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我妻娇艳/渣男他娘 > 第136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36节

    曹宗渭行跪礼应之。
    皇帝缓过来之后,看向北方,目光茫茫道:“朕一生只有两憾,一是没有让鞑靼臣服于大明……此憾事,只得托付于卿,勿要令朕失望!”
    皇后替皇帝抚着胸口,静静地坐在床沿上,看着丈夫老态龙钟,心口像被拧了一下。
    皇帝叹息一声,也没说第二件憾事是什么。
    曹宗渭大约明白,皇帝的还有一件遗憾的事就是没教好太子。
    太子小的时候是由皇帝亲自教导,且十分严厉。后来先皇后去世,皇帝有了新的宠妃和皇子,太子渐渐受到了冷落,自我懈怠,詹事府的人也不够尽职尽责,他才变得不学无术,心思不正。
    等到皇帝发现太子诸多不好的时候,已经有些厌弃他了,病中多思,反思后便觉着是自己之误,遂倍感自责遗憾。
    眼看着已经力不从心了,为了大明江山,皇帝只能狠下心来,做最坏的打算,以求最好的结果。
    皇帝长出了一口气,仿佛花光力气做了个大决定,他的背部明显往后靠了靠,道:“让严钧严查户部,朕很放心,必要之时,曹卿可倾力相助。”
    皇帝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皇后的眼神里都露出了一丝喜色。
    曹宗渭犹豫着应下了,他不知道这是皇帝的试探,还是真正的意思。
    皇帝转头对皇后道:“皇后,你生了个好儿子。”让他在油尽灯枯之际,不至于无人托付,太子昏庸不仁,若无出挑的九皇子,皇帝还真不知道该把皇位传给谁。
    皇后朱唇微张,弯了弯嘴角道:“炽儿也是您的儿子,他再好,也是因为有您教导。”
    皇帝抬了抬手,让皇后勿要多言,随即让她也出去。
    片刻后,整个屋子就只有君臣二人,曹宗渭心中压力倍增,他不知道皇帝接下来要同他说什么。
    一刻钟的寂静后,皇帝开口了,他靠在迎枕上闭着眼,问曹宗渭道:“曹卿觉得朕……应不应该废太子。”
    皇帝方才说的话,都是为了让皇后心安而已,现在的话,也许才是他的真实想法。听曹宗渭心如擂鼓,不知该如何作答。
    深思熟虑后,曹宗渭选择了坦白,他行大礼,伏地道:“臣以为……九皇子更能担得重任,但臣,只听皇上差遣,绝无二心!”
    皇帝点了点头,道:“文臣多奸猾,常常话中有话,欺上瞒下,还是曹卿最为耿直。你们曹家从你祖父开始就深得朕的宠爱,朕就是喜爱你们耿直忠诚的性子。”他自己也很惊讶,到了曹宗渭这一代,武定侯府不仅每辈出一个大才,祖父三代的性格,几乎都差不多。
    在皇帝的眼里,信任曹家几乎成了潜意识里的事。
    曹宗渭心中松快了一些,以他对皇帝的了解,方才他应该没有触到皇帝逆鳞。
    ☆、第一百二十九章
    第一百二十九章
    曹宗渭怎么也没有想到, 皇帝会把兵符交给他!
    接过兵符的时候,曹宗渭还有些恍惚,自从居庸关回来之后, 他便上交了兵符,他和这个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东西, 已经一年没有碰过面了。
    曹宗渭身为中军大都督,只有领兵之权。大明仅有兵部和皇帝才有调兵遣将的能力。
    现在曹宗渭得了兵符,等于可以号令手下将士,只要他留在京都扶持九皇子,就算兵部持有兵符, 太子等人想要造反,也绝对不可能。
    皇帝这么轻易的就把兵符交给了曹宗渭,也不知道是病的太厉害觉得已是穷途末路,才对他托付如此重任,指望着他临重要时刻, 做出最明智的决定,还是说已经下了决心要废太子,想立九皇子为太子。
    曹宗渭半晌没有说话,兵符已经到了他手里,皇帝的意思已经不再重要了, 何况眼前的君主已经活不了多久了,大明江山,几乎已经快要易主了。
    皇帝一直闭着眼养神,并没有让曹宗渭退下, 君臣二人就这么相处了好半天。
    曹宗渭差点以为皇帝是不是昏过去了,他轻唤了一声:“皇上?”
