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我信了你的邪! > 第65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65节

    几人在宫门口上演了一出温情戏,站在后头那些妃嫔才明白,宜妃今儿个反常原是为此,她恐怕早就得到信了,又有些后悔先前口不择言,不过事已至此,多说无益。
    老九为救老四伤了,于情于理德妃都该站出来说点什么。
    她正要开口,宜妃朝康熙屈了个膝,跟上软轿就去了,宁楚克比她还快一步去了,一小队人眨眼就走出一段距离,他们利索的做派将德妃将要出口的话硬生生给憋了回去,只得临时改口问老四是怎么回事,怎么将老九连累成这样的?
    ……
    这一日,胤禟受伤的事传遍了整个宫中,就连达官贵人府上也有耳闻。
    太子忙着同康熙禀报这半旬的大小事务,他没亲自过去探望,不过慰问品没少送。其他兄弟抽得开身的都亲自走了一趟,尤其老五,听说九弟身负重伤他急坏了。得知变成这样是为了营救老四,胤祺这个亲兄长难免有些迁怒。
    从前四、五两位互相没什么成见,这之后,胤祺想到胤禛就气。
    三脚猫功夫你折腾啥?折腾就折腾吧,做什么搁九弟旁边折腾去呢?这不是拖累人么!
    他倒是比胤禟有分寸,心里好气哦,面上还能保持微笑,又盘算着怎么才能不动声色的坑老四一把,出口恶气。
    有人担心,就有人乐得看他倒霉,老十四回头就同老八说起,说回来这一路皇阿玛日日都要召见太医,胤禟这伤笃定不简单。老八心里怎么想无人得知,他嘴上劝了两句,劝十四口风紧些,这些话别让有心人听见。
    “除了对你,我还能对谁说?八哥你别跟四哥似的天天说教,烦都烦死了,我还能不知道咱们皇阿玛?皇阿玛最爱看兄友弟恭。”
    嘴上这么说,他心里有些忐忑,不确定那天梁九功有没有多嘴。
    想来是没有,否则皇阿玛早该训斥他了,不会这么长时间都没点动静。这才对嘛,这才是御前第一红人做事的风格,该装聋就得装聋,该装瞎就得装瞎,大总管的位置才坐得稳当。
    这回老十四当真想岔了,梁九功是没主动提起,那日回去他就代为转达了胤禟想要吃肉的要求,又顺口提了一句,说过去的时候正巧撞上十四阿哥也在那头。
    康熙听了十分满意,说老九和老十四就跟八字不合似的,总闹矛盾,关键时刻倒没忘记兄弟情谊,还知道主动上门去关心人,很不错。
    康熙这么一念叨,梁九功就崩了表情。
    他倒是尽量和平时的状态保持统一,不过,还是有一瞬间的尴尬让康熙捕捉到了。追问之后,康熙失望不已。
    梁九功还帮衬了一句,说:“十四阿哥年轻气盛,说话做事难免有欠考虑,皇上息怒。”
    还年轻呢?赶上成亲早的他这岁数都等着当爹了,说到底还是德妃惯的。
    德妃偏疼老十四这在宫中不是秘密,康熙心里有数,只是没说什么。毕竟他自己就偏心太子,宜妃不也偏心老九?
