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我妻娇艳/渣男他娘 > 第123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23节

    付妈妈正好有事要禀,进来看到了匣子里的东西,便多了一句嘴道:“夫人,这些都是老夫人的陪嫁呢。”
    贺云昭面露讶异,没想到婆母出手这般大方,难怪这些物件看着像是上了年份,承载着一股厚重沉静的气韵。
    小心翼翼地收起这些东西,贺云昭放在了立柜最顶上边,然后转过过来对付妈妈道:“东西太贵重了,我年纪轻,暂时不便戴着。”
    付妈妈笑了笑,冲贺云昭道:“这月的账夫人要不要看下?下月的银子又快发下来了,过几日奴婢们又要四处跑,怕不能及时来回话。”
    “下午的时候让文莲送来,这会子我就不看了。”
    付妈妈应下后便退了出去。
    贺云昭看着午膳时候要到了,传了饭便去了前院看俩儿子。
    现在曹家个个都宝贝着贺云昭,俩小的更是注意她的一举一动,但凡在她跟前,丁点事儿都不让她插手,便是一双轻飘飘的筷子也要亲自递到她手上。
    贺云昭有时候都觉得他们太过紧张了。
    丫鬟们也不敢怠慢,贺云昭这会子想去前院,春意和绿芽怕她走路滑到,也跟着一起去了前院。
    在盛柏院的门口,贺云昭见到了大房的俩侄儿,两人见了她远远地行了礼,便像遇着鬼一样跑回自己的院子了,曹正健跑腿短,但是跑的最快。
    曹正健现在一口牙都没了,大夫说还不知道能不能有换牙的机会,若是这个年纪不换牙了,以后恐怕再也长不出牙齿了。
    这段时间曹正健已经过上了吃粥吃到想吐的生活,然而这种日子不知道还要持续多久。
    贺云昭不在看俩逃亡的背影,跨入盛柏院,便见到兄弟俩正好下了课,站在院子中央。
    两人见了她,登时喜笑颜开,同先生们打了招呼,噔噔噔地跑过来了。
    ☆、第一百一十七章
    贺云昭有了身孕,曹正允再不敢鲁莽, 便是再想亲近她, 都隔开一臂的距离。
    哥俩行了礼, 曹正允便笑望着贺云昭道:“母亲怎么来了?”
    贺云昭道:“在后院烦闷了, 过来瞧瞧你们,等会子一起去吃饭。”
    两位先生也走了过来, 同贺云昭问好。
    贺云昭笑对两人道:“先生们也去吃饭罢, 我只是过来走走, 并无别事。”
    贺云昭虽不是来检查两个孩子课业的, 李蒙也很想告诉她, 曹正麾表现很好。
    李蒙拍着曹正麾的肩膀,络腮胡子动了动, 咧嘴笑道:“夫人, 令公子不仅有天赋, 还很勤奋, 实乃可造之材。”
    贺云昭喜笑颜开, 即便是恭维的话,也听着舒服, 不过她心里清楚,曹正麾有天赋是真, 努力也是真, 这么一来她就更开心了。
    曹正允看着贺云昭脸上因为哥哥而露出的笑容,不免有些心中拈酸,他悄悄地往后挪了挪, 扯了扯胡先生的衣袖,冲他眨眨眼。
    胡先生恍若不知,就是不开口。
    曹正允抿着唇,眼珠子往左边移动,拉着胡先生的袖口,靠着他低声喊道:“老师……”一阵挤眉弄眼,表情不可谓不丰富。
    曹正允动作太过明显,贺云昭早就看到了,胡先生看着她拱手道:“稚子可爱,夫人的福气真好。”
    曹正允做吹胡子瞪眼状,噘嘴道:“只是可爱吗……”难道不是聪明勤奋吗?
    贺云昭忍笑轻咳两声,问道:“胡先生,我家允哥儿可聪颖勤奋否?”
    胡先生捋着胡子一本正经道:“聪颖,勤奋,毋庸置疑。”
    李蒙乐得哈哈大笑,道:“得了,都赶紧吃饭去罢!”
