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我妻娇艳/渣男他娘 > 第90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90节

    这一消息,可吓坏了不少人。
    ☆、第八十九章
    第八十九章
    正月十九的那天, 贺家已经办了堂会,贺云昭正式入了贺家族谱。那些来客,有的是看在武定侯府和贺家的面子上,也有看在谢氏面子上的。
    堂会过后,甄玉梅把所有的礼单全部整理一遍,如数交给了贺云昭, 所有宾客送来的贺礼都归入了拿云居的库房。
    库房里堆积的东西像山一样,贺云昭有心整理,但瞧着时间不多了,去了侯府又要再清点一遍, 想了想还是作罢了。
    堂会上, 贺云溪也露了面,外人也晓得贺家貌美如花的嫡出姑娘病好了。还有眼尖的,说以前的贺云溪和现在的贺云昭气度有些相似,不过大病初愈的贺云溪乖巧了许多,两人站在一处,倒不那么像了。
    堂会那日忠信伯府的人也来了,程怀仁因婚事请期的事儿便没去,定下与平乐郡主的婚期之后, 便忙着派使者去太子府通知女方家人。因是错过了与贺云溪见面的机会。
    到目前为止,程怀仁都不知道贺云溪长什么模样。
    请期的时候,太子早已经因为抵倭士兵的事儿十分信任程怀仁,爽快地应了亲事,婚期就定在了正月底。
    忠信伯府把文兰和文莲两个丫鬟送到贺家的时候, 贺云昭便听说了程怀仁成亲的事。
    万嬷嬷把两个丫鬟亲自叫到贺云昭手上,道:“四娘,你初到贺家,以后又要去武定侯府,老夫人说了,还是你惯用的丫鬟合适些,现在修齐院人手安排过来了,这两个丫鬟你也别推辞,就留给你了。”
    贺云昭感激道:“真是及时雨。”
    万嬷嬷把两人的卖身契交到贺云昭手上,瞧着俩兴奋异常的丫头,训话道:“四娘是个宽厚的,你们俩也别皮,若有不忠的那天,我只要知道了便要禀明了老夫人!”
    文兰文莲皆按捺住了喜色,低头应道:“奴婢不敢。”
    贺云昭打圆场道:“她们俩秉性你我都是知道的,以后当陪嫁丫鬟跟着我去了,必然是我的左膀右臂。有我这般看重,岂会不忠?”
    俩丫头连忙点头,还是四娘说的有道理!
    万嬷嬷笑了笑,这俩丫头是性儿好,但为着各种事物折腰的人她见多了,临行敲打一番,也是为着贺云昭好。
    留下两个丫鬟之后,万嬷嬷便走了。
    贺云昭把两个人安顿下来,让她们住在后面倒座房里,待月抱云的隔壁,平日里还是贴身伺候她,看着主屋就是。甄玉梅给的两个一等丫鬟,她也没轻视,也放在了正屋里当差,不过天黑了便不叫她们当值了。
    正月下旬似乎过的飞快,每个人都被各种要事和琐事缠身,贺云昭每天都忙碌充实,总觉得有好些天没见到贺家之外的人了。
    其实堂会的第二日,武定侯府便来提亲了,请的是宁国公夫人做的媒。曹宗渭也抽空去了一趟,与贺云昭隔着隔扇远远地见了一面,暂解相思之苦,便又不得不分开了。
    贺云昭要成亲的事很快也传到了何家的耳朵里。
    何伟业气得要死,心痛的要死,但他知道现在的女儿早就和之前不一样了,如果他要插手,除非他不要官职和身家了。武定侯府与贺家,他一个也惹不起,就算是式微的忠信伯府,他都不敢招惹。
    但身为何云昭的生身父亲,被同僚问起女儿婚事的时候,他的脸都快被打肿。宿醉之后还是难以忍下这口气。
    二十一日的早上,何伟业沐浴过后,还是一身酒气地去了贺家。
    甄玉梅到底是做了十几年当家主母的人,对内宅之事有自己的考量,她觉着何伟业到底是贺云昭的生父,便是有再过分的地方,私下里父女俩可以没有感情,甚至不来往,但成亲一事上,还是不要给人留话柄的话。
    所以在何伟业找上门来的时候,甄玉梅先把人留在了前院坐着,然后去了拿云居里,同贺云昭说这件事。
    贺云昭就坐在拿云居的次间里,手里抱着暖炉,静静地听甄玉梅说话。
    甄玉梅挨着贺云昭坐,握着她并不是很热的手,道:“云昭你听我说,我知道他对你不好,我也不是想让你全了他的颜面,而是你自己的颜面。”
    贺云昭声音轻柔道:“母亲觉着该如何处理?”其实她根本不把何伟业放在眼里,尤其他把卢氏休了以后,她就无所谓何家人参不参与她的婚礼了,只要贺家人在就行了。
    甄玉梅见贺云昭松口了,便笑道:“你当然还是从咱们家出嫁,但是小定大定的时候,至少也让何大人在场,你与侯爷的婚事也是名正言顺的对不对?不然问名的时候,还要知道你的生母,辨你的嫡庶出身,这些过场该怎么走?”