    早先觉得问题不大,德妃生了三个儿子,活两个,这两个岁数相差不少,老四早几年就大婚了,十四还要等些时候才能立起来。这个情况下,德妃将重心搁他身上无可厚非,如今看来,凡是过犹不及,老十四叫她惯得品行都坏了。
    这两年,就十四的问题,康熙提过几回,成效不大。
    今次他也不想废话什么,听梁九功说了那事就准备回京之后拧拧十四的性子,回头同上书房的先生提一句,给老十四加重课业,让他多写几篇友爱兄弟的文章,顶好没时间往永和宫去,看这样有没有点改善。
    当时是这么计划的,之后也执行下去了,初初回京那两日,十四心里有些不安,想着皇阿玛忙完了是不是就要找他谈话了,结果一等二等没等来。慢慢的功课又多起来,他就没时间琢磨这些了。
    他看似有惊无险的度过了一场风波,其实埋下许多隐患。他在康熙跟前坏了印象,往后再同谁起冲突笃定吃亏。为逞一时之快将自己坑成这样,也不知道十四将来会不会后悔。
    再说皇城根下,各府都在议论九贝勒负伤之事。提督府那头,听崇礼说胤禟那伤不要命,养养就好,觉罗氏跟着松了口气。崇礼又说:“只是耽误了出宫建府,早先说今年搬出来,能见咱们同闺女见上面,他一伤,想来得等来年。”
    觉罗氏念了几句佛,才道:“晚几个月咱们等得起,九贝勒没事就是老天保佑了。”
    崇礼安慰了几句,说早年他在皇上跟前做侍卫的时候,也带过伤,谁家爷们没带过伤?这不打紧。只是没想到胤禟还挺热心,除了十阿哥对着别人也能有兄弟爱。
    总的说来,提督府还算平和,担心也闷在心里,对外都夸胤禟品性好,说宁楚克给他做福晋是享福了。
    尚书府那头,早不爽宁楚克的二太太孟佳氏就忍不住说了闲话。她咕哝说那就是个丧门星,谁摊上她谁倒霉,头胎生赔钱货不说,闺女刚出生爷们就受了那么严重的伤,要说是巧合这也太巧了,根本就是老天爷的安排。
    背后说闲话的不少,说闲话还叫人听见那就是大傻子。
    这话不多时就传到老太太耳中,老太太动了真怒,直接将人打发去小佛堂,让她在里头待两个月,谁也不许擅自将人放出来。
    接着就有映梅映雪为额娘求情,说要代孟佳氏受过。
    可惜苦肉计并没有成功,老太太压根不搭理两个孙女儿,直接吩咐让二儿子过来,见着他就是一番训斥。
    “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你连婆娘都管不好,还想入官场?还想平步青云?做什么白日梦呢!早让你管管孟佳氏,如今倒好,她将底下小的全教坏了。”
    老二赶紧跪下,请母亲消消气,说孟佳氏就是眼皮子浅,心也不坏。至于映梅映雪,赶明请两个嬷嬷回来教导她们,能拧过来最好,拧不过来左右也要嫁去别人家,配一副嫁妆由她祸害别人去吧。
    听了这话,老太太都觉得她太小看这个儿子。
    当爹当到这份上,可以啊!
    老太爷那么疼闺女,他咋就没学到一星半点呢?早先就是高兴了逗一逗,从来不管,等人长歪了就想找两户冤大头把人嫁出去……
    这么说来,映梅映雪这德行还不只是孟佳氏言传身教,这兔崽子根就不正,苗能不长歪?
    老太太气得不轻,偏老二还是一副孝子做派,不停说额娘您别气着自个儿,有事儿子来解决。老太太看着他比前头更气,索性将人打发走,等哈尔哈回来才提了一嘴。
    “看看!这就是你教出来的儿子!跟你读圣贤书,跟你做学问,就学到这些!”
    哈尔哈还在为九阿哥担心呢,生怕他命短叫宁楚克守活寡,听老太婆这么说就囫囵应下:“孙女那头你费点心,二傻子就别管了,得闲我来说他!”
    接着他灌下两口茶水,又道:“孟佳氏那眼皮子的确太浅,甭管怎么说,外孙女婿是为了救四贝勒负伤,皇上最吃这套,感动还来不及,哪里会是她那个想法。九阿哥没什么事最好,但凡有事,四贝勒才要想想咋的跟宁楚克以及崇礼那一家子交代。”
    第67章 风波
    胤禟这次光荣负伤, 宜妃对外说是应该的,兄长有难敢不援手?私下里将他骂了个臭头。至于宁楚克, 当着外人的面给足了胤禟脸面, 关上门冷了他两三天。
    回京之后,胤禟这日子太苦了。
    他讲那些大道理宁楚克通通不听, 太医来换药, 她也会询问伤情;底下奴才送汤水来,她也会接过递到胤禟手边……该做的半点不少, 就是不搭理人。
    胤禟想了好些辙儿,又是福晋好福晋的喊着, 又问这段时日宫里好不好七斤闹没闹腾, 宁楚克全当没听见。实在没法子, 他认怂了,他先将闲杂人等打发出屋,然后下地来, 走到宁楚克身边,搂着她蹭了好几下:“爷错了, 错了还不行么?”
