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奸王与太傅 > 奸王与太傅 第23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奸王与太傅 第23节

    沐姑娘十分的不好意思“哪里,只是久闻殿下大名,难得一窥真容,看走了神,殿下不要见怪。”说着环顾四周,冲身后的丫鬟细声细气的道:“本想着上来喝杯茶解解口渴,没想到人都坐满了。”
    谢春秋觉得她就是想蹭自己的茶喝。
    好罢,好罢,人家都做到了这个份儿上,自己也不好太过不解风情。
    于是做出一个‘请’的手势:“姑娘不嫌弃,便在本王这里坐上一坐。”
    对方这时候并不如何婉约,很是从善如流的坐在了她对面。
    她身后的丫鬟叫小二上了茶,沐姑娘拿起杯子来微微抿了一口,仪态十足婉约,然后掏出帕子来擦了擦汗。
    谢春秋并不想同她多话,气定神闲的喝着茶,终于等到对方开口“说来我曾听表哥,”她含羞带怯的笑了笑“也就是兰太傅提起过殿下,表哥同我盛赞殿下爽朗豁达,是女中豪杰。”
    谢春秋咳了一咳,觉得她这谎扯的实在不怎么样。
    ‘嗒’的一声,她将茶杯搁在桌子上,实在听不下去“沐姑娘,有话直说,本王虽则无所事事,然这无所事事的时间也很是宝贵,姑娘就不要同本王绕弯子了。”
    果见沐荷衣脸色白了一白,勉强道:“表哥,是个温和从容的人,谢姑娘同表哥,虽不为人看好,但……”
    谢春秋本就不耐,现在就更加不耐,她站起身来,双手撑在桌子边沿,稍稍俯下身去
    “我说沐姑娘,本王时不时的也看些戏文话本,似姑娘这般的,所见不知凡几,姑娘的话,到这里便罢了吧。”
    沐荷衣显然受不得她这般举动,身子向后挪了挪“殿下这是何意,荷衣今日本是好意,殿下就算不领情,也不必如此折辱荷衣,殿下难道不觉自己有些过分?”
    谢春秋直起身来,拿眼角觑着她“本王乃当朝一品亲王,沐姑娘是拿什么胆子称本王做‘谢姑娘’,就算今日在这儿的是你爹,本王若想追究他不敬之罪,也是逃不了的。”
    沐荷衣听了这话,终于脸色苍白的站起身来,勉强挤出一丝笑冲谢春秋道:“看殿下的样子想必是误会了什么,是荷衣今日唐突了,既然殿下不喜,荷衣告辞。”
    说罢行了个礼,就此走了。
    谢春秋站在那里目送她离开,半晌挑了挑眉:就,就这样么?
    啧。
    她重新坐了下来,叫小二换了壶茶水,一边喝茶一边淡淡摇头:高估了。很失望。
    第三十七章
    “看看你那容王殿下做出的好事,这样仗势欺人的的人休想进我兰府。”兰璟房里,突然闯入的兰侯爷扔下这一句话便再次拂袖而去。
    方才还在看书的兰璟不知他那容王殿下怎么惹了父亲震怒,便看向他身后一同赶来的兰夫人,后者摇了摇头。
    原来沐夫人方才来过,不经意提起沐荷衣与谢春秋茶馆偶遇之事,据说荷衣回去后哭了许久,言辞间颇有指责之意,说这话是兰侯爷也在场,听了后对谢春秋本就很深的偏见不免更深了些。
    兰夫人说完了前因后果柔声冲他道:“其实沐家一直有和我们家结亲的意思,娘也知道,却一直犹豫不决,荷衣那孩子,持家自然是好的,或许也能好生照顾夫君,但太缺乏意趣,娘担心你以后日子过得索然无味,但你父亲却是很满意的,所以……”她看着兰璟“你是我的儿子,不论如何,娘总是更向着你一些,你心意已决,我便不会再勉强你。”
    说着神色间浮上难色“只是你父亲那里,经此一遭,你怕是要更多花些心思了。”
    兰璟点头,又道了句:“谢谢娘。”
    这边谢春秋在容王府中百无聊赖,恰好碧玺传了卫逍的一个口信,说是景春坊新近来了西域的舞姬,邀她同去看看。
    这些日子以来,卫逍请她去喝酒,她已推了不少次,若再推辞,只怕会被他笑话,也不像样子,更何况昨日在茶馆遇着了沐荷衣,心中真的半点不快也没有是不可能的。
    相反,自昨日从茶馆出来到现在,她都颇为烦闷,晚上还做了噩梦,梦见兰璟与人家喜结连理,自己在一旁眼巴巴的看着,醒了又觉得自己没出息,一心想看兰璟吃醋,率先吃醋的反而是自己。
    一听碧玺的话,觉得散散心去去晦气也是好的,于是起身整顿一番,去赴了卫逍的宴。
    走之前特特的吩咐碧玺,若是兰璟过来了,不要说自己去了哪里。
    景春坊是京城最好的烟花之地,装潢华丽,酒气混着脂粉香,说不出的奢靡。
    新来的西域舞姬果然另有一番风味,各个身着宝蓝色番邦服饰,纤腰楚楚不盈一握,行动间脚上的铃铛叮铃做响,谢春秋渐渐看出了几分意思,兴致正浓的时候,门忽然被从外面推开,兰璟的身影出现在眼前。
    谢春秋啃苹果的动作停了下来,看了看房内的舞姬,再看看兰璟。
    她蹭的从地上站起来,冲过去捂住了兰璟的眼睛,不顾卫逍放肆的嘲笑,强行带着人向外走。
    兰璟身量是要比她高不少的,幸而人还算顺从,由着谢春秋捂着他的眼睛一路带出了楼,直到了近处一偏僻小巷之中,谢春秋方才放手,松了口气。
    她瞪着眼睛,结结巴巴的看着兰璟“你,你怎么过来了。”
    对方慢条斯理的回她“听碧玺说你在这里,怎么,你能看得,我看不得?”