    贺云昭冲两位先生莞尔微微点头,便领着两儿子出去了。
    从前院到后院,每走过一块儿砖,两人都要注意贺云昭脚下有没有石子,上桥的时候更是站在她左右两边,当护法。
    这段路比往常多花了半柱香的功夫才走完,到了栖凤堂的时候,贺云昭忍不住道:“哪有这么娇气的,只不摔着就没事。”
    曹正麾老气横秋道:“还是仔细地好。”
    曹正允也点头附和:“对,半点差池也不能出。娘,以后你要出来散步把我和哥哥喊着,我们陪你一起走。”
    “好啊,以后下午你们下了学,便来陪我走走。”
    三人进屋的时候,饭菜都上好了,白米饭上还冒着热气。
    母子一道坐下用饭没多久,曹宗渭就回来了。
    贺云昭忙搁下饭碗,咽下口里的菜,喝了口茶道:“怎么现在回来了?”
    丫鬟搬了张椅子过来,曹宗渭冲俩儿子压了下手,示意他们无需多礼,便坐下对贺云昭道:“衙门里没事了,便回来同你们一起吃饭,正好赶上了。”
    重添一副碗筷,曹宗渭盛饭吃了起来。
    用过饭后,贺云昭颇觉肚胀,便想去院子里走走。
    哥俩这时候也舍不得走了,站在贺云昭右侧,与父母一起在庭院里走了一圈。
    曹正允吃了精神头很足,挨着贺云昭,牵着她的手,雀跃着对曹宗渭道:“爹,今儿先生在娘面前夸我了!”
    曹宗渭关注的重点却不是先生有没有夸曹正允,而是问贺云昭道:“你去前院了?”
    贺云昭侧脸一笑,道:“在屋子里坐烦闷了,就去前院接他们俩过来用饭。”
    曹宗渭哦了一声,道:“以后闷了就在园子里走走,前院人多口杂,别冲撞了你。”
    前院男人多,虽然都是家奴,曹宗渭也不想贺云昭沾染上这些人的气息。
    贺云昭点了点头,答应以后无事不去前院。
    曹正允不大乐意道:“爹……你都不关心我。”
    曹宗渭教训道:“你都多大了还要人关心,现在要紧的是关心你娘和你妹妹。”
    提起妹妹,曹正允瞬间就不觉得自己受到了轻视,和他比起来,当然妹妹比较重要啊!
    曹正麾顺便补了一刀,抄着手斜视曹正允道:“今天也不是先生主动夸你的,而是李先生先夸了我,你嫉妒我,才强求着胡先生在娘面前勉为其难地用四个字夸你。”
    曹正允哼哼唧唧道:“四个字呢,已经很了不起了呢!”
    曹正麾敲了下曹正允的脑袋道:“笨蛋,重点是‘勉为其难’!!!”
    曹宗渭走到两人跟前,一手揪着一个孩子的前胸领子,把两人往外提,道:“聒噪死了,夏日的蝉没来,你们俩倒先烦上了,赶紧给我滚!”
    哥俩抱着曹宗渭的手,倒退着走了几步,高呼道:“爹,我自己走!”
    曹宗渭把两人“送”到门口才松开他们,瞪了他们一眼才道:“赶紧滚蛋!”
    栖凤堂的门被关上之后,曹宗渭才折回来对贺云昭道:“闫太医说夫人要多休息,以后他们再来吵闹,你就直接把他们赶走,不用客气,就像我这样,知道吗?”
    贺云昭以帕掩唇轻笑道:“不知道,我下不去手。”
    曹宗渭频频点头道:“也是,他们两个那么重,夫人提不动的——用扫帚,轰走。”他指着靠在墙上的扫帚如是道。
    贺云昭挽着他的手臂往屋里去,道:“有时候看着你们父子闹腾也挺有意思的。”
    曹宗渭笑了笑,道:“闫太医说夫人心情好最重要,若是夫人心情能好点,陪着他们俩彩衣娱亲也没问题,只要你开心。”
    贺云昭哼笑一声,问道:“闫太医今天才过来给我诊了脉,他说的话你怎么现在就知道了?”
