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女学霸在古代 > 第101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01节

    可如果下一本不卖给自己,那这波人流岂不是去别家了?他少赚了钱是小事,眼看着属于自己的买卖成了别人的,心里怕是要难受得慌。
    “要、要不我再给二两银子?”他抬起头来,看向赵如熙。
    赵如熙摇摇头:“如果掌柜的想要下一本,那么我的条件不是要银子,而是要销量。蒋掌柜如果能能在三个月内把书卖到五百册,我妹妹下一本话本定然售予您,而且仍以今天的合作方式。”
    蒋掌柜皱起眉头沉思起来。
    因为书贵,许多人舍不得买话本,宁愿借了别人的去抄。所以他店里销售得最好的话本是八百册,不过那本书他卖了起码半年,才有这样的销量。
    “不行不行,五百册太多。如果时间改为一年,还有可能。三个月卖五百册?姑娘您也太高看我们这行当了。我实话跟你说吧,北宁这些书铺就没谁能在三个月内把一本话本卖到五百册的,一个都没有。”
    “北宁没有,那京城呢?”赵如熙问道。
    蒋掌柜:“……”
    京城那些夫人、贵女可是不差钱的。三个月内把这样一本话本卖到五百册,还真有可能。
    可他这店铺是在北宁又不是在京城……
    “蒋掌柜您也别为难了,就这么签吧。”赵如熙见他摇头,就知道他没魄力,便不想再拖时间了。
    她们午歇的时间实在有限,可不能这样浪费。
    见蒋掌柜还在纠结,她又劝道:“你先试一本,试一本再说。要是这本火了,您下本再跟我们加这一条就可以了嘛。”
    蒋掌柜眼睛一亮:“对对对,就这么办。”飞快地在契书上签字按手印。
    签好契书,赵如熙和许雪留下话本,就告辞离开了。
    上了马车,许雪问道:“姐,用你这个方法的话,咱们能赚更多钱吗?”
    在赵如熙写契约的时候,她用自己的算学知识算了一笔账,发现她自己完全没办法理解赵如熙的合作方式。
    话本需要卖出三百本,她才能收入六两银子。但卖出三百本是相当的困难。想要达到目的,恐怕得需要一年时间,一年时间可能都还不够。没准卖了一小段时间后,就没人来买她这话本了。
    更何况,看掌柜那样子,即便她们把价钱提到八两、十两也是可以的。二十两是不可能的了。
    这在许雪看来,赵如熙采用的完全是弊大利小的一个合作方式。
    可姐姐在她心里是十分厉害的,比她爹娘还要厉害,绝对是不可能做赔本买卖的。所以这种合作方式绝对有她没有想到的地方。
    “咱们这是长远利益。”赵如熙认真地跟她分析,“你用这个笔名写第一本话本的时候,可能售出的话本册数少。毕竟你还没有名气,喜欢看话本的人不知道有你这么号人。但等他们看了第一本,感觉你写得很好之后,不用等书铺的伙计推荐,他们就会主动跑来问,有没有你写的新书。”
    第219章 美好蓝图
    许雪一听到这话,眼眸瞬间亮得能发光:“真的会有吗?他们会喜欢到来寻我的新书吗?”
