可主子问到,他又不能不说。
    傅云开释然。
    原先经管家提醒,他当即就写了信去边关。他的亲事,母亲答不答应不作数,父亲的态度才是至关重要的。
    而他相信,只要他把理由说出来,父亲是一定会同意他娶绥平伯府姑娘的。
    一方面父亲深受母亲之累,深知娶一个不聪明的女人的痛苦;另一方面,父亲并不想成为皇帝手中的一把刀,一把杀向世家和文官的刀。一旦冲突厉害,当皇上顶不住世家和文官们的压力时,父亲就要被牺牲掉。
    他想自保,就需要向世家和文官释放善意。为了妻儿计,他宁愿不做这个“最受皇上宠爱”的武侯,宁愿被皇上撤职,也不愿意脖子架着一把刀。
    而赵五姑娘可谓是解傅家这个局的最佳人选。
    所以,无论于公还是于私,父亲都没道理反对他挑选的这门亲事。
    这段时间他按兵不动,只是攻略赵元勋,就是一直在等父亲的回信。他知道,母亲的态度不足虑,只要父亲同意,母亲根本不敢对这门亲事再说什么。现在果不其然。
    想来父亲看到信后也是对这门亲事大为赞赏,派人快马加鞭,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送了信来吧?
    这么想着,他精神大振,刚才的疲惫、心烦一扫而空。
    他站了起来,道:“你去叫管事,让他把京城最好的官媒找来,我要去绥平伯府……”
    话还没说完,他想起管家的忠告,又改了口:“不,你让他去酒楼订个座儿,再送份帖子去绥平伯府,我要请绥平伯喝酒。”
    他还是别鲁莽,先口头上向赵元勋提一提亲事,再让官媒上门求亲吧,这样比较稳妥。
    处理了一会儿事务,他看看时间差不多了,便起身出了外书房。
    管家早已在外面等着了:“世子,帖子已送到,绥平伯说他会按时到。”
    傅云开看看时辰差不多了,一面回后院换衣服,一面问管家:“二公子这几日如何了?他还偷偷跟赵六姑娘通信?”
    “躺在床上养伤时通了两封信,可能赵六姑娘在信里劝了什么,二公子倒是安心下来,没往外折腾。这两日伤好了,听了您的吩咐,他也没再阳奉阴违,老老实实跟着秦四爷操练。”管家道。
    他看得出,自打世子爷看上那赵五姑娘后,对于二公子和赵六姑娘的亲事也没那么反感了。
    他也觉得,要是绥平伯府姐妹俩一起嫁进来,倒是个好事。
    要不然,摊着夫人那个不靠谱又偏心的性子,二位公子成亲后,她为了树立婆婆的威信,抢夺府里的话语权和管家权,定然会挑起大奶奶跟二奶奶之间的矛盾。到时候侯府里鸡飞狗跳,侯爷和世子爷在边关都不安心。
    那位赵六姑娘不过是赵家养女,她如果想依靠赵家这个娘家,就必然不敢跟姐姐对着干。可以说,赵五姑娘天生就能压制赵六姑娘。这样内宅就斗不起来了。这是绝佳的二奶奶人选。
    想着这个,管家问道:“世子爷,您跟绥平伯爷提亲事的时候,要不要也提一提二公子娶赵六姑娘的事?”
    傅云开一摆手:“先把我这门亲事订下再说,别节外生枝。”
    他旋即自嘲一笑:“我要向赵五姑娘提亲,夫人知道我不听她的,父亲又同意了,她只能认命。但她是绝对不会同意二公子娶赵六姑娘的。我要是跟二公子一起提亲,夫人没准搅和得我这门亲事也不成。”
    管家悚然一惊,点头道:“还是世子爷想的周到。是小人想岔了。反正二公子年纪不大,等大奶奶进了门,再议他的亲事也不迟。”
    傅云开颔首:“就是这个理儿。”
    他换了衣服,拿了两瓶好酒,乘马车去了他跟赵元勋惯常去的那家酒楼。
    他是晚辈,又打算向绥平伯府提亲,因此特意早到了一点,让长安在门口守着。赵元勋一到,他便迎到楼梯口,两人一同进了包间。
    酒过三巡,他才开口道:“伯父想来也知道,我在京中呆这么久,是为了亲事。我原来那桩亲事,是家母订的,我跟原来的未婚妻都没怎么见过面。她溘然病逝,我虽对她没什么印象,却也为她守了半年,这才打算议亲。”
    赵元勋听到这话,看着面前这英挺精神的小伙子,蓦地眼睛一亮。
    妻子虽说答应亲事由女儿自己作主,但还是暗中在打听观察京中适婚男子。孩子可以任性,他们作父母的,爱之深,总要为之计深远。京中适婚的好男儿就这么些,被人早早挑走了,剩下的歪瓜劣枣,可不就委曲了女儿?所以也一再叮嘱他留意着。
    眼前这个不是挺合适吗?