    曹宗渭灿笑道:“因为我常去找他,有时候问问你的身体状况,有时候问点私密的事。”说到“私密”二字,他还眨了眨眼睛。
    贺云昭红着脸扯着他往屋里走,在他肩旁小声道:“也不怕人听见了。”
    曹宗渭搂着她进了内室。
    贺云昭问他:“下午还去衙门么?”
    “要去,歇会儿再去。”曹宗渭一面替她脱鞋,一面道。
    贺云昭上了床,声音轻柔道:“上午夏秋去抓药的时候,说看到陆放回来了,你知道么?”
    曹宗渭也脱了靴子准备上床,道:“早上才知道。”
    贺云昭从他身后搂着他,下巴搁在他肩膀上,道:“看你没打算告诉我的样子,是不是有不好的事?”
    曹宗渭握上她的手,两只大拇指轻轻摩挲她的手背,道:“已经尘埃落定了,不好也不坏,所以就没想告诉你,不过你都知道了,我且告诉你罢了,省得你多想。”
    贺云昭笑了笑,松开了他。
    夫妻二人相拥躺下,曹宗渭把陆放传回来的消息告诉了贺云昭。
    半月前,陆放迟了孟婉两日去金陵。因孟婉走水路遇上了逆风天气,晚了一天到孟家,实际上陆放只比孟婉晚一天到金陵。
    当陆放安顿下来的第二日清早去孟家的时候,就撞上了孟婉母亲出事了。
    孟母这么急着让孟婉回家,确实是找到了让孟父消除卖女心思的法子——那法子的就是以她的死,换得女儿三年孝期,替孟婉博得三年自由。这三年内,若是女儿能找到心仪之人,出了孝期再议亲,她觉得自己死也值得了。
    孟婉回来的那天,孟母反常地与她彻夜长谈,第二日早晨,就有丫鬟来说,孟母割腕了。
    二夫人自戕可不是件小事,阖府惊动,大老爷孟爱德都从兵部衙门里赶了回来。
    好在孟母失血不是太多,没有性命之忧,但那条碗口粗的疤,床单上晕染开的血,也已经足够触目惊心的了。
    事发的时候,孟婉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差点昏死过去,陆放趁乱也去了孟母的院子,让跟在身边的小厮立即去请陆家医馆的大夫,也算是帮上了一点忙。
    孟爱德从衙门回来主持大局,情况稳定下来后,先是让妻子敲打涉事下人,管束多舌的仆妇,然后亲自同陆放道谢说情,让他务必保密,别把孟家家丑外传,最后才去亲自探望了孟母。
    局势稳定下来之后,孟父也姗姗来迟,孟爱德狠狠地训了他一顿,而后便带着他去孟母面前认错。
    孟母醒过来之后情绪极度不稳定,是孟爱德好说歹说,孟婉泪如雨下,死搂着她,才劝好了她。
    这事闹了一整天才平息下来,陆放隔日再去后院的时候,大局已定。
    孟父受了孟爱德和孟家其余人的谴责,他虽初心不改,浪子难回头,却再也不敢拿孟婉的婚事做想头,而孟婉也准备安心留在母亲身边侍疾,若父亲再敢步步紧逼,她便真的绞了头发做姑子!
    陆放知道之后忧喜参半,这种情况下,他虽不能提亲,娶不了孟婉,好歹孟婉也不会被孟父强行嫁给他人。
    在孟家小住几日的时候,陆放日日借着与孟家少爷们游园的机会去照顾孟婉,虽然佳人总是闷闷不乐,但对他心有感激,态度倒是较之前好了不少。
    陆放因京都有事不好多留,便悄悄问了孟婉的意思,是不是依旧不肯下嫁。
    孟婉告诉他,母亲正病,无心婚嫁,请他离去。
    陆放不忍相逼,使她为难,安慰两句后便不再多问,只问了孟母伤势,或是说一些轻松有趣的事。
    回了前院客房,陆放犹豫一番后,决定同孟爱德透露自己有意结亲的意思,留下千金表了诚意,又同孟婉告了别,便离开了金陵。
    离开金陵的陆放并没有直接回京都,而是去了浙江,正好在杭州府与贺云京夜里会合。二人兵分两路,贺云京引敌,陆放带着证据回京。
    现在放着证据的关键之物,已经到了刑部尚书严钧的手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