    皇帝气息均匀,嗯了一声,缓缓睁开眼,道:“扶朕起来,朕要拟诏。”
    曹宗渭道:“何不让司礼监的人代劳。”
    皇帝固执己见道:“朕要亲自动笔。”
    曹宗渭只好道:“微臣把椅子移过来,省得您劳动。”
    皇帝唇角带着一抹淡笑,道:“好。”
    曹宗渭起身,把沉重的一把楠木椅子搬到龙榻之前,备好了笔墨,亲自研磨,将笔交到了皇帝手里。
    皇帝颤抖着右手,颤颤巍巍的写了三行字,拟完诏,他道:“若……大局定下,这旨朕就放在御书房里,曹卿记得让人宣读圣旨。”
    “臣遵旨。”
    皇帝把圣旨交到曹宗渭手上,让他放到桌上去,便欲躺下。
    曹宗渭扶着皇帝躺下,把椅子等物移回原处,手执圣旨,快速的扫了一眼,无他,唯挂念平乐,这一纸圣旨,就是保她的命的东西。
    曹宗渭出了大殿,皇后跟前的大宫女过来接了他,亲自送他出宫。
    宫女一路低头,对曹宗渭小声道:“皇后娘娘让奴婢告诉您,皇上中了毒。”
    曹宗渭五指收紧,唇抿如线,目视前方,问道:“怎么回事?”
    宫女道:“是先皇后留给太子的人下的毒。”
    “毒可清了?”
    宫女摇头,道:“皇后暂且没有轻举妄动。”
    曹宗渭皱着眉,若有所思。不光帝王无情,这后宫中的女人,也并非真情实意,方才在殿内,皇后那出戏做的可真好。
    宫女又问曹宗渭,方才殿内皇帝同他说了什么。
    曹宗渭看着出宫的路已经不长了,便道:“我出了宫去同九皇子说,再由九皇子转述。”
    宫女面露急切,转瞬即逝,送了曹宗渭一段路,便折回了。
    出了宫,曹宗渭先回了武定侯府,不知为何,这个时候他很想念贺云昭,想念他睿智聪明的夫人。
    贺云昭正在外边晒太阳,乍然一见曹宗渭回来了,有些诧异,扬唇笑了笑,把手里的物事都放下,起身去迎他。
    “侯爷,怎么回的这么早?”
    曹宗渭道:“回来取一样东西,等会儿就要出去一趟。”
    夫妻二人携手去了书房。
    关上房门,贺云昭问他要取什么。曹宗渭没答话,把兵符从怀里摸出来,递给她看。
    贺云昭没见过兵符,但是这种东西贵重庄严,一眼就能认得出来。她锁眉问道:“是兵符?”
    曹宗渭点了点头。
    贺云昭惊讶地长圆了嘴巴,道:“皇上居然把这个交给你了?”
    曹宗渭点了点头,道:“皇上一直是很冷静理智的人,估计他也自己大限将至,所以才临时托付于我。”
    贺云昭微微点头,道:“皇上的意思,应该与你的心意一致吧?”
    曹宗渭答道:“是。眼下太子已立,若要废,除非有足够的理由,就看刑部什么时候能够查到户部的纰漏了。等此事一过,便可废而重立。便是他们想要谋逆,皇上手里的兵符在我这里,兵部也拿捏不了我。”
    贺云昭道:“那便把握十足了,你何不直接去九皇子,回来一趟是为着要取什么?要不要我替你找?”
    她还没反应过来,曹宗渭就将她紧紧地楼主了,粗重的呼吸吐在她的发顶,温暖而湿润。
    贺云昭有些愣然,却也只是回抱着他,环着他的腰身,道:“可是遇着了什么事?”