    贺云昭倒不是想顾及何伟业的颜面,她也不在乎外人怎么说自己,但母亲的一番好心,她不忍拂了,便颔首应道:“那边依母亲所言,问名纳吉都请他来。”
    甄玉梅心疼地搂着贺云昭,爱怜地看着她道:“有时候真觉得,你就像我生的一样。”这样好的姑娘,怎么就没托生在她的肚子里呢!
    贺云昭依在甄玉梅的肩头,似是撒娇道:“也许前一世,我就是母亲的女儿。”上辈子,她就是贺家的人啊,所幸这辈子也能从贺家出嫁。
    母女俩说定这事后,甄玉梅便亲自去见了何伟业,转达了贺云昭的意思,请何伟业明日再来。
    何伟业总算心情愉快了一点,回家之后看着一双愚蠢的只会哭哭啼啼的儿女,便又心情烦躁了,不知为何,以前总觉着大女儿什么都不好,现在却觉着,他就只有大女儿最得脸了。
    许是远香近臭,何伟业虽然被贺云昭无情地羞辱了很多次,他的心里却开始念着原配妻子与大女儿的好来了。
    有人欢喜有人忧,同一天的下午,太子因“逃兵”已到刑部的事儿吓的魂飞魄散,午睡起来,衣衫不整地跑到马家,得知首辅已经去了刑部,便也坐马车去刑部。
    ☆、第九十章
    刑部衙门里, 聚集了不少重臣。
    太子亲临,刑部尚书严钧身穿仙鹤补子的一品官服,从内衙里出来迎接。
    太子刚至,九皇子朱炽便也来了。
    刑部衙门好似金銮大殿,竟然能引来这么多的朝廷大臣。
    严钧长着一张方脸,单眼皮, 眼神淡定,步伐沉稳,他带着下属出来行了大礼,便把众人都邀至内衙入座。
    太子与九皇子都穿着常服, 一个上座, 另一个坐在下首第一位,其余官员按尊卑入座。
    严钧从座上站起来,拱手弯腰问诸位来意。
    马元滨道:“听说刑部接了一件逃兵的案子?”
    严钧装傻充愣,道:“马阁老弄错了吧,刑部何曾审理过什么逃兵的案子。不知道大人说的是那一天的案件?”
    太子坐在上边道:“就是今日的案子,几个江浙抵倭的逃兵入了京,还跑来了刑部诬告官员。”
    九皇子一只手搁在小几上,笑道:“大哥这话说的有意思, 逃兵也敢入京,还敢诬告官员?好不容易在战场上逃走,捡回一条性命,这又来送死来了?”逃兵被抓,惩罚是极其严重的。
    马元滨老狐狸拱手淡笑道:“九皇子有所不知, 这天底下的贱民,为了钱财可是什么都做得出来的。谁知道是不是有人背后拿金银引诱他们。”
    朱炽长长地哦了一声,道:“还是马阁老说的对,为了钱财,有的人可是什么都做的出来的。”
    马元滨懒得与朱炽打机锋,便冲督察院右御史邓宇通道:“邓大人,逃兵告官,理应由督察院审理,是不是?”
    邓宇通立即会意,冲严钧道:“严大人,这该是我督察院的案子,便不劳你们费心了,还请把此案移交给我督察院审理才是。”
    严钧微微皱眉,道:“马阁老与邓大人是不是弄错了?刑部衙门今日确实没有收到逃兵的案子,我敢以官职做保,今日并未收任何一件与逃兵有干系的案子。欺瞒太子与皇子的罪名,我可担不起。”
    马元滨脸色微变,心想道,难道昨日逃兵已经入京?
    太子也十分纳闷,程怀仁明明说的是二十二日逃兵的事情才会闹出来,为何会突然提前了一天,而且看刑部尚书严钧的表情,似乎今日确实没有“逃兵”的案件。
    还是邓宇通反应快,他冲严钧道:“严大人,便不是今日的案子,昨日的,甚至是前日的,只要是和逃兵相关,涉及京师职官之罪的,皆该由我督察院审理,详俟后再述。无论如何,也不该由刑部插手吧?”
    马元滨威慑道:“权分六部三司,为着就是各司其职,若有越权之举,圣上自当严惩,严大人可得有分寸。”
    严钧诚惶诚恐道:“当着太子和九皇子的面儿,下官岂敢做越矩之事,只是刑部实在没有接什么逃兵一案啊。太子九皇子在上,不能容人这般给刑部乱泼脏水啊。”
    九皇子扬唇道:“马阁老,依我看,这逃兵的案子刑部是真没有接。马阁老是不是弄错了,兴许不是什么逃兵的案子呢?”
