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宰辅夫人的荣宠之路 > 第128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28节

    萧槿手上一紧:“我让你走就走, 哪来那么多废话。”
    卫启濯任由她拉着,语气一低:“那我就认为我方才说中了。”
    萧槿心道如果你看见那货还能说出这话,算我输。
    “我遇见我们之前在万寿寺见到的那个强盗头子了, ”萧槿将声音压得很低,“就是当时疑似被卫启沨雇来掳走阮姝的那伙人的头目,我当时还一石头砸到了他脑袋上……看来他那会儿没死。”
    “我都还记得他, 他当时吃了那么大的亏, 肯定也还记得我们。他打扮成客商的样子了, 身边还跟着几个手下,若是发现我们, 兴许又是一场麻烦, ”萧槿皱了皱小脸,“早知道他没死, 当时就应该将他押给官府,仔细审他一审,这种人说不得身上还背有人命,够杀头的罪了。”
    卫启濯反手一握拉住她:“啾啾担忧什么, 咱们不是带着护卫呢么?”
    “但是不知道对方有多少人。为策万全……你让舅舅也先离开好了。”
    卫启濯安抚萧槿几句, 旋道:“放心,咱们的护卫一个能打三个。反正我也与舅舅议罢事了, 我先带你出来, 舅舅那头, 我再去招呼。他们既是作客商打扮, 那想来有事在身, 来道观不是为打劫的。”
    萧槿点头。
    两人将出山门时,遇上了一群包袱款款的虬髯大汉。大汉们手中提着竹筒、过笼、铜丝罩等物,很是怪异。两厢打照面时,对方还不住审视卫启濯与萧槿。萧槿看着对方手里的家伙,忍不住想这难道是要集体捉虫子野炊么?
    卫启濯望过去时,对方很有些不善,内中一人凶狠道:“没见过捕蛐蛐的么?”
    卫启濯看了看他们手里的家伙。
    北京城南郊有个地方叫胡家村,胡家村在京畿一片是极其出名的,出名的原因也很简单,那里的蟋蟀矜鸣善斗,远胜他处。卫启濯自己不玩斗蟋蟀之类的耍子勾当,但也时不常地听孙茫与他说起胡家村的蟋蟀多么受膏粱子的欢迎。
    这群人手里的家伙就是用来捕蟋蟀的,看那一身行头也确实像是去捕蟋蟀的买卖人。但卫启濯还是觉得有点奇怪,因为捉蟋蟀的最佳月份是七到八月,而眼下已经将入九月中旬了,这帮人若是有心捉蟋蟀拿去卖,早在七月份就应当开始着手,否则性佳善斗的蟋蟀就被人抢去了。
    九月再来,又生得面恶,瞧着有点不对头。
    萧槿也听萧岑说过胡家村盛产蟋蟀的事,因而瞧见眼前这帮人,也想到了捕蟋蟀上面。只她看到卫启濯神色有些奇怪,心觉诧异,抬头又见他投来一个眼神。
    卫启濯没作理会,拉了萧槿转身就走。
    他才走了几步,就听身后传来一道断喝:“站住!当年不留神中了你们的阴招,今日遇见也是缘分,那不如好好算一算旧账。”
    萧槿听见这一嗓子,轻叹一息。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卫启濯朝身边护卫使了个眼色,护卫们即刻会意,纷纷围拢上来护着萧槿。他回转头,果见当年那个曾交过手的匪首立在两丈开外怒目而视。
    “你还记得当年事便好,当年便没讨到便宜,如今又来现什么眼,”卫启濯冷声道,“你煞费苦心地打扮成这样,应当也是接了什么新买卖吧,为了无谓之事坏了谋划,你认为值得么?”
    那匪首浓眉紧皱,须臾,道:“你真是东边山头的?”