    “会的,一定会。”赵如熙道,“你写得这么好,怎么会没有呢?也许最开始的时候这样的人少,可等你一本比一本写得好时,这样的人自然就多了。”
    许雪已经被赵如熙勾画的美好蓝图激励得浑身热血沸腾,摩拳擦掌恨不得现在就回去再写一本话本了。
    “你越写越好,名气也越来越大,有人看到你后面的书感觉很喜欢,就会来寻你第一、第二本话本来看。也就是说,你后面每写一本话本,就会给前面的书带一波销量,这样长期的收入,绝对比六两甚至二十两银子的收益要多。”
    许雪原先眼睛只盯着这本书收获的几两银子的稿酬。可经过赵如熙的分析,她觉得展现在她眼前的是人生规划的一条光明大道和广阔前景。只要她好好写,努力写,她就能依靠写书的收益,养活自己,回馈家人。也无需担忧以后出了嫁在婆家受气。
    村里的小姐妹不少,那些人出嫁前和出嫁后的境遇,她都看在眼里的。
    多少女人,被婆婆虐待被丈夫殴打都忍气吞声,就是因为她们离开了婆家也无处可去,更没有养活自己的本事。可那些绣活好,能赚钱的女人是不一样的。婆家人看在她能赚钱的份上,就不敢随意打骂她。娘家有钱有势亦是如此。
    现在她能赚钱,以后不管她嫁到什么样的人家,她都不必受别人的气。大不了她和离出来,自己养活自己。
    赵如熙看许雪斗志昂扬,跟打了鸡血一般,就知道自己这招用对了。
    跟书铺签的合约,不在于多赚几两银子,而在于对许雪是不是起到了激励作用。
    “另外还有件事……”赵如熙把赵元勋和朱氏给许崇文找学堂,以及出租宅子的事告诉了许雪。
    “这事你回去跟叔叔婶婶商量一下。”赵如熙说着,又拿出一张帖子,“旬休日,我爹娘邀请你们一家去吃饭。到时候,叔叔婶婶对学堂和宅子是个什么想法,可以直接告诉我爹娘。我娘说了,请你们去吃饭,是我祖母、爹娘想跟叔叔婶婶表达谢意,另一个也是想让你们认个门,以后当正经亲戚来走动,所以随意就好。另外你们也可以去看看族学以及出租的宅子。”
    许雪听说绥平伯府能给哥哥找私塾,又兴奋又有些不安。不过这事不是她能作主的,便只答应了下来,说回去一定会转告爹娘。
    把许雪送到书院门口,看着她进了书院,赵如熙就乘马车去了昨晚去的康时霖的那处宅子。
    “姑娘您来了?”宋妈妈估摸着赵如熙快来了,就在门房等着。见她进来,连忙迎了上来。
    “我师父他在吗?”
    “在呢。不光先生在里面,昨日学画画的也来了不少。”宋妈妈把几个人的名字都报了一遍。
    除了龚城这几个在衙门里办差的,其他没事的都来了。
    没听到吴宗的名字,赵如熙也没感觉奇怪。
    虽说吴宗说他为了学画画,特意跟衙门请了假。但大理寺这种地方,可不是一般的衙门,说请假就能请假。有了案子,需要吴宗配合的,他便是半夜都得去,更不用说正常上衙时间了。
    几人进去,赵如熙就看到昨日画画的敞轩里,大家都对着圆锥体正认真地画着画。院子里除了麻雀在枝头偶尔发出的声音,十分安静。
    她走过去,看大家画的画。
    “您这个……不是这样的。”看到眼前的这位老先生的画,她笑着出声道。
    这里来学画的大多是年轻人,二、三十岁年纪。像龚城那样上四十的唯有他一人。除此之外,就只有康时霖和眼前这位老先生了。
    这位老先生叫周文柏。康时霖昨日急着学画画,根本就没介绍些人的身份,只是一溜儿地说了一下他们的名字,就催着赵如熙示范画画了。
    所以周文柏老先生是什么身份,赵如熙并不知道。她对这位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对于立体绘画的接受度比其他人都差。
    别看康时霖六十几、差不多七十岁的年纪了,可接受新鲜事物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赵如熙介绍圆锥体的立体形象、并作了示范后,康时霖立刻就能画得像模像样。
    倒是周文柏老先生比康时霖年轻十来岁,大概五十来岁的样子。可他一落笔,就仍是国画的画法,拿着炭笔的手也很别扭。赵如熙稍不注意,他便又变成了拿毛笔的模样,纠正了几次都没效,让赵如如熙头疼不已。
    康时霖没介绍身份,但心思极通透的赵如熙可知道在场的任何一个都是身世不凡的。
    画画这行当,所需要的纸、笔、颜料、写生时的各项花费都是很大的,即便在现代,想要在画画上学有所成,都需要极高的花费,一般工薪家庭都不大供得起,更遑论纸、笔成本高得离谱的古代了。
    所以在场的人,即便不都是世家子,也绝对是富贵人家出身。而且这些人也绝对是在绘画领域有所成就的,才能入得了康时霖老先生的眼,被他接纳到这个绘画学习班来。
    所以赵如熙对这些人的态度不光好,而且十分恭敬,即便眼前这位老先生颇有一种怎么教都教不变的架式,她依然十分好脾气地纠正他。
    而且为了照拂这位老先生的面子,即便看到他做得不对,她也没特意去点破,纠正指导老先生的频率,跟其他人差不多,提醒时也极尽量委婉,就怕这位老先生被落了面子,受不了拂袖而去。
    收到她口袋的三千两银子再被退回去,她的心会很痛的。更不用说还有可能因此而得罪大佬,不划算啊不划算。
    当老师当成孙子的,古今中外估计也就只有她一人了,唉!