    马元滨面色难看,九皇子这是逼他给逃兵一案改性质了,这怎么可能!
    邓宇通也明白过来,便道:“九皇子放心,卑职绝没有弄错。还请严大人仔细想想,是不是把这案子忘掉了。若是刑部要行督察院的职权,那还要督察院做什么!”
    行政越权是很严重的过错,严钧可担不起。他表情坚定地熬:“邓大人放心,我说了没有就一定没有,若你不信,我这便让张员外郎去查查卷宗纪要,看看有没有哪一件案子是我越矩的。”
    挥一挥手,严钧便让张员外郎赶紧去内衙查看昨日和今日的卷宗。
    张员外郎去了一刻钟还未回来,太子和马元滨都等烦了,马首辅催促道:“怎么这么半天还没来?”
    严钧看了一眼邓宇通,对马元滨道:“阁老莫急,督察院每日接理的案件不也数不胜数?这要找到你想要的案卷,怕是不容易。”
    等了小半个时辰,太子和马元滨都彻底失去了耐心。
    太子起身道:“严大人,莫不是你干下越权的事,怕本宫发现,才刻意刁难?!”
    严钧深深一揖,道:“太子息怒,绝无此事。若您不信,下官便带您到隔壁幕署去亲自查找。”
    太子有监国之权,但皇上只让他监管户部之事,刑部的事儿,轮不着他管。
    若太子把手伸到了刑部,圣上知道之后,也许会多想,甚至过分揣测,龙颜大怒也未可知。
    太子犹豫了,把视线移到了马元滨身上。
    马元滨对邓宇通道:“既然是督察院的案子,邓大人去看不就行了,我们只是例行监督之权,自然不能越矩。”
    严钧便亲自带着邓宇通去了幕署翻找卷宗。
    两炷香的功夫,邓宇通果然找到了副本的案件卷宗,待他呈到太子和马元滨手上的时候,□□人皆不由得大怒。
    卷上主要一段写的是:粮草频缺,铠甲兵器劣质,嘉兴几近卫全军覆没,只余抵倭孤兵五名,中有一人途中不治而亡,四处求援不得,欲讨粮、兵公道,奈何江浙州府不受此状,遂冒死上京。人证物证皆在,刑部已查此案士兵所述无误。
    上面的落款写的是二十一,也就是今天!
    马元滨气的发抖,邓宇通怒道:“严大人,你不是说没有吗?!这又是什么。”
    严钧气定神闲道:“我是说‘逃兵’是没有的,这几位,可是堂堂正正的战士,与‘逃兵’没有半点干系!”
    马元滨黑着脸,压下怒气道:“既然卷宗已经找到了,该是督察院的事,就让邓大人去办就是了。”
    严钧辩解:“这几名士兵告的军饷不足,只想讨回应得的俸禄,倒没说要告谁,该算民人案件,刑部自当受理,便不移交督察院了。”
    邓宇通咬牙道:“他们这一告,不就把朝廷命官都牵扯进来了,理应由督察院审理。”
    哎哟一声,严钧遗憾道:“那邓大人你可来晚了一步,卷宗副本上写着呢,此案已经审理完了,就在马阁老将将到刑部衙门的时候,就已经审理完了。”
    太子高声道:“那就给督察院再审一遍不就完事了,今儿你必须得给我放人!”
    严钧十分为难道:“禀太子……可这会儿应该已经移交到大理寺复核去了,不归下官管了啊!”
    太子等人皆颜色大变,居然已经交到大理寺复核去了!大理寺卿王大人出了名的古板正直,颇得皇上青睐,向来是谁也不怕得罪,只要交到他手上的案件,必没有翻盘的余地,只怕今儿就要奏闻天子了!
    马元滨瞪了一眼严钧,原来刑部里闹的这么一出,就是为着拖延时间,只怕他刚进刑部的衙门,衙门里的官差就把人送往大理寺去了!
    马元滨起身冲九皇子作了揖,又扫了一眼其余同僚,便先一步走了。太子等人当然也不多坐了,赶紧去了大理寺的衙门。
    等人一走,九皇子笑赞严钧道:“严大人好口才,估摸着这会子大理寺那边也复核完了。”
    严钧谦虚道:“有九皇子在,下官无畏无惧,才得以拖延时间。”
    九皇子往窗外看了一眼,喃喃道:“有侯爷在大理寺盯着,应当能顺利把折子送进宫吧。”
    曹宗渭当然不负所托,守着大理寺卿复核完案子,亲自送他入了宫。
    曹宗渭在宫外候着,等宫里出来了小太监传话告诉他,王大人已经见到皇上了,他才折回去,把消息带给了九皇子等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