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女学霸在古代 > 第63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63节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天他收获颇丰。
    许熙进到银楼不久,就又下楼乘了那辆马车离开,陪伴她的除了那位俏丽婢女,还有一个中年男子。
    因着这两天他们密切关注着对门,现如今也知道了这位中年男子是一个掌柜,姓汪。
    汪掌柜领着几个奴仆骑了马,跟着那辆马车出了巷子,不知去了哪里。
    到了下半晌,他们方回来,前后脚进了门,就没有再出来过。
    隔了大约半个多时辰,此时已是傍晚了,黄兴又看到一辆跟许熙坐的那辆一样华丽的马车也停在了店铺门口。
    车帘被拉开,丫鬟婆子从车上下来,转身从车上扶下来一个美妇。那美妇跟丫鬟说了两句话,便进了对面那扇门。
    第142章 辞了
    黄兴一下子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这个美妇可不就是那日来他们店里看首饰,后来把许姑娘画的首饰图买了的那位夫人吗?许姑娘后来说过,她是庆阳县主,出身镇南王府,嫁给了英国公世子。
    之后黄兴也托人打听过,发现许熙说的一点没错。而且这位萧夫人,还是北宁女子书院今年请来的书法先生。
    难道这个店铺是镇南王家的?抑或是英国公家的?
    旋即,他就摇了摇头,坐了下来,嗤笑自己想多了。
    庆阳县主出身镇南王府,又嫁给了英国公世子,即便这个铺面是两府的,也用不着她亲自过来打理。
    从她买首饰图和书院先生身份上来看,她跟那位许姑娘是有交集的。此时没准知道她在此,特意来找她见面商谈事情的。
    这么一想,他就放松了。不过仍坐在窗前没有离开,眼睛紧紧盯着窗外。
    撷宝斋里,汪掌柜正小声地跟萧夫人禀报许熙今天的行程:“……去了作坊,看工匠们雕刻、镶嵌首饰的工艺。说如果不了解清楚,她担心画出来的图,工匠们做不出来。”
    说着,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
    “怎么了?有什么话尽管说。”萧夫人望了一眼关闭的房门。
    许熙正在里面聚精会神地画着首饰图,所以她来了就没打扰许熙,而是事先找汪掌柜问问情况。
    “首饰界的孟举人,不知县主知不知道这个人?”汪掌柜道。
    萧若彤皱着眉头想了半天,终于想起汪掌柜似乎跟她禀报过,说请了个姓孟的举人来画首饰图。
    她摇摇头:“有点印象,但具体不清楚。”
    见萧若彤不甚清楚的样子,汪掌柜便将孟举人的情况又介绍了一遍。
    孟举人的爹就是个首饰工匠,花了大价钱供儿子读书。孟举人人虽然聪明,但不喜欢读书,却喜欢画画,尤其是喜欢画首饰图。
    后来他爹老了,他几次考进士考不中,便放弃举业,干脆专门喜欢画首饰图。因着他是读书人,眼界和想象力比那些首饰工匠们要开阔;又有绘画功底,设计的首饰新颖又有灵气。他便在首饰界渐渐有了名气,甚至已是大师级人物了。
    萧若彤要开银楼,自然不可能指望许熙帮她画首饰图,毕竟许熙身份不同,又在上学。所以汪掌柜特意花重金把这位孟举人给请了来,专门替撷宝斋设计首饰。
    “他怎么了?是不是对许姑娘无礼了?”萧若彤皱眉问道。
    汪掌柜老脸一红,朝萧若彤深深作了一揖:“是小人办事不利。许姑娘的首饰雕刻出来,被孟举人看到了,便问了雕刻的工匠。也不知是谁说是花重金买来的图,每样花了一百两银子,孟举人就不服气了。今日许姑娘过去,孟举人得知那些首饰是许姑娘画的,就出言嘲讽了她几句。等小人跟许姑娘离开时,孟举人就托人说,他画的首饰图得涨价,至少比许姑娘的要高一截。”
