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奸王与太傅 > 奸王与太傅 第6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奸王与太傅 第6节

    此案由大理寺正卿严照亲自问审,谢春秋借着身份便利,也在堂上混了个位置,安国公自然也在场,眼里的刀子时不时刮上谢春秋几下,似乎恨不能让她也立刻去陪自己的侄子。
    谢春秋觉得,这人实在有些不讲道理。
    严照身着宝蓝官袍,下令传唤犯人,不一会儿许平沙便被带了上来,他一身囚衣,发髻凌乱,肩上扛着枷锁,脚上带着镣铐,久经沙场的人自然不会像京城里的公子哥儿一样白嫩,但眉宇间的英气也是那些娇生惯养的公子哥儿所没有的。
    谢春秋年少时他曾是容王府上的常客,还给她买过糖吃,自她爹死后,便极少见到他,眼前人和印象中那个高大爽朗的汉子形容差别不大,只是落魄了些。
    严照冷声询问:“犯官许平沙,对于杀害手下统领赵升一事,你可有话要说?”
    许平沙沉声道:“赵升是我杀的,我无话可说甘愿伏诛,请大人公正决断。”
    谢春秋‘腾’地站了起来,她从未相信过许平沙会无故杀人,甚至之前在皇上面前,言谈之间也是有意护着的,谁料他认罪认得如此干脆,痛痛快快的承认自己杀了人,全无隐衷,认罪伏法,请大理寺速速砍了他的头。
    同样激动的还有安国公,听了这话马上请严大人下令斩了许平沙,想来若不是在大理寺的地界,他能立刻拿把刀上去劈人。
    严照清咳一声,表示大理寺断案自有章法,接着问道:“你与赵统领同在军中多年,为何行凶杀人,可是有何冤仇?”
    许平沙‘哼’了一声“我平日就看他不顺眼,那天又喝醉了酒,越看越不顺眼,所以杀了他。”
    他这样子明显不为所动,似乎安国公就算真拿刀往他头上招呼,他也不会偏一下脖子。
    谢春秋忍不住出声道:“许平沙,这是大理寺,严大人素来明察秋毫,你有什么隐情大可说出来,严大人自会考量。”
    许平沙向她这边看了一眼,很快挪开,没有回话。
    大理寺的天牢里,谢春秋蹲在地上,冲着许平沙苦口婆心。
    她刚开始的时候原本是站着的,无奈此人实在油盐不进,谢春秋说的口干舌燥腰也酸,索性直接蹲了下来接着劝。
    门外的狱卒欲言又止,距容王殿下所说的一刻钟功夫早就过了,然而他也不敢开口赶人,只得站在外面巴巴的等着。
    谢春秋觉得自己嗓子快要冒烟,端起粗茶碗喝了口水润润喉咙,放下后看着端坐牢狱如军帐的人,叫了一声:“许大哥!”
    许平沙看了她一眼,似乎比她还要无奈“容王殿下,您的心意我领了,只是我杀人偿命,实在是罪有应得,您还是不要插手这件事了,免得给自己招惹是非。”
    她耐下性子“我年幼的时候,我爹时常夸赞你,说你日后会成为大周的栋梁,你难道要辜负他的重望吗?”
    许平沙嘴角似乎动了动“老容王对我有知遇之恩,我到了下面,自会找他请罪。”
    谢春秋有些按捺不住性子,声调不自觉高了些“男子汉大丈夫,一心求死,你自己不要命了,难道就这样扔下妻儿不管吗?”
    许平沙饱经沙场风霜的脸露出不忍的神情,然后慢慢转过头去,不言语了。
    话到了这里,看来是没有继续的必要,谢春秋站了起来,许是蹲的太久,腿麻脚麻,天旋地转,她扶着牢门缓和一下,方才向外走,出门前,回身缓缓地道:“我听我父亲说过,你曾为了救一个刚满十七岁的新兵身中数箭,差点丢了一条命,还曾用自己的俸银贴补一个寡母,本王不信,我父亲教导出的人,会是个目无王法,杀害下属的穷凶极恶之徒。”
    许平沙身形动了一下,依旧默默不语。
    出了大理寺牢门后,她叉着腰跺了跺着发麻的脚“气死我了!”
    这个许平沙怎么是个倔牛脾气,她就不信,还有人杀人要特地挑光天化日众目睽睽去杀,而对其中原有却半点也不肯吐露,难道真是瞧不顺眼就顺手砍两刀?
