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都市言情 > 若春和景明 > 第121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21节

    留言全是辱骂:
    “垃圾,害死了人还有脸回来!”
    “无人驾驶那么火,肯定是为了钱啰。”
    “听说死的还是他朋友呢,心里头居然不膈应,也是强大咯。”
    “没那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讨厌人工智能,感觉有天会控制人类。”
    “也不能这么说吧。”
    ……
    杜若第一时间搜寻景明身影,他已进去休息室。回头再看不远处的露天会场,台下嘉宾区已陆陆续续有人就座。
    现在八点四十五,还有一刻钟,揭牌仪式就要开始了。
    杜若追去休息室,推开门。
    景明正拿纸巾擦手,听见声音,抬头看了她一眼。没什么表情。
    杜若抑住紧张:“你还好吧?”
    景明唇角一勾:“我看着不好?”
    她松了口气:“那就好。你别不高兴,掐在这个时间点,肯定是有人故意捣乱。你别中他们的计。”
    “我没那么蠢。只是,”他道,“想整我也不该用那段视频,如果李维的爸妈看到……”
    他们好不容易愈合的伤口会再次被撕裂。
    景明将纸巾揉团,砸进垃圾篓,眼里闪过一丝狠意:“等确定了幕后操纵者,我整不死他。”
    杜若脊背一凉,赶紧上去摸摸他的手。
    他看向她,眼神恢复从容不羁,道:“出去了。”
    刚转身,杜若勾住他的手不松。
    景明回头:“怎么了?”
    杜若上前一步踮起脚尖,在他嘴角上轻碰一下,说:“加油。”
    他唇角一勾,走了。
    露天会场,阳光普照。
    台上花丛绽放,台下熙熙攘攘。
    业内知名的专业人士、工程师、合作方嘉宾、媒体记者都已就位。
    九点整,prime启航发布会暨揭牌仪式正式开始。
    主持人笑容满面,欢迎到场的朋友。
    做完开场致辞,邀请执行总裁杨姝上台发言。
    杨姝用一部概念先导片介绍了近年来春和科技在市场内的重要行动,以及未来五年、十年、二十年的整体规划。
    思路清晰,定位明确,目标远大,吸引台下无数目光与赞赏。
    下一个环节,景明上台。
    他简短感谢了到场的来宾,随后宣布春和prime实验室重启,正式涉足无人驾驶汽车领域。
    他言简意赅介绍了实验室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和即将推出的车型,没有太多的客套话,几句话表达清楚最重要的信息后,便开始了揭牌仪式。
    在全场的闪光灯中,prime实验室元老级的十个年轻人聚集到主席台侧,广场正中央一块巨大的红布面前。
    十个年轻人排排站好,交换眼神,相视而笑,一同握紧红布的边缘。
    一二三,一起扯开红布,大理石上镌刻着嚣张飞扬的英文单词:“prime”。
    阳光照在巨石上,散着细碎的荧光。
    镁光灯频闪,台下一片鼓掌声。
    揭牌仪式过后,是发布会时间。
    台上已摆好发言台和座椅,一行人上台就座。
    主持人邀请记者一个个提问发言。
    陈贤带了安保人员站在场边,表情警惕,盯着后排的记者们。
    杜若脸色严肃了,垂着眸,不知在想什么。
    万子昂等人也都比较谨慎,唯独景明,看上去淡定自若。
    记者a:“刚才听了景先生对prime的规划概述,非常详尽。请问春和对prime实验室的重建,对重回无人驾驶这一计划做了多久的准备?”
    景明:“春和的成立就是为了无人驾驶,这三年来在市场上的一切行动都与无人汽车相关,人才储备更是长达六年。如今,春和已掌握国内这一领域最好的资源和技术。”
    记者b:“景先生对目前国内无人驾驶领域的现状有何看法,能与我们分享吗?”
    景明:“造势牟利。以次充好。发展不容乐观。春和会致力于不断强化革新技术,提高门槛,争当领头者。”
    这番话极为狂妄,无疑在对鹏程明嘲暗讽。
    记者群里窃窃私语了一番。
    杜若扭头看一眼他那散漫不羁的侧脸,又收回目光垂下眼眸。
    记者c:“prime才刚重建,能在短时间内推出新车?”