    宁楚克手里拿了几张图,准备挑好样式送去给针线嬷嬷,眼瞧着秋老虎也快过了, 跟着就要转凉,总得给七斤换上厚实的襁褓,还得备上换洗的。是以,哪怕胤禟黏糊上来, 她还是专注于手上,没回头看一眼。
    胤禟就亲亲她嫩白的脸颊,看宁楚克还是不为所动,就要抬起手来遮挡她的视线。
    “这个有什么好挑的?福晋,好福晋,你停一会儿,咱们说说话。”
    本来以为又将面临一次冷遇,没想到宁楚克当真将绣图往旁边一搁,回过头来:“说什么?说你三脚猫功夫非得逞强装大瓣蒜救个人就把自个儿搞成这样?还是说天老爷挺眷顾你,恰恰避过要害,没叫你好好出门变成太监回京?你做什么之前就没想想?你要是出点什么事额娘不得哭瞎?我和七斤又怎么说?我带着你闺女改嫁去?”
    宁楚克事先丁点准备也没有,只是听说娘娘们都到宫门内候着了,这才急匆匆跟出来,结果就看见胤禟一身狼狈的模样。
    亲眼见过太医给换药,她心里更堵,一方面气胤禟行事冲动,又十分内疚,这次行猎的资格是她争取来的,阴差阳错变成胤禟过去,哪怕胤禟是心甘情愿去的,他离京时满心喜悦,想的全是憋了十个月终于能松快一把,没觉得自个儿负伤同宁楚克有必然联系……宁楚克懊恼啊。
    怀孕也是,胤禟替他受罪。
    生孩子也是,胤禟替她疼了一场。
    这次围场行猎,胤禟又带了伤。
    她想想心里就堵,闷了两三天也是在同自个儿闹脾气,心想莫不是八字没合好,否则他俩凑一起咋就这么多灾多难呢?
    心里这么想,偏还死鸭子嘴硬,话到嘴边就变了样子。胤禟越听越不像,顾不得腹上有伤,将人拦腰抱起,往榻上一坐:“谁家爷们没受过伤,多大点儿事?你还来劲了!”
    胤禟说着就往她臀上拍了一把:“还闹不闹?还带不带我闺女改嫁?”
    长这么大头一回被人打屁股,宁楚克气得脸颊都鼓起来,她起先瞪了胤禟一眼,接着恶狠狠说:“你都敢把自己搞成这样,还不许我说说?告诉你,要是再有下一回,你救谁我就给谁套麻袋,非得打掉他半条命去!看你还管不管闲事了!”
    方才剑拔弩张的,差点都要打起来,这时候,胤禟反倒漾出笑意,他低笑了好几声,又抬起手来捧住媳妇儿的脸。
    “好了好了,不闹了,我跟你保证以后再没这种事,以后甭管南巡北巡咱们都一块儿,福晋不去爷就留在京中陪你,这样总行了?”
    宁楚克脾气上来的时候的确是又臭又硬,胤禟都这么说了,她就跟着软下来。本来闷了两三日心里的气已经出得差不多,这会儿面前有个台阶,就下呗。她将头埋在胤禟脖颈边,坐了一会儿,接着低下头去看他受伤的位置,伸手在腰间戳一戳,问:“你好点儿没有?还痛不痛?”
    胤禟就爱看她想着自己的样子,这凶婆娘温柔起来当真是眉目可入画,多看两眼心都要软成面团。趁其不备,胤禟又亲她一口,这才应说:“这样的程度比生七斤那会儿轻巧太多了,我原就没觉得痛,你看我面色不好那是皇阿玛叫我喝了好几日清粥,喝到手脚发软也不给肉吃,你说说人哪能不吃肉?不吃肉哪有力气养伤?”
    左右从他嘴里说出来的话从来都是半真半假,宁楚克也懒得去区分。他既然能一身轻巧的说笑,应该没大碍了。
    宁楚克在缠上棉布的位置轻轻摩挲了两下,偏着头想了想说:“我阿玛受伤那会儿额娘也不给他大鱼大肉吃,我叫底下炖点汤来。”
    说到汤,胤禟险些忍不住一哆嗦。
    前头不管是安胎还是坐月子,吃得最多的就是补汤,他吃到反胃。
    索性宁楚克没在这问题上纠缠,她瞄了眼小腹以下:“那畜生真会挑地方下爪,你那处可有伤着?”
