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都市言情 > 若春和景明 > 第49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49节

    不少投资人和企业都表达了合作意向,交流了联系方式。具体的合作,等后续筛选斟酌和洽谈。
    快五点钟时,展厅只剩稀稀拉拉的一些访客。
    接待任务瞬间轻松下来,orbit这边几个师兄对对面的沙场感兴趣,过去参观。
    杜若瞄了一眼,景明李维他们都不在,只有两三个男生留守,访客也没了。
    她好奇了一天,实在忍不住,也溜去看。
    看到沙场的一刹那,她不自禁微微张大了嘴巴。
    这个巨大的微观世界里,一切都栩栩如生。高楼大厦,矮墙胡同,立交桥,环路,交通信号灯,指示牌,人行道……数不清的小汽车在路上自动行驶。红灯停,绿灯行,遇到“行人”要避让。
    微小的机器人在路上行走,横穿马路。
    秩序井然。
    叹为观止。
    杜若长久地惊叹着。
    她所站的位置,面前一条小街道上有个正方形标记,旁边有个指示牌:“体验区。”
    她伸手到沙盘里,碰了一下“路面”上的体验区,并无异样之处。她正要收回手,路上一辆“小轿车”开过来了,它“看到”路中央杜若的手指,车速减缓,在离她手指还有两三厘米的地方,停了下来,耐心等待。
    它身后行驶的小车一辆接一辆停下来,乖乖排列整齐。
    她慢慢将手移开,就见那辆小车重新启动,沿着公路蜿蜒而去。
    太神奇了!
    她在心里轻叹。
    一旁,有人温和开口:“你们的设想很好,微观世界也做得非常完美。不过啊,目前的交通基础设施和你们的系统不配套,还有各种政策法规层面的问题,你们考虑过吗?”
    杜若一愣,扭头,面前站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正面容和煦地看着她。
    她一身西装,恐怕被误认为是这个展区的解说员了。
    她一时哑口,正不知该如何回答,背后,传来男生低磁而清晰的嗓音:
    “无人驾驶的普及过程,会推动相关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也会推动相关法律不断完善。”
    景明不知何时出现在了她身后,
    他说,
    “科学技术从来就不该受到人类规则的制约。科技是用来打破旧规则构建新规则的,是用来促进创新甚至社会变革的。”
    “技术是用来打破旧规则,构建新规则的。”老者揣摩着这句话,赞许地点点头,道,“年轻人,有魄力啊。”
    杜若抬眸看一眼景明的侧脸,黑衬衫衬得少年身形清秀,唇红肤白,眼睛里光芒熠熠。
    而那位气质卓越的老者很快又提问:“为何要打破规则?既然已有人类驾驶,为何要费劲心思让机器模仿人类,搞无人驾驶?”
    景明:“机器人并非模仿人类,而是帮助解决人类无法解决的问题,诸如低效,高危,拥堵,冗余,无序。”
    老者笑了。
    他转头再去看那巨大的沙盘,苍老的眼中竟有一丝年轻的热情,不知老人回想着什么,兀自怅然轻叹:“研究,创新,是一条苦行的路啊。”
    连杜若都看出来了,这位老者,无论气质谈吐,抑或其他,绝非外行。
    与其说他有困惑要问,倒不如说他在考验。
    “年轻人,走在这条路上,会心急或是沮丧吗?”老者忽问。
    景明:“怎么说?”
    “欧美国家,不管是这项研究,还是其他ai项目,大都已领先我们数十载。你们年轻气盛的,我这老头子好奇,会心急吗?”
    景明淡淡哼笑出一声:“如果这是场百米赛跑,那我们输了。但是……”
    他收了笑,认真道:
    “人工智能,是一场马拉松。就拿无人驾驶来说,汽车研发成功,只是跑了前边100米,这100米是无法决定胜负的。后头还有几十公里等着。谁输谁赢,真不一定呢。”
    杜若一怔,看向他。
    少年眼中有傲气,亦有决绝。
    老者无言,微笑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感动。他沉思着,不时轻轻点着头,末了,说:“年轻人,希望以后能有更多机会和你交流。”
    景明拿了张prime的名片给他。
    老者接过,悉心收好,道了别,走了。
    景明目送他离开后,在原地站了一会儿。
    隐约猜出了他是谁,但又不太确定。
    他没再琢磨,回头一看,杜若还站在沙场边。
    他没什么表情地走过去,从沙场里拿起一只速度较慢的自动小轿车,检查它的电池。
    杜若好奇,无意识地问:“这车这么小,里头的感应器是怎么装的啊?”