    谢春秋长长吐出一口气,再次道:“气死我了。”
    她从大理寺出来后径直回了府中,潦草用了午膳,觉得很是疲累,回了房里倒头就睡。
    熟料梦里都是许平沙那副咬死牙关的样子,于是又被气了一回。
    睁开眼望着帐顶发呆,碧玺见她醒了,上前禀告道:“方才有两个女子前来拜见王爷,自称是许平沙的妻子和小妹,管家知道王爷在午睡,便将她二人安置在偏厅中,王爷可要见见。”
    谢春秋从床上翻身而起,一边向外走一边胡乱的理好衣襟“都什么时候了还管我午睡,人在哪儿呢,快带我去见。”
    谢春秋听惯了别人当面背地里喊她奸王,被人上门来求告喊冤,还是头一遭。
    许平沙的发妻,按理说她该喊一声堂姐的美妇人坐在偏厅的椅子上,身侧坐着位清秀佳人,想来便是许家小妹,两个人穿戴虽不如何贵重,但很得体,只是许小妹原本秀丽的脸上却有淤青,不知是何缘故。
    谢春秋亲自为她二人倒了茶,问候一番,心知不是寒暄的时候,便开门见山问起许平沙究竟是为何杀人。
    许夫人还未开口,两行眼泪便流了下来。
    原来那赵升在军中多年,仗着自己是世家子弟,还有个安国公的叔叔做靠山,在岑州惯来横着走,纵情声色,欺压百姓,做下不少荒唐事,许平沙治军极严,本容不下此人,但朝中有安国公护持,又奈何不了他,至多在他犯到手里时给些惩处。
    他容不下赵升,赵升更容不下他。
    原本两人同年从军,赵升很觉得自己有几分才华,只是时运不济,眼看许平沙坐着副都统的位置,便十分眼热,这又不知从何处来的小道消息听说他将升都统,更加咽不下这口气。
    他心里不通畅便同一群当地的纨绔携妓游山,那日许家小妹也去山中寺庙祈福游春,从庙中出来后发现丢了丝帕,便令丫鬟回去取,自己坐在一方山石上等着。
    许小妹年华正好,人生的也好,在岑州本有几分薄名,赵升喝得醉醺醺,一见佳人便起了色心,得知她是许平沙的妹妹后,就越发兴奋,命人将许小妹绑了来,同一伙人行了歹事,清醒过来后也有些后怕,而美人也没了气息,便将奄奄一息的许小妹弃置山野。
    幸而被上山砍柴的尼姑看到,及时救治,通报了家人,这才捡回一条命。
    眼看自己从小呵护的妹妹如此形容凄惨,哭得肝胆俱裂,许平沙心如刀绞,血气冲头,心知就算是告官,赵升靠着朝中背景,只怕至多是坐几年牢,他打听了赵升所在的青楼,二话不说提刀而入,砍了赵升的头,而后卸甲就缚,被押到了京城。
    眼看这二人眼泪涟涟,谢春秋也是心酸,想来许平沙堂堂正正一条汉子,知道自己杀了人,无意逃脱惩处,干脆对其中因由闭口不言,免得小妹受旁人指指点点,各种苦楚,让人唏嘘。
    她实在不忍心许平沙命丧刑场,却又不愿违背他的意愿将此等难堪之事公诸于众,只得先另碧玺将二人安顿在府上,第二日又坐了马车,往大理寺去了。
    第九章
    大理寺天牢的狱卒一见到谢春秋,脸色似吃了十斤黄连,苦哈哈的行礼“王爷。”
    谢春秋从衣袖中摸出一个金叶子,塞到他手中“放心,我一刻钟便出来。”
    狱卒似被这金叶子烫着了一般,连连后退“小的不敢,王爷您请吧。”
    便引着谢春秋到了关押许平沙的牢房,很是自觉的打开了牢门。
    许平沙还是盘坐在地,如一座石雕,谢春秋怀疑自己走后他就未曾动过,不由得由衷佩服起他的定力。
    她懒得和此人兜圈子,因怕自己被怄死,便直接开口道:“今日贵夫人和小妹到了我府上,事情原委,我都知道了。”
    许平沙蓦的抬头:“她们!”
    复又垂下去,样子颓唐而黯然“她们,可还好?”
    谢春秋道:“我已经让她们在府上安顿下了,你不必担心。”
    过了半晌,许平沙方才沉重的道:“殿下就是知道了也无妨,杀人偿命是我咎由自取,我无怨言,更不想因我生出是非,请殿下全了我这个心愿吧。”
    谢春秋一听这话又开始头疼,她冷哼一声“似赵升这种人渣,若是让我碰上,下场比如今少不了多少,他是死有余辜,你难道要为这么个人渣搭上自己的性命,”顿了一下接着道:“我知道你爱护小妹的心意,我会尽我所能,救你出去。”
    许平沙抬起头直视于她“我可否求王爷一件事?”