    贺云昭连日不见客,在家都是披散头发,或是用带子简单束着。曹宗渭吻着她的发顶,与她亲密接触。
    他道:“皇帝中了毒,若不是因着这个缘故,应当不会支撑不过七月。”
    贺云昭震惊了,在皇宫里,竟然有人给皇帝下毒!
    “你是如何知道的?不会是皇上亲口告诉你的吧?”
    曹宗渭摇了摇头,道:“皇上不知道这事,是皇后告诉我的。”
    这句话包含了太多意思,贺云昭不敢置信道:“也就是说,是太子的人下的毒,而且皇后眼睁睁地看着?”
    不光如此,皇后还装出一副情深义重的模样,皇帝好似也信了。
    曹宗渭道:“是,你都说对了。”
    贺云昭抚着他的肩膀,看着他的眼睛道:“皇后是想借此机会把太子安插在宫里的人一网打尽?”
    能给皇帝下毒,想必太子留在皇帝身边的人都已经是位高权重的老人了,这些人可以说是太子在宫中最后的底牌,便是以后要篡位,这些人也都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是把这些人清扫干净了,九皇子往后的路便会更加顺利。
    曹宗渭看着她,道:“若是可以,我很想皇上多活些时日,皇上是个好皇上。”
    贺云昭对历代帝王政绩略知一二,相比之下,宣帝勤政爱民,对皇子公主也足够疼爱,虽无大功,也无大过,大明国力也一日比一日强盛。若是可以,她也希望宣帝多活十年,再十年,倭寇鞑靼绝不敢再犯大明!
    贺云昭温声问他:“你在犹豫?”
    曹宗渭盯着她看了好一会儿,才道:“我知道该怎么做,只是有些……齿冷罢了。”
    贺云昭握着他的手,语气平稳道:“让我来说吧。皇上也活不了多久了,就算活的时间再长一点,对外而言,不过加长了太子与九皇子的争斗的时间而已,伤害的是大明朝廷和百姓。夫君,错不在你。”
    曹宗渭嗯了一声,道:“我知道。我就是想你,所以回来看看你和孩子。”
    贺云昭抱着他许久,才道:“我和孩子都会好好的,你去吧,我在家里等你。”
    曹宗渭将她抱的死死的,随即松开她,道:“我去了。”
    贺云昭目送他出去,曹宗渭离开侯府,直接去了九皇子的府邸。
    九皇子得知兵符到了曹宗渭手里,也是惊讶异常,不过这事也是意料之中。
    皇帝虽然病了,朝堂之事他并非全不清楚,现在他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将来两子相争,若要避免势均力敌,导致大明内部紊乱,不如在清醒之时就偏帮一方,替九皇子铺好路,让他顺利夺嫡继位,好安定天下。
    九皇子见了兵符也未多言,只安抚道:“侯爷,父皇既然把兵符交与你的手中,自然是对你分外信任,请侯爷务必妥善保管,等逆贼有二心的时候,还劳侯爷勿要辜负父皇期望。”
    在新帝登基之前,兵符曹宗渭是不会交出去的,九皇子也不敢抢夺兵符,相反的,他和皇帝一样,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在用曹宗渭的时候,便十足十的信任他。
    曹宗渭禀明兵符一事之后,九皇子便把皇帝中毒的事同他说了一遍。
    曹宗渭说皇后已经派人告诉过他了。
    九皇子便对曹宗渭简单说了刑部近日取得的结果,现已经查出户部财政赤字严重,估计过几天廖先恒官帽难保。
    就目前看来,太子.党人已经明显处于弱势,现在缺的就是个名正言顺而已。
    曹宗渭从九皇子府邸离开之后,便去了中军都督府,开始暗中部署。
    *
    会审足足进行了一个月,由三司严查户部,廖先恒犯下滔天大罪,严钧当堂罗列上百条,刑部于六月二十日,将处理意见上交内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