    “当然不……”谢春秋实话说到一半,硬生生咽了回去,理直气壮的道:“看什么看,有我好看么?”
    兰璟唇角勾起笑意,神色分外诚恳“没有。”
    还不等谢春秋得意,便俯身轻轻把人抱在怀里“是我想你了,所以来找你。”
    谢春秋心满意足,顿时什么不快都烟消云散了。
    兰璟就着这个姿势,试探的问她“我听说,你同荷衣见过面了?”
    谢春秋的不快方才烟消云散,这会儿又卷土重来,她从兰璟怀中挣开来,微微挑眉看向他“所以,你今日是来兴师问罪的?”
    兰璟眼神暗了一下,勉强压下隐隐的怒意,因而沉声道:“不是。”
    他直直看着谢春奇,不容她挪开目光“我是想同你说,不论如何,你要信我,不要轻易对我失望,一切都交给我,我会解决的。”
    谢春奇有点懵,她对兰璟失望什么,她觉得兰璟好的不得了。
    兰璟趁着她懵,继续问道:“为什么叫碧玺不要告诉我你的去向,不想见我?”
    谢春秋无言以对。
    她喜欢兰璟这么多年,偷偷摸摸的,不敢声张,其实不是一点也不觉得委屈的,现如今好不容易尝到甜头,难免患得患失。
    之前她听了秦渭然的风言风语,以为兰璟要同沐荷衣定亲,一度心灰意冷,昨日一见沐荷衣,手中拿着兰璟的手帕向自己挑衅,只是言语中刻薄几句自以为已经很耐得住性子了。
    只是沐荷衣在她这里吃了亏,回去大可向家人哭诉,她却是无人可说的,她惯常做不来扭捏小女儿态,但却不得不承认,自己在这等事情上,乃是凡人一个,半点高明也没有。
    她的确不想在这两日见到兰璟,也明白有些无理取闹,但生怕一见了就要起争执,还不如不见得好,等自己想清楚了,也许可以做出一副大度的样子来给他看。
    眼下兰璟似乎看穿她心中所想,放轻声音问道:“委屈了?想要放手了?”
    “不放,死都不放。”谢春秋本还在胡思乱想,听了兰璟这话,却蓦的扬起头来,眼中目光灼灼,分外动人。
    兰璟被这光芒所摄,无比心动,忽然捧住她的脸,吻了下去。
    这个吻比从前的每一次都要深和久,似乎把他所有未曾挂在嘴边的话,都借此倾诉尽了。
    等到他放开,两人都有些气喘,兰璟的眼神浓黑如墨,眉心微蹙,道:“谢谢你。”
    不知为何,谢春秋觉着兰璟近来似乎很容易便皱眉头,她承认兰璟皱起眉来也别有一番风味,但自己仍是不喜欢看的。
    因而抬起手来按在他眉间,轻轻揉了起来。
    想了想她轻声道:“你可是兰璟啊,我惦记你惦记了那么多年,想放手时都未能真的做到,何况如今,就算天塌下来,死都要死在一处。”
    说着还轻哼了一声,真有不识相的敢拦她的路,她人挡杀人佛挡杀佛,放手?想都别想。
    “只除非……”
    谢春秋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除非是兰璟不喜欢她了。
    若真有这么一日,谢春秋的第一个念头必然是不择手段也要将人留下,然而是否真能下得去手,她很没有信心。
    兰璟抓住她的手,低头看着她,眼底些微笑意漾开来,还有些许不明的意味。
    似乎穿过很多年的时间,他将这个名字叫了出来:“思鱼。”
    “比起我当年初识你的样子,你可真是一点都没变。”
    思鱼,谢思鱼。
    眼看着谢春秋骤然变换的脸色,话说的比方才从景春坊里刚出来还不利索“你,你怎么知道我小名?”