    他没搭理她。
    就跟没听见她讲话一样。
    她顿时有点儿尴尬,脸微微发红,好在周围没什么人。她揪着手指,抿抿嘴巴,慢慢转身偷摸摸地溜走了。
    景明换好电池,把车重新放进微观世界的道路上了,才缓缓抬起眼眸,看了一眼她远去的背影。
    第35章 hapter 35
    chapter 35
    展会已近尾声,不少展区纷纷开始收拾展品, 准备撤了。
    prime这边的撤队时间是下午六点, 现在是五点五十分。队员们等着到点了关展。
    这时,两个西装革履的男人走了进来。
    其中一个三十出头, 脸型方正, 面相精明,是个生意人。另一个和他约莫同岁, 戴着副黑框眼镜,毕恭毕敬的姿态,应是秘书。
    一进来, 那男秘书便推推眼镜,扫视一圈了,连沙盘都不看一眼, 问站在最近的景明:“你们这儿的负责人是谁?”
    景明:“我。”
    男秘书一愣, 虽仍是带着企业家对大学生的高高在上, 但也礼貌了些:“怎么称呼?”
    “景明。”
    秘书向他介绍自家老板:“景同学, 这位是我们鹏程汽车公司的总裁,董成先生。”说着, 替总裁递上名片。
    景明接过了, 说:“你对我这称呼,挺不合适的。”
    秘书又一愣,还没反应过来。
    董成笑着上前伸过手:“景先生,幸会幸会。”
    景明和他简短握了下手。
    董成道:“我对你们的项目很感兴趣,希望能有机会合作。”蹲一停顿, “我看现在差不多到点儿了,不如我请大家吃个晚饭,咱们饭桌上聊。”
    一旁李维听这话,就知没戏。这人一看就是钱多了烧的。
    果然,
    “不好意思,实验室很忙,没时间。”景明指了下角落的桌子,“感兴趣想合作,把资料放那儿。”
    两人回头一看,桌上各个意向合作方的资料已堆积如山。
    景明扫了两人一眼:“两位好像没带资料。”他举了举手中的名片,“就算这个了。”他走过去,把名片放在那堆资料上。
    秘书不悦了,走上前:“景先生,鹏程汽车公司是新公司,你可能没听过。但瑞丰汽车你一定知道吧?”
    国内一线知名汽车大品牌。
    “我们董总是瑞丰家的二儿子,鹏程是瑞丰注资的新公司,专为开发无人驾驶汽车而成立。无论是资金还是其他,相对于别的公司,都有相当大的竞争力。”
    “嗯。”景明指一下名片,还是那句话,“你们资料放这儿了。”
    “这……”那秘书皱起眉。一个大一的学生,18岁的毛头小子,见到他们总裁居然这幅傲慢态度。
    董成再度打量面前的年轻人,一身黑衬衫,表情淡漠,身形单薄。
    董成虽是个二世祖,无甚建树,但好歹生意场上摸爬滚打近十年,识人无数,一眼便能分辨对方是金刚钻还是真草包。
    饶是他,也很少见到年轻如斯便如此底气充足的年轻人。
    他家大业大,哪个高校的年轻创业团队不是上赶着求合作,借助大平台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呢。
    董成圆滑道:“我看景先生的性格,也是直来直往,和我一样。那我也不拐弯抹角了。我们母公司在汽车制造领域有非常丰富的经验,营销渠道也好,新公司正大力拓展无人驾驶汽车,想和景先生在这个领域有合作,你看如何?”
    说着,示意秘书,后者递上来一张纸条,上边写的数字后跟着一大串零,可在景明眼里,不过尔尔。
    他瞟一眼,已是不耐烦,却未表露,淡淡说:“有合作意向,我们会通知你。”
    这会儿,董成的脸上也些许挂不住了。
    李维上前打圆场:“不好意思,由于意向合作方太多,我们内部需要一段时间筛选审核,没办法当场给出答复。如果双方理念一致,我们会及时联系你们。”
    景明转身要走,没想那秘书不识趣,极力劝说李维:“钱是可以商量的,立刻变现都行。我相信其他合作方开不出这样的条件,不如大家一起吃顿晚饭,我们饭桌上讲。”
    这下,李维也无语了。
    景明没了好脸色,看一眼手表,召集队员:“关展了。”
    李维:“抱歉,我们关展了。”
    董成的表情一瞬变得相当难看,但毕竟什么都经历过,顷刻间就礼貌笑道:“好,期待后续合作。”
    说完,转身大步离开,是忍着火气的。
    那秘书也是,一脸愤懑地离去。
    人走了,连李维也没忍住吐槽:“吃饭吃饭,不吃饭不上饭桌就谈不了事儿,呵。”
    万子昂:“特么的打进门就没看沙盘一眼,不问展品不问技术,张口闭口就是钱。什么玩意儿?……瑞丰那么大企业,把新公司交给这么个人来搞,玩票儿的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