    知道萧若彤不清楚行情,他补充道:“孟举人原来就是一百两银子一张首饰图。现在他觉得许姑娘这么个小姑娘都与他比肩,觉得丢了面子,所以要求涨到一百五十两。”
    本来这事,他作为掌柜,自己就能处理了,无需来请示萧若彤。但孟举人得罪了许熙,汪掌柜又知道自家主子对许熙的看重,这才提起此事。
    “辞了他。”萧若彤想都不想就道。
    见汪掌柜有些惊愕,她又重复了一句:“辞了他。咱们银楼又不是少了他不行。”
    汪掌柜只好苦笑。
    他就知道,如果拿这事问县主,得到的必然是这个答案。
    这位含着金汤匙出生、打会走路起就被封为县主的主子,从来没有缺过钱,哪里知道如何做生意?只看她高兴还是不高兴。
    一个小小的举人,就敢给她看重的学生、绥平侯府小姐脸色看,还以此要挟涨价。这在县主看来,是必不能容忍的。
    想起王妃交代的“赚不赚钱无所谓,重要的是让县主开心”的话,他作揖应道:“是,县主。”
    不过旋即他又开心起来,对萧若彤道:“县主,辞了孟举人对咱们还真没多大影响。许姑娘画首饰图那叫一个快。平时傍晚过来,两刻钟就能画一幅完整的制作图。今天一早一晚,又能画几幅出来了。幅幅都是精品。这些都是镶嵌首饰。再加上她原先画的那些,做出来已有差不多二十件新颖首饰,尽够咱们开店时吸引顾客了。”
    萧若彤满意地点点头:“她是真能干。”画出来的首饰图,连她这眼光高的人都挑剔不出毛病来,简直不能再满意了。
    了解完情况,萧若彤也没有去打扰许熙,而是叫人去酒楼订饭菜。待酒楼把饭菜送来,让丫鬟摆上了桌,她这才让小茹去请许熙来吃饭。
    席间,她忽然道:“你的画,在绘画界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听说,宫里的岑贵妃对你的画法很感兴趣,有可能请你进宫里给她画像。”
    “啊?”许熙差点把汤给撒了。
    她放下汤碗,瞪大了眼睛:“康先生他……怎么这样?”
    她以为康先生最多是小范围展示一下,不会引起太大的关注。毕竟那样一幅画有点丑,康先生也不好意思到处给人看,是吧?
    她实在高估了康先生对自己容貌的自信。
    另外,她虽然知道这幅画迟早会被皇家人看到,很有可能会被请进宫里给皇家人画像。但事情连个发展的过程都没有,直接攻本垒,她有点慌怎么办?
    她虽然有美颜整容技能,但万一呢?万一画出来宫里的人不满意,被咔嚓了,她还能在别的世界里重生么?
    她正想召唤系统,就听萧若彤道:“别慌,这只是贵妃娘娘在一次皇家宴会上听说了那画像,开玩笑似的跟我娘她们说的,也许过后就忘了呢?进宫给她们画像,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对,还是别放陌生人进宫好,安全。”许熙连忙点头附和。
    萧若彤不由笑了起来,点着许熙道:“你这丫头。别人求都求不来的好事,你却避之不及。”
    第143章 三千两学费
    许熙讪笑。
    “对了,我的画因为什么引起争议?”她又问。
    萧若彤笑道:“因为你是异类啊,你的画法跟所有人不一样。有些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就得否认你这画法。”
    许熙点点头。
    每一种新鲜事物刚出现时,都会被排斥、批判的。尤其是一些老顽固,固守自己的认知,不愿意接受新事物。偏这些人又掌握着话语权,因此新生事物被排斥的现象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这很正常。
    果然,她刚这么想,萧若彤道:“这些都是老先生。年轻的画师还是很认可你的画法的。有许多人对你的画法感兴趣,希望能跟你学一学呢。”
    许熙摸了摸下巴。
    要不,她办个绘画培训班?