    他砰然心动。
    傅云开并不知道赵元勋跟他想到一块儿去了,给赵元勋斟满酒杯,又继续道:“上次因为舍弟不懂事,抢了令爱的田庄,我去大理寺跟张大人和吴大人解释的时候,特意等了赵五姑娘出来,跟她道歉,见过令爱一面。”
    第300章 我欲娶之
    他站了起来,对赵元勋深深一揖:“赵五姑娘风姿卓然,才华横溢,贞洁淑德,令我心生向往。我欲求娶之,特写信征求父亲意见,父亲对伯父之为人亦甚敬重,今日来信应允了此事。故云开今日冒然前来,恳请伯父把令爱赵五姑娘交付于我,我必以命待之。”
    幸福来得这么快,让赵元勋本就喝了点酒的头有点晕。
    好一会儿,他才反应过来,将一直弯着腰的傅云开扶了起来。
    “伯父?”傅云开期盼地望着赵元勋。
    赵元勋张了张嘴,有一种冲动把亲事答应下来。他觉得错过了一门亲事,他再也帮女儿寻不到更好的亲事了。
    可理智却硬生生地把他的话拦在了嘴边。
    女儿的话犹在耳边。她说不想议亲,她说她也能像男儿一样干一番事业,她不想就这样囿于后宅,泯灭于油盐酱醋的琐碎里。她说如果他们不答应,她就搬出去。
    “贤侄,这事我现在还不能答应你。我母亲犹为疼爱熙姐儿,我需回家跟她老人家商议商议。”他把老夫人搬出来当挡箭牌。
    傅云开虽然有些失望,却也能理解。
    “应该的。”他点头,又两眸晶亮地望着赵元勋,“那您看我要不要亲自去向她老人家恳求,也让她老人家见见我?”
    赵元勋心里一动。
    如果没亲眼见着傅云开,不说老夫人,只说朱氏,她是绝对不放心就这样把女儿的亲事给定下来的。倒不如趁此机会让他们见一见,也让熙姐儿再见见傅云开。
    想想现在正是晚饭时分,赵如熙应该从北宁回来了,他提议道:“那要不……现在就去?也别提什么亲事,你只说我喝了酒,不放心我,要送我回家,顺便拜见一下老夫人和夫人。”
    傅云开大喜,深觉自己的岳丈攻略做得极为正确。
    “还请伯父稍等。”
    他转头让长安叫伙计进来,要了两碗酽酽的茶水,奉了一碗到赵元勋面前,自己喝了一碗,喝完不算,还把茶叶在嘴里嚼了嚼,觉得酒味已没有了,又去隔壁没人的包房换了身衣服,擦了一把脸,还偷偷让长安帮他重新梳了发髻。
    做完这些,他这才对赵元勋道:“伯父,那咱们走吧。”
    看到傅云开做的这一切,赵元勋越发高兴。
    傅云开正是因为重视这门亲事,才会这么郑重其事。可见他对熙姐儿是真心求娶。
    “走罢。”他站了起来。
    傅云开连忙殷勤地上前扶住他,两人一同下了楼,上了马车,去了绥平伯府。
    此时赵如熙也刚从北宁回来。
    张家自打那日改了契之后,第二天就开始搬家了,陆陆续续地搬了五天,终于把东西都搬完了,今天把钥匙交到了她的手里。
    赵如熙回来之前去看过,发现到处都很干净。显然张家把钥匙交出来前,还让下人把宅子里里外外打扫了一遍。
    她已经吩咐高卫强明日打听哪里有好的泥瓦匠,请了来将屋子都粉刷了一遍,各处的门窗也进行了修缮上漆,有不合意的地方,也一并改了。
    办完这些,她回府跟老夫人和朱氏、赵靖泰吃了饭,正跟他们闲聊呢,就听丫鬟来报,说伯爷喝醉了酒,平南侯世子爷傅小将军送他回来,想顺便拜访一下老夫人和夫人。
    赵如熙提到傅云开的名字,想起萧恪曾经说过的话,一时大感不妙。
    上次萧恪说傅云开会来向她提亲,可隔了这么久没见来;而且上次她在镇南王老王妃寿宴上又得罪了平南侯夫人,赵元勋和朱氏也没在她面前提傅云开,她以为这件事情就算是过去了,便也没放在心上。
    不曾想傅云开竟然登堂入室了。
    老夫人听了极为高兴,对丫鬟吩咐道:“快请。”
    她转过头来,笑眯眯地对赵如熙道,“熙姐儿不是要教你弟弟画画吗?去你院子吧。”
    赵靖泰这段时间经常听父亲提起傅云开,吹嘘他如何如何英勇,小男孩天生崇拜强者,心里早已对这位傅大哥很是好奇。
    这会儿他便央求道:“祖母,就让我在这里呆着吧,我想见见傅大哥。爹爹说他可厉害了。我就坐在这里不说话,不会碍事的。”
    “不行。今天人家第一次登门,而且指名拜访我跟你娘,你们姐弟俩在这里不合礼数,还是先回去吧。下回,下回我叫你爹带你去见他。乖啊,听话。”老夫人哄着赵靖泰。
    赵如熙本还想留在这里,以防来者狼子野心,家里人被人家一忽悠,就答应了亲事。
    听老夫人这样说,她也不好再留下了,只得叫赵靖泰:“走吧。”
    防得了一时,防不了一世。赵元勋和朱氏才答应她给她婚姻自主,现在考验他们的时刻到了。要是他们一口把亲事应下,她会叫他们知道什么叫“叛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