    她一出声,其他人都发现她来了。不过见她在给周文柏做指导,其他人都十分有涵养地没有说话,便是康时霖也如此。
    等赵如熙走了一圈,把所有的人都指导了一遍,康时霖这才嚷嚷道:“丫头,你再画一幅,给大家做一下示范。”
    “对对。”其他人都附和起来。
    第220章 小师妹好傻好天真
    “好。”赵如熙在一个空画架前站定,夹了一张纸在上面,便开始画起画来,一面画,还一面讲解,把刚才大家犯的毛病都点出来。
    当然,为了照顾大家的面子,她并不会说谁犯这毛病。
    圆锥体和圆柱体都极为简单,画一幅画并不需要多久时间。等赵如熙快要画好的时候,吴宗从外面走了进来,步伐急促。
    “师父。”他走到人群这边,扯了扯康时霖的衣衫,低低唤了一声。
    “别闹。”康时霖反射性地就回了一句。
    这话一出口,他才反应过来,回头看了吴宗一眼,犹豫着看了看正在画画的赵如熙,想了想,不情不愿地挤出人群。
    “怎么样了?”他问道。
    吴宗道:“很多人在盯着,不大容易弄到手。我怕我一开口,张大人就得拒绝。”
    见师父的眉头一下子皱了起来,他连忙又道:“不过现在有个极好的机会,我们近期接了个案子,大人想让师妹帮着画一张画像。只要师妹肯帮这个忙,我们大人一定不好意思拒绝咱们的请求。”
    “危险吗?”康时霖问道。
    吴宗摇摇头:“不危险。那个案子发生在阳州,离京城三千多里。我又正在学画,到时候对外只说这些画像是我画的,不会牵连到小师妹身上。”
    康时霖看了吴宗一眼:“你我也担心。”
    吴宗一张俊脸顿时绽开了一个笑容,嘻皮笑脸地道:“小师妹进了门,我跟师兄们还担心失宠了呢。有师父这句话我们就放心了。”
    康时霖瞪他一眼,旋即抚着胡子想了想,吩咐徒弟道:“我不希望你们因为这些事置于险境,所以这画法还得往外教,最好是你们大理寺派人来学。不过上赶子的不是买卖,还得你们大人主动开口才好。”
    吴宗一听这话,收起了笑容,想了想问道:“到时候还是收三千两一个人?”
    康时霖摇摇头:“这不好,容易被御史弹劾。但咱们也不能不收钱,你小师妹穷着呐。这样吧,打个对折,一千五百两一个人,让各省分别派一人来学,当然两人三人也行,这些钱就让当地衙门出。有了咱们这三千两对比,御史也不好说什么。”
    他又看了三徒弟一眼:“你们大理寺看看要派多少人来。要是人多,咱们就分批。大理寺这些年发卖罪官财产也赚了不少钱,咱们替你们大人花一花,免得他忍不住贪墨铸下大错,顺便让他帮你把一半的束脩给报了。”
    吴宗:“……”
    我们大人听到这话非套您老人家的麻袋不可。
    “那这件事,我就替小师妹接下了?”他问道。
    康时霖点点头:“自然得接下。总得让你们大人看到你师妹的本事,才能同意花钱来学。”
    他又问:“这事什么时候办?”
    “最好现在。”吴宗道,“案子紧,耽误不得。另外魏丘的田庄铺面都是极好的,多少人盯着呢。再晚点就没有了。”
    康时霖没有再说话,直接走到赵如熙这边来,一看赵如熙落了笔,他就叫道:“丫头,过来,我找你有事。”
    大家正有许多问题要问呢,听得康时霖这话,愣是谁也不敢把赵如熙拦下,只得放了她跟着康时霖离开。
    康时霖领着她远离了大家,这才问道:“丫头,你想不想买庄子铺子?”
    赵如熙下意识就点头:“想想想,我太想了。”
    作为一个现代人,可没有存钱的习惯。拿了钱就得去投资啊。她正考虑那两万七千两要怎么花呢。
    “想的话,你跟你三师兄去大理寺帮个忙。”康时霖道。
    “好。”赵如熙点头应下,抬起眼眸看向吴宗,朝他灿然一笑,“师兄。”
    吴宗见小师妹这乖乖巧巧的模样,师父一说就答应,也不先问问什么事,他不由有些操心。
    师妹这么天真这么傻,万一有一天被人骗了可怎么好?别被人卖了还要替人数钱哟。
    他蹙眉道:“你就不问问是什么事?万一有危险呢?你可知道,我们大理寺办的都是大案、要案,全都是出人命的案子。要是有人知道你在帮忙,追杀你怎么办?”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