    会这种画法的人多了,其中还有几个学得出色的,那她被捉到宫里当画师的危险不就减少了吗?在现代看多了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宫斗剧,还知道这本最后惨烈的夺嫡之争情节,许熙对皇宫避之不及。
    虽说现在这个皇帝不是暴虐滥杀之人,她也可以开美颜滤镜和整容效果,但她还是不愿意提着脑袋去当磕头虫。
    宫里画师,在有些人来说或许是荣耀,但她还真不需要。
    “如果有人问起,你说我可以教。也无需师徒名份,只需交钱就行。”她道。
    想了想,她把价码标出来:“就三千两银子一个人吧。我在县里租个宅子,每日傍晚教半个时辰;旬休日一整天,连续教两个月。画画的人都知道,学画是需要天赋的。收了钱,我尽心教,但学成什么样我就不敢保证了。”
    这时代的银子购买力扛扛的。三千两银子,能在京城比较好的街区买一个二进院落了。一般的人家,还真不一定能轻易拿出三千两银子来。
    但许熙觉得,如果她放出话去要帮人画像,像萧夫人这样不差钱的贵族夫人、小姐,二百两银子一幅的画像,估计她们都不带犹豫的。毕竟这年代又没有相机,年轻漂亮的夫人、小姐想把自己的美丽容颜凝固在时光里,就唯有让人给画像了。
    长得跟康先生一样的人可能比较喜欢抽象一点的画法,比如中国画里的人物画;但年轻漂亮的女子,自然是喜欢写实画法的。
    因此,这个画像市场的钱景如此广阔,花三千两银子学会之后,想要把成本赚回来绝非难事。三千两银子的学费,真不算多。
    太廉价了,会让人看不起这种画法;来学画的人多了,她也累啊,麻烦事还不少。
    想一想如果有十个人愿意来学画,她就能收入三万两银子。以她这段时间了解的物价,三万两银子能买一处像绥平侯府那么大的宅院了,她马上就能实现当出租婆的愿望。
    当然,有了钱她不可能傻到真买那么大的宅子,显眼不说还租不出去。她只是这么一比喻。有了这笔钱她绝对去买十来个铺面,想想每个月收回来的租金,简直不要太爽。
    怕萧若彤多想,她又道:“银楼这边,我现在也把工匠的手艺水平和原料都了解过了,傍晚不必再过来。中午我在书院里就可以画。”
    萧若彤挥挥手,表示不在意银楼的事,欣喜道:“你能不要师徒名份,那这事绝对没问题。”
    这时代师徒关系是很严格的,“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可不是说说而已。
    每年逢年过节要送礼就算了,能拿得出三千两银子的人不差这点钱;但一个大男人,走到哪里遇上许熙,都要在这么个小丫头面前执弟子礼,大家可丢不起这个人。
    萧若彤又替许熙觉得可惜:“但教别人却没有师徒名份,你太吃亏了。”
    新画法啊,而且是与传统画法完全是两个体系的新画法,三千两银子就奉送出去了,这在从小到大视金钱如粪土的萧若彤眼里,简直太不划算了。
    “咱们大晋自古到今,有多少能人异士的本事都在敝帚自珍中失传了。他们如果能广招门徒,其本事哪还能失传?我这样,也只希望能把这种画法传扬出去,不求其他。”
    许熙这话说的大义凛然,顿时把单纯的萧若彤感动的不行。
    “好,我第一个报名。”她道。
    许熙愕然:“夫子,您也想学?”
    萧若彤点点头:“书画不分家,其实我也很喜欢画画。只是打小我师父要求甚严,让我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书法上,不允许我多画,我也就没花太多精力在绘画上。现在我在书法上小有所成,我师父管我也没管得这么严了。我看你这画法很有趣,便也想学一学。”
    “可、可你是我先生呢。”许熙结结巴巴地道。
    “这有什么?”萧若彤一摆手,“对我们这些痴迷于书画的人来说,谁有本事,就跟谁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说着她眨了眨眼:“其实你们康夫子早就想跟你学了。只是担心你不愿意教,却碍于师生名份又不好拒绝,这才不好意思开口。”
    她又正色道:“不过说好了啊,我跟你康夫子要学,三千两银子你可得收,否则我们就不好意思学了。”
    她知道了许熙的身份和遭遇后,对她就十分同情。
    萧若彤并不知道许熙在绥平侯府的具体情况。只知道她是最近才被接回侯府的,又是庶房的女儿,想来并不受老夫人和侯夫人的待见。如今又要出来念书,各项花费不少。估计手头紧,她这才跑到银楼去卖首饰图,如今又辛苦替他们银楼画首饰图。
    这段时间相处下来,萧若彤发现许熙异常聪明,学什么东西一点就通,一学就会,记忆力、领悟力都极强。最难得的是这位学生心性好,即便被抱错生长在乡间,也丝毫没有怨言,半点戾气都没有。身上还没有一点小家子气,说话做事从容大气,学识还渊博。
    萧若彤从小到大,清高自傲,很少有人能入她的眼里。但或许是投缘,她跟许熙乍一见面,她就对她的印象就极好。相处越久,她就越发喜欢许熙。
    因此她希望许熙能过得更好。能帮的,她都不吝惜伸出援手,帮她一帮。
    第144章 心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