    萧槿闻言险些扑哧一声笑出来,卫启濯当年胡编说自己是东边山头的土匪头子,这厮居然信了几分。
    卫启濯道:“我现在金盆洗手了,今日是带着媳妇出来游秋的。”
    那匪首立着不动,盯着卫启濯看了半晌,似乎是在掂量他这些话的真假。
    他又看了看卫启濯身边的一众护卫,忽然一摆手:“你滚吧。”说话间目光还在萧槿身上溜了一圈。
    卫启濯面色一沉,突然夺过一个护卫的袖箭,“嗖嗖嗖”迅速连发三箭。
    那匪首不意他还能拿出这玩意儿,一惊之下反应倒也快,闪身躲避,但还是被一支箭射中了肩头。
    卫启濯冷笑一声;“如果管不住自己的眼珠子,就不用要了。”言罢,竟是要朝着他的双目射箭。
    那匪首从前见识过他的骑射功夫,见状吓得一抖,不知是该捂眼还是该抱脑袋,跟着不晓得想到了什么,匆匆领着几个手下转头走了。
    卫启濯凝眉,这些来捉蟋蟀的好像跟他不认识,他原先还以为这帮人也是绿林中人。
    他才转完这个念头,就见身后那一众虬髯大汉互看几眼,一挥手一径往观中去了。
    卫启濯忖量少顷,倏而蹙眉,嘱咐萧槿先上马车等他,旋回身折返。
    萧槿知他大约是安排尹鸿去了,耐心等了约莫一炷香的工夫,还不见他出来,方欲命人进去看看,忽听“嘭”的一声巨响。
    她一惊起身,掀帘子往外看时,便瞧见方才还一片宁和的道观腾起一阵烟尘。
    卫启沨漫步在西山小径上,眼望着前面有说有笑的母亲和表妹,面上神情淡淡,很有些意兴阑珊。
    他想起从前他也常和温锦寻机出来,看柳赏花,对诗酬和,虽然总要遮遮掩掩的,但他那时候觉得这便是他想要的永远了。
    如今想来,却只觉荒唐可笑。
    卫启沨恍神间,丹青抱着他的大氅急急跑来,在他耳畔低声道:“公子,小的适才过来时,瞧见府尹大人领着一众官军出了城。小的打听了一下,好像是城南那边出了事。”
    卫启沨接过他手里的大氅,一面往身上披一面淡声道:“出事便出事,有什么相干。”
    丹青踟蹰一下,小声道:“四公子跟四奶奶去了城南。”
    卫启沨一顿,猛地转头:“城南何处?”
    “就在白云观,”丹青陪着小心道,“出事的地方好像也是白云观,据闻是不知怎的引燃了火器……详细的,小的也不知。”
    公子的衣裳污了,方才公子命他回府去取一件大氅来,他在路上听说了这档子事,便犹豫着要不要告诉公子。他觉得公子总是沉浸在这种不伦之爱里实在不是长久之计,但他最后迟疑了一路,还是决定说了。若是瞒着不说,公子回头知道了,非扒了他一层皮不可。他一个下人,没有权力为公子做决定。
    一直有意无意留心着身后动静的傅氏见儿子忽然止步,正要招呼他继续走,竟见他道了句“母亲,儿子先回了”,掣身就往回返。
    傅氏以为他是要遁走,恼恨之下正要命人将他揪回来,谁知他劈手夺过小厮手里的辔头翻身上马,领着一众侍从一路绝尘而去。
    卫启沨一路疾驰到白云观外时,隐隐可见里面明灭的火光。官兵尚未赶来,山门外只聚了一众围观的路人,都是不明所以,窃窃私议。
    卫启沨焦灼间一转头瞧见萧槿身边几个婢女一身狼狈,呆愣在一旁,倒像是冲进了火场却没救着人。他策马上前,张口就要问萧槿何在,但临了又意识到不妥,改口询问卫启濯是否还跟萧槿在里面。
    婢女连连应是,又求卫启沨帮忙想想法子。
    卫启沨阴着脸道:“派人去国公府报信了么?”
    “已使人知会了,只是少爷跟少奶奶还没出来……”
    卫启沨面对着眼前腾起的黑烟,紧攥缰绳,挥鞭策马便闯了进去。
    后山。卫启濯望着山下的一派乱象,对身边的萧槿道:“你说那群人应当没有追过去吧?”
    萧槿眉尖微动:“你担心舅舅?”
    卫启濯眉目不动:“我虽不喜他,但总也是不能让他出事。他是母亲唯一的兄长。我可以选择不原谅他,但不能看他置于险地而不理。”
    萧槿低头掩笑。她觉得这家伙有可能就是嘴硬。
    她随即又想到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你说咱们不会要在山上过夜吧?”