    她话音方落,就感觉屁股底下有什么顶起来了。
    行,不用说……明白了。
    太医说让胤禟清清静静养一段时间,是以,七斤的满月酒一切从简,只意思意思走了个过场。胤禟原先不同意,宁楚克瞥他一眼,就让他怂回去了。
    他怂在角落里抱着闺女嘴里念念有词,说什么“阿玛真是上辈子没做好事才摊上你额娘这个母老虎”、“岳父一定是跟我有仇才把闺女养成这样”、“阿玛也将你惯成这样往后祸害八旗俊杰去,不知道谁有那么好的福气能同我闺女喜结连理”……说着他当真琢磨起上门女婿的标准来,出身得好,模样要俊,才情要高,还得能骑善射,并且脾气也要一等一的。
    他嘀咕这些让宁楚克一句不落全听了去,心想自个儿没多少能耐,心气倒是挺高,有这条件鬼才给你当上门女婿?咱闺女就算是天仙儿,摊上你这个阿玛也能把人吓退了。
    宁楚克在心里吐槽这个傻爹,跟着还摇了摇头。
    倒是七斤,她睁着一双溜黑的圆眼睛不吵不闹看着自家阿玛,这一幕宁楚克已经见过许多回了,七斤是个不爱闹腾的女娃娃,也就是尿了没人发现才会哭两声,给她收拾干净又能消停下来,曹嬷嬷也说少有这么乖巧的娃娃。叫别人抱着七斤还会扭头朝有亮光的地方看,到胤禟手里她能一动不动待上半天,哪怕知道这么小的奶娃娃啥也不懂,她睁大眼看过来的模样还是会让你有种错觉,她仿佛在认真听,都听着呢。
    闺女这么乖,哪怕是对牛弹琴也高兴,胤禟单方面同七斤聊得十分愉快,从前闷在屋里总嫌烦,如今他逗逗闺女再跟喜宝吵两句嘴就能过去一整天。
    天天换药那段时间还好,只是沐浴不太方便,又过了一阵子,伤口结痂,胤禟总感觉痒,忍不住手欠想抠,那段时间夜里睡觉宁楚克都会主动滚进他怀里,怀里抱着个人他总没处下手。
    娇妻在怀,对胤禟简直是莫大的考验,一开始他还忍着,忍了两天就忍不住了,他压着宁楚克酣畅淋漓的干了一场,本来还担心把伤口崩开,发觉没大碍才放下心来,从此之后又过上大鱼大肉的好日子。只是怕宁楚克又怀上,一来伤身,二来受罪,他都没敢泻里头。
    胤禟重复着睡福晋、养闺女、逗鸟这几件事,不知不觉深秋已过,京城已然入冬。
    也就是这前后,太医终于给了康熙一个准话,也给胤禟判了死刑。
    “咱们借着养伤的名义给九贝勒喂了不少汤药,不见成效,请皇上恕罪。”
    饶是心有准备,康熙从老太医口中听到这话还是沉默了好一会儿,之后才问说:“他要是不行了怎么没闹起来?”
    “房事无碍,后继无人。”
    太医说完康熙一巴掌拍在御案上。
    什么叫后继无人?
    怎么会后继无人?
    哪怕老九当真是绝嗣之症,弘字辈那么多人,要过继一个两个都不是问题。这时老太医也发觉自己说错话了,噗通跪下:“皇上恕罪。”
    康熙是有些情绪不稳,也不至于迁怒老臣,他斥责了两句,使人退下。老太医战战兢兢退出殿外,他长舒一口气,正要回太医院,就被晚一步出来的梁九功追上了。梁九功跟出来也不为别的,就是提醒他谨言慎行。
    先前宁楚克交换过来,潜移默化之中就缓和了康熙同胤禟的关系,别人在御前说话做事都是小心再小心,任何一句都得反复推敲,她随便的姿态反而叫康熙觉得轻松。
    在其他人面前,康熙更多的是君;在宁楚克这边,他是父。
    哪怕太子也是,早年康熙同太子之间父子感情纯粹,随着太子长大,受到的蛊惑和撩拨也越来越多,他身后有一大票人推着他不得不往前走,也硬生生让父子之间产生了裂痕,猜忌与亲情同在,相处就变得微妙起来。
    到胤禟这边,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他本身就是个胸无大志的废物皇子,康熙也从没想过给他继承大统。虽然胤禟总是将他这个当爹的气得跳脚,康熙最乐意见的还是胤禟。更别说胤禟这回为兄弟身负重伤,好不容易伤愈,又诊出有碍子嗣……他遇上这种事,当爹的能不心疼?能不为他考虑?
    老九那么要强的人,咋受得住这种刺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