    景明:“春和研发中心的工程师,以及prime的每位队员,都准备了数年。”
    对方赞许地点点头。
    记者d:“不知道景先生还记不记得我?你还是大学生的时候,我就采访过你。”
    景明:“有印象。”
    “我没问题想问,就想和你说,今天参加prime揭牌仪式特别高兴,希望你们越走越远。加油!”
    景明淡笑:“谢谢。”
    几番问答下来,场面和谐。
    很快只剩最后几个提问名额。
    边角一位男记者站起来,拿起话筒,大声问:“景先生对六年前的那场车祸有什么想解释的?毕竟死掉的是你们其中一位队友。而且网络上对此批评很多。”
    现场顿时安静下去。谁都不是傻子,这是砸场子来了。
    杜若脸色变白,抬起眼眸,就见陈贤迅速带了保安准备阻止。
    可景明开口了,还算克制:“当年由于客观条件和技术瓶颈制约,导致prime no.2撞车……”
    他才开口,记者竟直接打断:“客观条件?!可我听说,prime no.2之所以车毁人亡,是由于你们的不专业和骄傲自大。你们这样的态度,如何保障未来客户的安全?!”
    景明盯他一秒,要再度开口,不想杜若直接斥道:“听说?你听谁说的?!——告诉我名字!”
    现场鸦雀无声,记者也被问住。
    “看来是没有。听谣言说的?”杜若冷笑一声,质问,“你是新科技网的记者?说话如此不负责任,以讹传讹,你们主编知道吗?当年公安局的调查报告上清清楚楚写了:’现有的技术和安全防范措施无法支撑车辆整体运行速度和自主意识‘。这话的意思就是’客观条件不允许‘。你现在提这些问题,是质疑办案专家作假,警察渎职包庇?是吗?”
    记者脸都绿了,他哪敢?
    “还有,你刚才说安全问题。意思是无人驾驶人工智能是洪水猛兽,威胁人类安全?偏偏这正是现在国家大力发展推动的项目,你上来说这些危言耸听的话,什么目的?”杜若已是咄咄逼人,“说国家政策失误了?”
    对方涨红了脸,拿起话筒反驳:“你曲解——”
    “你这种人是怎么当上记者的?为获取曝光和关注,歪曲事实恶意污蔑,二次伤害逝者家属,这里不欢迎你。请你马上离开!以后春和科技跟你们网站不会再有任何合作!包括但不限于采访、信息分享、技术交流!”
    话一出口,落针可闻。
    杨姝等人都吃惊了。
    景明看着身边的她,看她气得小脸通红,声色俱厉,藏在桌下的手脚却剧烈打着颤。
    他握住她的手。
    杜若脑子一懵,一下子软了下来,但没敢扭头看景明。她看向台下众人,语气缓和下去,道,
    “各位,当年的车祸,我们学校开过一场发布会。我借用学校发言人的一句话来回复大家,回复网络上的恶意攻击和谩骂:
    ’科学研究的道路上,总有让人心碎的失败和挫折,因此,成功和成就才格外难得。希望年轻人们不要气馁,不要灰心,爬起来,继续上路。母校会永远支持你们。’
    这……”
    她深一口气,抑住语气中的颤音,
    “什么是科学应有的态度,这就是。
    景明他……我们从来没有逃避。这也是为什么会选择今天作为prime揭牌的日子。因为这是我们队友的忌日,因为要用这一天来警醒自己,在未来的路上更加冷静,清醒,不断求索。也与在座各位,共勉。”
    一秒的安静后,有人鼓起了掌。其他人也跟随,很快掌声雷动,为prime喝彩。
    阳光灿烂,秋意盎然。
    现场重新欢声笑语,气氛融洽。
    发布会散后,景明被不少同行牵绊,留在场内。
    杜若快步逃回休息室,腿脚还在发抖。
    刚才擅自说和新闻网绝交,还扯什么警察国家政策,不知闯祸了没。
    忐忑不知多久,景明开门进来。
    杜若捏着手指坐在原地,一动不动。
    景明拉了把椅子到她对面坐下,双腿张开,手肘搭在膝盖上,倾身近距离看她:
    “是谁说,说话别那么冲的?嗯?”
    杜若头皮一麻,别开眼睛,顶嘴:“那人烦死了,我就是想骂他!”
    景明说:“脾气这么大,也不改改?”
    杜若一愣,抬起头,撞见他眼眸深深。
    她小声:“我刚说的话是不是过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