    她方才冲入白云观时正碰上他打里面出来。卫启濯怀疑那群捉蛐蛐的其实是益王派来京城打探虚实的,这群人大约是打算在胡家村暂且落脚,伪装成买卖人不过是为了方便行事。至于那个土匪头子来此的目的就不太好猜了。
    萧槿也觉得一群虎背熊腰的彪形大汉跑去捉蛐蛐很违和,这就好似身长八尺的大块头拿小拳拳捶人胸口一样。
    适才那群大汉似乎认得尹鸿,瞧见尹鸿后就开始窃窃私议,后来卫启濯安排人手护送尹鸿离开时,那群人跳出来阻拦,在争持中,对方不慎将随身携带的震天雷引燃,就此引发混乱。卫启濯命护卫将尹鸿送去国公府,混乱之间遇见萧槿,便拽着她在护卫的掩护下从后门出来。
    他方才察觉出不对时便已命人去知会了顺天府尹,官兵大约稍后就来。那群大汉应当还没走,在官兵未至时,还是留在山上安全一些。
    他们身边还剩下十来个护卫,那些护卫身上带着帐篷,去砍了些木头桩子简单将帐篷搭起来,便躬身退到了十丈外。
    卫启濯用干草在帐篷里铺了个简单的铺位出来,让萧槿坐进来,又将采来的果子洗净了递给她,旋转身出去了。
    萧槿吃完了两个野果见他还没回来,探出脑袋去看,正瞧见他站在外头不断拿鞋子在草皮上磨蹭。
    萧槿默了默,这是……
    摩擦摩擦,似魔鬼的步伐?
    卫启濯转头对上她的目光,解释道:“不必诧异,我方才去查看了附近的地形,鞋底带了些泥,不想带进帐篷里被你嫌弃,就先蹭掉。”
    等他摩擦完坐进来,萧槿忍不住问:“你原本就是打算在外面露营的吧?不然为什么他们身上还带着帐篷?”
    “我是打着有备无患的主意,不过我也确实这么想过。你有没有觉着,在外面搭帐篷过夜,也很有意趣?”
    萧槿扶额,为什么她觉得他们是来野营来了。
    卫启濯坐在萧槿身畔,问起了益王前世何时造反的事。萧槿想了想,道:“好像还有三两年,他应该会再做做准备。”不过这并没有什么用。
    卫启濯点头:“若这一拨人真是益王派来的,那就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了。太子正愁抓不着益王的把柄。”
    萧槿偏头看他:“舅舅来找你何事?”
    “袁泰想利用舅舅对付我,舅舅还与我说了些益王的异动,”卫启濯说话间瞧见萧槿双手抱肘,抬手就解了自己的披风披到了她身上,“是不是冷?要不我让他们生个篝火?”
    萧槿摇头:“不必了,只是稍微觉出些寒气而已,我穿的不算单薄。”
    她低垂着头,露出一截莹白细腻的纤细脖颈,长睫羽扇一样轻颤,削肩微蹙,唇角轻抿,雪肌凝霜,一缕碎发垂下,倒显出几分素日不露的娇弱秀质。
    萧槿察觉到卫启濯的凝视,转眸诧异问他在看甚。
    他往前凑近一分,低声道:“我忽然想起了一首诗。”
    “《山鬼》?”
    “不是,是《野有蔓草》。”
    萧槿一怔,耳尖通红。
    《野有蔓草》是《诗经》里的一首诗,郑风部分的代表作,讲野合的。
    ☆、第134章
    萧槿觉得她很有必要反思一下, 为什么别人家科甲正途出来的夫君都是吟诗填词、调琴阅径,到了她夫君这里就变成了这种画风。
    萧槿憋得满面通红,往一旁挪了挪, 威胁道:“我警告你,现在可是大白天,外头还有人呢, 你要敢乱来, 我就……”
    “就如何?”
    萧槿沉默了一下:“你还真敢乱来?”
    “这哪里叫乱来, 既不违法又不违背纲常伦理,只要你动静小一些, 就不会有人知道。”
    萧槿见他说得认真, 倒也不敢怀疑他的诚意。但是这个处境之下……
    她揉揉脸道:“那什么,咱们……换个话头。今晚若要待在这里的话, 是不是该先弄点吃的?我有些饿了。”
    “我已命他们去打猎了,等会儿若是还不下山,我们就出去烤肉看星星。”
    萧槿闻言抚掌,笑得眉目弯弯:“好啊好啊, 听起来就很不错!”
    卫启沨纵马在观中梭视了好半晌, 然而始终未寻见萧槿的身影。燃烧的屋舍已被众人扑灭,顺天府府尹许高也领着一群军牢赶了过来。
    许高将四周勘察了一番, 同样没寻见卫启濯与萧槿两个失踪人口, 但从一个小道士的口中得知, 卫启濯跟萧槿似乎是从后门逃了出来。
    许高将这个消息告诉卫启沨时, 他的神色很有些怪异。
    “多谢许大人告知, 大人辛苦,”卫启沨一揖,“不知许大人可否拨出一些人手出来,去寻一寻舍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