    谢春秋叹了口气“我知道你要求我什么,你尽管放心,无论如何,我会照顾好许夫人和小妹,我堂堂容王府,两个柔弱女子还是护得住的。”
    许平沙朝她跪下,缓缓俯身叩了一个头,眼中似乎有些湿润“多谢容王殿下。”
    谢春秋伸手去扶,两人言尽于此。
    她从大牢中出来,向大理寺外走,意外的看到了兰璟。
    兰璟亦看见了她,行了一礼“容王殿下。”
    谢春秋回礼“兰太傅。”
    这大理寺通向大门的石道只得那么一条,两人少不得同行,此情此景,她恍惚生出一种清浊同流的错觉,若是被老秦御史看了去,不知作何感想。
    若是平日,能与兰璟这般比肩而行,再多走几步,谢春秋那颗心必定要从喉咙里蹦出来,只是今日她心头压着石头,未能蹦得起来。
    她道:“没想到能在此处遇见太傅。”
    兰璟回道:“下官本是来严大人处取些文书,亦未想到会碰到王爷。”
    日光下,谢春秋眉尾那颗小小的红痣便如一点新染的朱砂,甚为鲜妍。
    “那日连累了兰太傅,实在过意不去。”
    “此等小事,容王殿下不必挂怀。”
    兰璟还是那副清冷的声调,的确听不出半分挂怀,接着竟好似与她闲谈一般“在下听人说,许副都统之所以杀人,是为了替自己的亲人报仇,只是,自己却深陷牢笼,实在让人可敬可叹。”
    谢春秋摇头“此人脑子实在只有一根筋,本王也甚伤头脑。”
    说完立刻后悔,因她这话好似默认。
    谢春秋觉得,她觉得每次面对兰璟,自己这脑子便不大好用,干脆打算闭嘴。
    兰璟似乎今日颇有同她这位奸王谈天的兴致,接着问道:“许副都统一案,实在是令人唏嘘,不知此事容王殿下打算如何?”
    谢春秋笑着摇头“眼下许平沙已签了供状认罪伏法,本王亦是无计可施,也只能去向皇上求求情,念在他军功在身,赏他个全尸罢了。”
    谢春秋心里自然有些计较,但如何能向兰璟去说,她要救许平沙,必不能用什么光明正大的手段,同他说,还不如直接向皇上坦白自己要做手脚,也不好污了他的耳朵。
    兰璟微微点头“殿下说的也是。”
    不知不觉间已到了尽头,两人的马车都在外面候着,告辞之后,各回各的家去。
    没过几日,大理寺的判决下来,原岑州副都统许平沙,知法犯法,杀害同僚,罪无可恕,与七日后斩首示众。
    谢春秋命府中下人不准议论此事,免得许夫人和小妹听了伤心激动。
    自己则坐在府中盘算着日子,果然五天后,一张来自岑州的联名书信送到了皇上手中。
    这封信乃是岑州驻军大小将领替许平沙求情,都是武将,所写言辞寥寥,其情却甚为恳切,上面还有一个个血印子。
    许平沙在岑州任上时,虽治军严明,但也体恤下属,本身又是行的端坐得正,自然很得人心,而赵升一向横向霸道,军中不少人都受过他的欺负,必然不大受人待见。
    和这封书信一起抵达京城的,还有一封罪状书,乃是由岑州当地曾受过赵升欺压的百姓联名所写,上面依旧是一个个血印子。
    上面痛诉赵升的罪状,小到吃白食大到强抢民女,桩桩件件令人发指,说许副都统乃是为民除害,请皇上和大理寺卿手下留情。
    想来也是,赵升色胆包天,二两黄汤下肚,连自己副都统的妹妹都敢染指,那些毫无凭靠的百姓,又不知受了他多少欺负。
    此事在京城百姓间也渐渐传开,议论纷纷。
    勤政殿里,皇上阴沉着一张脸,谢春秋坐在椅子上,疑心今日是不是起了倒春寒,怎么这般冷。
    小皇帝用食指点点面前的桌案,上面放着两张血迹斑斑的帛书“容王跟朕说说,这是怎么回事?”
    她起身答话“依臣所见,这是民意所向,怪只怪那赵升作恶多端。”
    皇上脸色依旧阴沉“朕是问这是不是你的手笔。”
    谢春秋掀袍跪下“臣冤枉。”
    小皇帝拿眼角睇着她“你冤枉?那就是说这不是你做的?”
    谢春秋满脸赤诚“臣拿容王府的声誉起誓。”
    殿中静默了片刻,皇上一挥手“你起来吧。”
    谢春秋偷眼瞧着皇上,小心的道:“臣知皇上也不愿令良臣含恨,既然如此,不知皇上可否法外开恩,重新斟酌此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