    兰璟见了她这模样,笑意更深了些,谢春秋根本不知道的是,若真的论起时日来,或许兰璟惦记她惦记得还要更久一点。
    第三十八章
    谢春秋是有那么一个小名的,叫谢思鱼。
    因为她阿娘怀着她的时候,分外想念儿时被几个哥哥带着刀大漠中玩,兄妹几个一起在沙漠上架火烤的鱼,她爹对她娘态度一向十分谄媚,立刻表示要洗手做羹鱼,略略宽慰思乡心切的爱妻。
    他爹以为要还原那个味道,必然讲究个形神兼具,一丝一毫都不能差,因派人去往王府的后花园中堆了一堆沙子,勉强算做土丘,自己蹲到上面给她娘烤鱼吃,然而自小远庖厨的皇子手艺不佳,她娘只吃了一口,孕吐就更严重了。
    所以她一生下来,她爹便给她起了这么个名字。
    并且在她十二岁之前,都只有这一个名字。
    谢春秋一向觉得,大抵因为王妃在怀她的时候十分辛苦,她爹对她是颇为不满的。
    幸而因为小时候外人喜欢直接用‘小奸王’称呼她,倒是没几个人关心她到底是叫什么。
    她爹去世之后,几乎没有人会再这样叫她,是以她实在想不出,兰璟为何会知道她的小名。
    而兰璟看着谢春秋眼里显而易见的惊诧,慢慢的道:“我曾问过你,是否记得墨闻书院?”
    谢春秋眨了眨眼睛。
    先帝在时,的确曾下令在宫城以东建了一间书院,起名墨闻,请了大儒段鸿之授业,供京城里的名门子弟进学读书。
    从这间书院中走出去的人有不少后来都进士及第,继而在朝中身居要职,所以如今官宦人家的子弟都以在墨闻书院进学为荣,当年也是一样。
    而当年,兰府的公子兰见卿也是其中之一。
    令人难以想见的是,这样一个雅通诗书,满腹经纶的人,在一众名门子弟中,并不如何受待见,因为那些人中半数以上,都曾被自家父母以“你看看兰家的公子……”起头□□过,而兰璟的确出类拔萃,就连一向严苛的段先生也对他赞赏有加,未曾说过一句不好。
    先生留下的记诵篇章,无论多么艰涩拗口,兰璟总能一字不落的背下来,先生从书本中随便拎出一句话,兰璟都能解读得头头是道,而且引经据典,对这样的人,多数同龄的孩子都选择敬而远之。
    于兰璟,即便他再是天生端正淡泊,到底那时不过九岁,多少还是有些寂寞的。
    不过在他的幼年时光里,这样的寂寞是常事,所以也并未有太多的不习惯。
    正是那样一个清寂的早晨,他正端坐案后读书,一卷既罢,抬起头来,便看到段先生领着一个小姑娘走了进来。
    那小姑娘穿一身金边刺绣的红衣,用同样的红色绸带束着双髻,一双眼睛滴溜溜的黑白分明,眉尾下一颗小巧玲珑的红痣,漂亮的罕见,她稍稍抬着下巴,一副很是倔强的样子。
    经过段先生的引荐,所有人都知道了这就是容王府中的那位小殿下,顿时私语纷纷,而那小姑娘毫不畏惧的开了口,脆生生的道:“我姓谢,谢思鱼,日后要在这里与诸位共同进学,望诸位不吝赐教。”
    “嗤,思鱼,我还叫思肉呢。”屋子里就有窃笑声响起,而年幼的谢思鱼恶狠狠的瞪了笑的尤其嚣张的几人一眼,虽则在当时的兰璟看来,她那水汪汪的眼睛瞪起人来实在并没有什么威慑力。
    因她年纪最小,身量也矮,段鸿之在最前面为她单独加了一张桌案,她坐在那里,小小的身影显得有些孤零零的。
    兰璟自年幼时便常着素淡颜色,而旁人虽对兰璟敬而远之,同时也不自觉的去模仿,于是满堂的素色衣衫中,一身红衣的谢思鱼就分外显眼,兰璟只要一抬头,目光所及之处,总是逃不开那抹明艳的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